APP下载

生态水景工程的构建技术要点分析

2021-08-23夏繁荣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23期
关键词:浮岛护岸水景

夏繁荣

(湖南柏加建筑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现代生态水景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生态水景工程建设往往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净化的方式打造生态水景,而生态水景工程则强调运用综合治理方案构建水景,真正实现水景工程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研究分析生态水景工程的构建技术要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态水景构建要素

1.1 常水位确定

1.1.1 在进行绿化种植时应根据水位来合理确定植物种类,例如,荷花就应该种植在常水位以下长期有水的地方,而挺水植物则应该种植在水地与旱地的交界处。1.1.2 慈菇、红蓼、细叶灯芯草、苔草等有些湿生植物可以种植在水下。

1.2 景观植物选种

1.2.1 生态水景常用的水生植物按照其习性和生长环境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另外还有生于水岸界的湿生植物。1.2.2 在构建生态水景时,不但要根据植物的习性和生长特点来选择水生植物,还必须全面考查水体环境,结合水体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建立可持续的生态水景。

1.3 生态水景工程施工

1.3.1 种植景观植物时应该先设置合理的常水位,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1.3.2 在水景工程建设中,常用浮岛、圈养,消浪、石笼网、活体柳桩等方式种植水生植物,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综合考虑植物种类、水体环境以及观赏需要等。

1.4 后期养护

1.4.1 水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大部分水生植物不能过冬,因此,冬季来临后,会有很多凋谢植物花叶,为了提高生态水景的生态友好性,要及时清除枯叶、枯枝,避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1.4.2 有些水生植物生长速度过快可能会破坏水体环境,挤占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因此,需要注意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

2 生态水景工程施工要点

2.1 景观植物搭配

2.1.1 季相搭配。2.1.1.1 不同季节,同种植物呈现的各种外观被称为植物季相,在构建生态水景时可以利用植物季相呈现变化多样的景象,同时呈现不同的观赏效果。2.1.1.2 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搭配水生植物,从而确保生态水景的整体质量,生态水景工程常用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各个季节的观赏期如表1-表4 所示。

表1 春季最佳观赏期

表2 夏季最佳观赏期

表3 秋季最佳观赏期

表4 冬季最佳观赏期

2.1.2 生态水景水位设计。2.1.2.1 根据生态水景工程水体岸边的水位变化合理选择水体沿岸植物,尽量选种可以在干湿两种环境下生存的植物。2.1.2.2 浅水区可以种植大部分水生植物,可以合理搭配各种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同时可以适当布设一些山石、构建山、水、地和谐统一的水体景观。2.1.2.3 水位较深的位置适宜种植荷花、莲花等茎秆比较长的水生植物。2.1.3 水面植物搭配。2.1.3.1 在种植小型的水面植物时,应该留置合理的空隙,避免水面植物完全覆盖水面,适当限制某些水面植物的生长,如香蒲、芦苇等生长繁殖较快的植物。2.1.3.2 选种中大型水面植物时,应该在重要节点部位合理构建景观,在其他部位可以搭配各种水生植物构成弧线,可以进行大色块种植。2.1.3.3 选种生态型水面植物时需要重点关注植物的生态净化作用,尽量选择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水面植物,如莲花、黄鸢尾、芦苇、千屈菜等。2.1.4 场景配置。2.1.4.1 景观结点部位的植物搭配:节点是水体景观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桥头、亲水平台等。2.1.4.2 湿地景观植物搭配:应该结合生态水景工程种的湿地施工要求和观赏性要求,选择合适的景观植物。用乔木、灌木和草的混合种植营造具有层次感的场景,例如石菖蒲、花叶菖蒲、萍蓬草等植物。2.1.4.3 庭院景观植物搭配:尽量选种易打理、观赏性强的植物。2.1.4.4 滩涂植物构成:以生态保护作用为首要考虑因素,选择能有效保护原生态的植物。

2.2 生态固堤护岸施工要点

2.2.1 施工技术基本原理。生态型固堤护岸是指结合生态、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构建出生态环保型涂装堤坝、水岸,以实现水体和堤岸的生态和谐统一,从而有效保证水体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2.2 主要施工技术。生态固堤护岸的应用可以有效加固堤岸,同时构建生态水景,目前常用的生态固堤护岸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种:2.2.2.1 木桩施工:利用比较坚硬、韧性较好的木制桩体加固堤岸坡脚,如松木桩体、竹制桩体等,有效加固堤岸,减少水体冲刷对堤岸结构的影响。2.2.2.2 活体柳桩施工:可以在堤岸边沿种植活体柳桩,起到固堤护岸作用,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美化堤岸边坡。2.2.2.3 石笼网施工技术:可以将种植土、砾石头等装入铁丝制成的石笼网中,在石笼网中种植水生植物、呈梯形堆放石笼网,构建稳定的堤岸加固结构,该技术常用于河道护坡加固。见图1 石笼格网挡墙。

图1 石笼格网挡墙

2.2.2.4 袋装土护岸:将纤维织物袋呈台阶型堆砌在堤岸上,并在袋装土上种植植被,起到固堤护岸作用,还可以改善堤岸的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斜坡式袋装土护岸如图2所示。2.2.3 生态固堤护岸技术的优势。2.2.3.1 常规的固堤护岸方法主要考虑防洪调水等基本功能,而生态固堤护岸技术在防洪调水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景观功能。2.2.3.2 传统的堤岸断面、线形比较规整、而生态堤岸的断面变化较多,与自然更加和谐统一。2.2.3.3 常规的固堤护岸技术主要采用钢材、块石、水泥等材料,水区与地面之间没有通道,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自然生态。而生态型固堤护岸选用的材料多为天然材料,对于生态环境十分友好,更有利于生态体系交换和水景工程塑造。

图2 斜坡式生态袋护岸

2.3 生态浮岛施工要点

2.3.1 生态浮岛施工原理。水体中的营养过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生态浮岛施工的基本原理是依靠植被根系的营养吸纳作用净化水体,同时构建水体景观。2.3.2 生态浮岛材料选用。2.3.2.1 工程实践中常选用PVC 管道、泡沫、竹篮构建生态浮岛。2.3.2.2 塑料泡沫浮岛比表面积值大,可以为景观植物的提供更充足的生长空间,从而有效节约成本;其主要缺点是容易破损,不耐高温,如果泡沫破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塑料泡沫材质的浮岛只可用于水质较差或对环境要求不高的水体。图3 为塑料泡沫式浮床。

3 塑料泡沫式浮床

2.3.2.3 PVC 管道式浮岛造价较低、材料获取方便,但PVC管道式浮岛对于景观植物的要求较高,可选的植物种类较少,其只能用于水质良好的水体。2.3.2.4 篮式生态浮岛结构灵活,成型良好,但其建设成本较高,单位面积造价高,且后续维护难度较大,常用水流缓慢或水体平静区域。2.3.3 生态浮岛景观植物选种。2.3.3.1 生态型浮岛必须同时具备绿化环境、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生态浮岛通常选种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植物包括水枝柳、海寿花、灯芯草、红艳蕉等。2.3.3.2 要根据植物的抗寒性合理选择根系比较粗壮的植物,以确保不同季节的景观绿化需求。2.3.3.3 应该根据种植器皿、种植盆的尺寸合理选择植物,种植篮需要进行镂空处理,使植物根系可以顺利延伸,确保植物的存活率和水体净化作用。2.3.4 浮岛的养护管理。2.3.4.1 生态浮岛建设完成后,种植在浮岛中的景观植物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才能真正发挥其绿化和净化作用,而生态浮岛植物生在富营养水体中,因此,不需要进行人工施肥,只需要及时清理枯叶即可。2.3.4.2 随着植物的生长,浮岛上的植被种类越来越丰富,也可能会产生各种病虫害,因此,应该做好生态浮岛后期维护,定期清理病虫害植株,保障植物的顺利生长。2.3.4.3 浮岛植物如出现病虫害,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杀虫药,可以手动割除已被病虫侵蚀的植株,同时避免杀虫剂带来的水体污染。

3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水景工程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生态水景的欣赏性强,可以做到水环境平衡,也能为居民提供更加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体验。本文重点探讨生态水景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生态水景构建技术要点,如植物配置、生态固堤护岸、生态浮岛构建等,旨在提高我国生态水景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浮岛护岸水景
人工浮岛技术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天音水景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天音水景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科技创新实践——以“嘉峪关生态浮岛探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