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学前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1-08-22杨静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杨静

摘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想要让孩子顺利的成长与发育,那么就必须要把学龄前的教育做好,因为这个时期是品格与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幼儿时期,相关教师就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独立生活,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如此,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想要进行正常有序以及科学合理的生活,那么就一定要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这样就能为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就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总的来说,人一生的初始阶段就是儿童,而且这也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习惯教师就要加大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力度,因为这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打造一个好的环境

1、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教师来说,如果想要为幼儿创造一个优质的教育氛围,那么他们就必须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如果想要把品德教育工作做好,那么就必须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每一個幼儿都要有明确的态度,要尊重每一个幼儿,更要尽力爱护每一个幼儿,这样他们就能充分掌握幼儿的心理变化。不仅如此,他们还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而且还不能训斥和责备这些孩子。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得很近,之后教师就能更好的与幼儿相处。除此之外,在打造教育环境的实际过程中,幼儿教师就要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为依据来设置教学环境,而且还要借助一些鲜艳的画面来对幼儿的意识进行刺激,这样就能为幼儿团结友爱以及互相帮助等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巨大的帮助。

2、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资料显示,家庭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家庭是幼儿形成道德认知以及行为习惯的重要客观条件。所以如果想要为幼儿的道德培养提供一个好的环境,那么就必须要打造出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快乐、健康的情绪。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家长就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注意,要做到不讲粗话与脏话,而且还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人。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加大对孩子兴趣的关注力度,同时还要对他们的意愿加以支持,这样就能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二、提供多向教育的机会

1、游戏教育

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来看,游戏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这是因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优缺点以及他们的行为规范水平就很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如游戏《什么好,什么不好》就能为幼儿对道德标准以及道德概念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游戏《娃娃家》以及《邮局》中,幼儿的友好关系就能得到培养。

2、常规教育

在幼儿园的常规生活中,幼儿就必须要遵守幼儿园的具体制度及行为规范。而在每日的实际生活中,幼儿园就可以以各个环节的教育任务为依据来开展有目的以及有计划的常规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导幼儿怎么做,而且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他们了解了规则之后,他们自然就会依据要求来做。除此之外,在其他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观察,如哪些幼儿收放玩具很积极,哪些幼儿总是胡乱摆放玩具,然后再采用表扬的方法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论;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来询问幼儿:如果我想看图书,那么就可以到哪儿去取书呢?。通过这些练习,就不仅使幼儿的独立性得到了培养,而且也使幼儿对规则的掌握程度得到了加强。

3、艺术教育

从幼儿个性的形成过程来看,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以及文学书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相关教师就要让幼儿阅读一些优秀的幼儿读物,而且还可以组织幼儿来将书中的内容表演出来。

三、家园教育的协调一致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想要确保幼儿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家、园教育就必须实现协调统一。因为现代的家庭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子女,所以对这些家庭来说,孩子无疑就是家庭的核心,因此,叫师与家长就必须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教育。而且教师每天还要与家长进行直接的接触,因为这样就能帮助他们更多的掌握每个家庭的实际教育情况。如果幼儿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那么教师也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他们对幼儿进行表扬;如果幼儿出现了不良的行为,那么教师就要以委婉的态度来与家长共同讨论,分析他们的教育是否存在疏忽,并向家长提供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可以举办半日开放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家长就能观察到自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习惯,进而就能更好的与教师一起对见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结束语

从实际出发,如果想要让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良好教育。而且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教师与家长都要进行有效的配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合理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幼儿的品德以及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再加上学龄前儿童的年龄都很小,因此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难度就很小,所以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就必须要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有计划以及有规律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刍议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范雪霞.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郝志敏.才智.2015(02)

[3]鲍俐利.行为习惯培养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07):35.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