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方式分析与研究

2021-08-22戴慧玲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所以,针对核心素养教育,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策略、做好教学设计,分析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以深刻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而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就九年级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方式展开研究,致力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關键词:九年级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73-02

引  言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可以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技巧等[1]。因此,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加强推理、探究和分析,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九年级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将探究作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无形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

二、九年级数学落实核心素养的限制因素

首先,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注重公式的传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且数学公式、定理传授较多,推理、探究过程较少,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形成[3]。其次,有的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记住了公式、定理,但由于缺少实践能力,很难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很难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面对问题不知该如何下手,教师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4]。

三、九年级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方式

(一)注重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难以发现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更不会自主进行推理和推导,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十分不利。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学会思考、分析。这个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与学习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自己探究出正确答案,并在不断研究与分析中培养核心素养[5]。

(二)选择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现阶段的九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设计一些新颖、带有探究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现学现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九年级数学的知识广、内容复杂,有许多知识可以进行拓展,知识的难度、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性,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数学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对学生的训练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这种题目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作用[6]。

(三)大量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数学知识实现对问题的推导和分析,最终探究出正确结果的过程。而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结论推导到已知条件,进而在逆向推导过程中“有迹可循”。就如创作中的灵感一样,在日常学习中,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逻辑思维能给其带来极大的灵感。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多种习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思维培养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寻本质的过程中[7]。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例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感受合情推理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首先,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推理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其次,在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学生发现规律主要依赖于推理,而利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则注重应用。比如,在计算一道较为复杂的计算题时,学生会先利用运算规律和运算性质将其转换为较为简单的或者相对熟悉的题目,化繁为简。另外,为了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注重分析过程,思考每一步运算的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让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思考,进而有效地掌握运算的本质,提升运算能力。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良好的运算习惯是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部分学生在进行运算时往往抱有轻视的态度,导致粗心大意,错误率较高,并且容易忽略验算这一过程。因此,在运算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注重对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演算、自觉验算;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运算时应认真、仔细,在运算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快”;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平时板书和批改作业中书写整洁、规范,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五)灌输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其内涵在于根据数量关系和题干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即“数”和“形”之间的转化。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去探索,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若,则y的最小值为多少?这是数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可以利用这道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学生若想求出被开方式的最小值,可以将原本的式子进行转化,即。这样原本的问题则可转变为在x轴上求得一点C(x,0),使其到两点A(-1,1)和B(2,3)的距离之和(CA+CB)最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然后借助坐标图迅速给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形成。

(六)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  语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包括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促进学生的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下数学教学情况分析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理念、模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第一要素,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知识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万永莉.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44-45.

曾雪琴.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14):174.

高兴萍,孟季德.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1(20):19-20.

趙国治.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6):55,57.

王旭峰.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21(21):45-46.

康太平.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8):100-101.

梅琴.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8):102-103.

作者简介:戴慧玲(1971.5-),女,福建南平人,一级教师,多次获邵武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班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南平市赛区一等奖。

猜你喜欢

九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九年级学生二次函数学习困难原因研究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