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划粥割齑,“斗胆”学学范仲淹

2021-08-20吕栓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学范仲淹成语

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课,说到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事迹。他在读书求学期间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之后继续读书,这就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为了省出时间,他睡觉甚至不脱衣服,困了就躺在床上睡一会儿,醒来又接着学习。

此时,有同学问我:“老师,您怎么知道?”我说:“老师也是在书上看到的。”她说:“那您也没有试过。”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哄堂大笑。

我没有责怪这位学生,因为在如今优渥的生活环境中,现代人是很难体会到古人那种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但是在我心中,却萌发了要学一学希文先生的念头。

于是,我利用寒假的周末,处理完家事和学生的咨询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部手机,一摞书,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就着灯光读起书来,边读边记錄。

平日里,有些数学题可能没给孩子们讲明白,今天再复习一遍,看看怎么讲能让他们茅塞顿开;英语字母的发音和语法是难点,我要多积累一些这样的常识,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有所突破;语文课文中比较容易错的字、拼音、词语意思以及成语,比较难的阅读部分,我还要认真备课;作文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我研习的范畴。

学累了,和衣躺在床上,手机定好时间,闹铃一响就赶紧起来——六年级下册英语还有三个单元没复习,得抓紧读读背背,要不然就会生疏;七年级英语的练习册还没有做完,力争在开学前完成;作家协会要求我写的抗疫题材文章还没有发送;前几天写的关于教育理念的文章还需要修改……

饿了怎么办?

早上熬一锅粥,煮两个鸡蛋,热两个包子;中午炒一盘菜,吃一半,热两个馒头,就着早上的剩粥;晚上把中午剩的菜倒入锅中,再下少许面条,这就是我的一日三餐。

我知道,尽管做到如此地步,我仍没法与希文先生相比,先生划粥割齑,而我的生活再简单也要比先生好许多。先生也许吃的是凉饭,而我吃的是加热过的;先生做饭须烧柴草,费力、费时,而我只需打开电磁炉、电饭煲的开关就可以了;先生读书点油灯,昏暗微弱,而我用的吊灯奢华明亮;先生一学就是五年,而我只是短短几个月而已……

在先生精神的感召下,我的学习劲头格外的足,学习效率也出奇的高,过去一个月都没看完的书,现在不到一周就读完了;过去一篇文章写几天,现在拿起笔一会儿便一气呵成;过去思考半天仍想不出来的难题,现在回头再看顿时恍然大悟!经过努力,所有下册课本已全部备课完毕。

先生是一面镜子,鉴以照之,我明白了没有渊博的知识做后盾,是无法胜任教师工作的,只有谦虚、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钻研,为自己贮备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做一名好老师。

感谢那位向我提问的学生,是她让我“斗胆”学学范仲淹先生,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有机会学学范仲淹先生。

作者简介:吕栓,男,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神州》《名家名作》《文学少年》《时代作家》等报刊。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学学范仲淹成语
范仲淹画粥苦读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我的生日
萌萌的斗牛犬
拼成语
范仲淹苦读轶事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猜成语
学学防弹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