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带有多孔隔板设计的SCR混合器研究

2021-08-20杰,张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混合器氨气氮氧化物

王 杰,张 强

(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107)

0 引言

随着国内排放法规[1]越来越严格,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已经成为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柴油机动力系统的标配关键零部件之一[2]。而SCR混合器对排气及喷射尿素的混合均匀性至关重要[3],它不但影响SCR的反应效率及氮氧化物排放的多少,而且对尿素结晶问题的改善也相当关键[4],是国内外行业研究的关键点之一[5]。

本文介绍了一种SCR混合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SCR混合器增加多孔隔板,并对孔板位置和尺寸进行设计;然后对优化设计与原设计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计算流体动力学)流场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说明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1 优化方法介绍

1.1 氨气分布均匀性的定义

为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主流的后处理系统方案采用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氧化型催化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柴油颗粒捕集器)+SCR的结构,尿素热解水解产生的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同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物氮气(N2)和水(H2O),化学反应如下:

CO(NH2O)2+热量→HCNO+NH3.

HCNO+H2O→NH3+CO2.

NOx+NH3→H2O+N2.

为满足国六排放法规中严苛的降氮氧化物的要求,需要有很高的氮氧化物转化效率。在进入SCR载体前氨气与废气混合均匀性指数称为氨分布均匀性指数,氨分布均匀性指数(Uniformity Index,本文简称UI)的计算公式如下:

(1)

目前柴油发动机后处理要求的氨分布均匀性指数不低于0.95。催化剂涂层已均匀地涂抹在载体的表面,若想达到较高的氮氧化物转化效率,需要到达选择性催化还原载体面的氨气、氮氧化物废气混合气体具有很高的均匀性分布指数。若氨气均匀性指数较低,会造成局部的氨气过剩以及氨气量不足,会降低催化剂对氮氧化物的转化能力,同时氨气过剩的区域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氨气泄漏,污染空气。

氨分布均匀性指数目标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前端氨分布均匀性指数(NH3UI)≥0.95。

1.2 实验方法及样件

原设计采用隔板上半部分圆弧面左右开孔的结构,左、右孔位相对于中心线对称,同时靠近底部开有多个孔位。优化设计关闭了部分右上圆弧面上的开孔,并且增加了左下圆弧面上孔的数量,同时调整了开孔的面积,如图1所示。

图1 多孔板的优化方案

实验中采用13 mm内径不锈钢采样管,在SCR后端选取100个点,通过专用位移设备移动传感器测头,每个点保持5 min,当发动机出气流量和温度、气体分析仪测量的氨气数据保持稳定后记录数据,然后移动到下一个点,直到所有的点位全部测量完成。气体分析仪移动探头测量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气体分析仪移动探头测量法示意图

1.3 优化分析方法

分析模型主要包含进气端锥、DOC、DPF、混合器、SCR、出气端锥,如图3所示,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从DOC前端进入,从SCR后端流出,氨气喷射位置放置于DPF与SCR之间。

图3 系统分析模型

为验证完整的排放性能,需要评估至少包含高、中、低流量区间,发动机工况点(Engine Operation Point,本文简称EOP)选择如表1所示。

表1 发动机工况点选择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原设计方案仿真结果

原设计方案SCR截面氨分布均匀性数值如表2所示,高、中、低流量工况点氨分布均匀性指数均不能满足≥0.95的目标要求,低流量工况点氨分布均匀性指标低于目标值8%。

表2 原方案SCR截面氨分布均匀性数值

原方案选择催化还原截面氨气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右上部分氨气量集中,左下角处氨气量分布较少。

图4 原方案选择催化还原截面氨气分布

原方案中孔板采用了上部开孔对称结构,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氨气的分布均匀性指数较差,若要达到均匀性目标值,选取的截面中各个位置的氨气量要接近平均值,在同一截面氨气的量要尽量均匀。

2.2 设计优化

相应地调整对应的孔板开孔位置以及开孔面积,关闭氨气集中区域对应的部分孔位,同时增加氨气较少部分气流。优化多孔板设计后,其他结构边界保持不变,重新进行氨分布均匀性指数分析,优化后选择性催化还原截面氨气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优化方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截面氨气分布

相比于优化前的分析结果,结构优化后选择性催化还原剂载体右上角的氨气量明显减少,左下角部分氨气量提升,并且大部分截面的氨气量分布接近中值,氨分布均匀性指数明显改善。优化方案SCR截面氨分布均匀性数值如表3所示,高流量、中等流量、低流量点的氨气分布均匀性指数均得到改善,氨分布均匀性指数高于0.95。

表3 优化方案SCR截面氨分布均匀性数值

3 实验验证

为进一步验证CFD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氨分布均匀性实验,实验采用发动机台架,使用与仿真分析相同的工况点,通过气体分析仪测量选择性催化还原剂载体后端的氨气浓度分布,通过氨分布均匀性指数计算公式(1)进行计算。原始设计方案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偏差为2.3%,优化设计方案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约为1%,如表4所示。

表4 氨分布均匀性指数实验与仿真分析结果对比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SCR混合器进行改型,增加混合器多孔隔板,并对隔板上孔的位置大小及形状进行了优化,改善了氨气与发动机废气混合效果及SCR的反应效率,其基本结论如下:

(1) 本研究中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中氨分布均匀性指数最大偏差为2.3%,偏差值较小,说明CFD分析结论是可信的。

(2) 通过孔板的开孔位置、数量、形状等特征的调节,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氨气均匀性分布指数。其中左下角开孔面积增大、右上角孔位减少可以有效提高氨分布均匀性指数。

(3) 高流量、中等流量、低流量点的氨气分布均匀性指数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且都能满足目标设定的要求,因此新设计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猜你喜欢

混合器氨气氮氧化物
船用发动机SCR混合器优化仿真分析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旋转盘式混合器混合过程数值模拟
新型三次采油用静态混合器组合的性能研究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
气-气快速喷射混合器的模拟研究
通过高压直接喷射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氢燃烧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合排放控制系统用的先进催化剂
N和挥发分对低NOx燃烧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氮氧化物计算题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