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在塘坝工程中的应用

2021-08-18刘红艳

陕西水利 2021年7期
关键词:土工膜膨润土坝基

刘红艳

(德州市陵城区禹兴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500)

1 引言

水库渗漏问题是制约水库各项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1-3]。针对这类型水库采取防渗加固治理是十分必要的[4-6]。以曹家塘坝为例,对大坝防渗加固工程进行分析。

曹家塘坝,位于邹平市西董镇任家峪村附近,拦河而建,始建于1977年,流域面积1.93 km2,干流长度1.799 km。曹家塘坝工程规模为小(2)型,水库死库容为0.34×104m3,兴利库容1.29×104m3。设计洪水标准为10 a一遇,相应库容2.82×104m3;校核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相应库容3.14×104m3。经过渗流复核,曹家塘坝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坝体、坝基渗透系数较高,出逸比降、大坝渗漏量较大,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 防渗加固方案比选

2.1 地质条件

2.1.1 库区工程地质

坝址区地处河谷地貌,河谷底部高程一般在225.0 m~242.0 m,岩性以卵石、碎石土为主。由于地形坡降较大,河流源短流急,漫滩、阶地不发育,河谷地貌主要由河床组成,河床宽约30.0 m~40.0 m,河床岩性主要由冲积洪积的卵石及下伏的碎石土组成。

2.1.2 坝基工程地质

②-1层黄土状土(Q3alp):黄褐色、硬塑,孔隙发育,含钙质结核,白色钙质条纹,含少量砂粒、砾石。根据室内试验,该层黄土状壤土湿陷系数δs为0.008~0.070,具轻微~中等湿陷性,湿陷起始压力为4 kPa~44 kPa,其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变化无明显规律,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作为夹层分布于②层碎石土中。

②层碎石土(Q3alp):杂色,中密,稍湿~饱和,直径一般6.0 cm~20.0 cm,磨圆度一般,局部碎石已风化。碎石含量一般30%~50%,局部高达70%。母岩岩性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整个坝基均有分布,层厚14.9 m~26.90 m,层底高程209.09 m~214.09 m。动力触探击数16~20击。

坝基及库岸分布地层均为②层碎石土及②-1层黄土状土,根据现场注水试验资料其渗透系数为2.55×10-4cm/s~5.88×10-4cm/s,坝后河床抽水试验其渗透系数为1.65×10-4cm/s,平均值3.48×10-4cm/s,大致平均值为5.07×10-4cm/s,具中等透水性,塘坝坝基及库岸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

2.2 截渗方案分析

通过前述地质分析,塘坝库区及坝基均存在渗漏问题,需采取经济合理的截渗方案处理。坝基防渗方案分两大类:一类是垂直截渗,一类是水平防渗。

2.2.1 方案一:垂直截渗方案

垂直截渗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垂直铺膜、深层搅拌桩、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振动切槽防渗板墙等。按防渗体形成原理不同,可分为防渗材料置换式和介入式。置换式是指利用防渗材料代替原状地基材料,如薄混凝土防渗墙、振动切槽防渗板墙、垂直铺塑等,一般需采取机械成槽后,再施工防渗体。介入式是指采用防渗材料对原状地基直接改良使之具备防渗功能,如高喷板墙、深层搅拌桩等。

垂直铺塑方案:适用于防渗深度一般不大于12 m,根据本工程的截渗深度及技术要求以及国内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垂直铺塑方案不适用本工程。

深层搅拌方案:深层搅拌法防渗墙属于介入式防渗技术,利用水泥做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堤身内部将软土强制搅拌后,由水泥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改性硬化成具有整体性、低渗透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搅拌桩,由水泥土搅拌桩多桩切割搭接形成连续密实的墙体,即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方案,适用范围较广,但易出现开叉、搭接不严等现象,对不同土层的施工工艺参数难以把握,施工质量可控性差,无统一的设计、施工规范可遵循,本工程不宜采用。

混凝土防渗墙方案,成墙完整连续,质量有保证,防渗效果较好,有丰富成熟的施工经验,其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缺点是需要优质泥浆固壁,如遇流砂需加强施工管理,工程造价较高。

振动切槽防渗板墙浇筑砂浆时无导管,是在水中浇筑砂浆,浇筑过程中与水振动混合,在地上水库围坝中应用较少。

结合本工程情况,比选方案一设计如下:

坝坡采用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自上而下分别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厚0.12 m、碎石垫层厚0.1 m、复合土工膜(200 g/m2、PE膜厚0.5 mm、200 g/m2)、中粗砂垫层厚0.1 m。

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墙厚0.4 m)截渗,截渗深度为坝基以下24 m,深入基岩1 m。

2.2.2 方案二:水平防渗方案

近几年,由于库底铺土工织物防渗体工艺节省投资、施工方便,已在南水北调工程及其他平原水库防渗工程中大面积应用。

复合土工膜具有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变形模量大,耐酸碱、抗腐蚀,耐老化,防渗性能好等优点,但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且山区型水库地下水位变幅较大,采用复合土工膜截渗,库区土工膜截渗体发生气胀、水胀的几率大,需采取增设膜下排水排气层、增设逆止阀等排渗措施,不推荐采用。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是一种新型防渗土工合成材料,主要分为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针刺覆膜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和胶粘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是由两层土工布包裹的钠基膨润土颗粒形成的毯状防渗材料(图1),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图1 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构造

1)施工简便,工期短:和其他防水材料比较,施工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加热和粘贴,只需用膨润土粉末和钉子、垫圈等进行连接和固定。施工后不需要特别的检查,如果发现防水缺陷也容易维修,施工工期是现有防水材料中最短的。

2)耐久性好:钠基膨润土是天然无机材料,即使经过很长时间或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老化或腐蚀现象,化学稳定性及抗老化能力优于有机防水材料。

3)绿色环保:膨润土为天然无机材料,对人体无害无毒,对环境没有特别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结合本工程情况,比选方案二设计如下:

库底采用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自上而下分别为:覆土厚0.4 m、4000 g/m2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库底土按要求碾压。

水库边坡采用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自上而下分别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厚0.12 m,碎石垫层厚0.1 m,4000 g/m2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

坝坡采用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防渗,自上而下分别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厚0.12 m、碎石垫层厚0.1 m、复合土工膜(200 g/m2、PE膜厚0.5 mm、200 g/m2)、中粗砂垫层厚0.1 m。

2.3 防渗加固方案比选

通过计算,两种防渗方案处理后水库渗漏量及投资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防渗型式总渗流量计算成果对比表 单位:m3/(m·d)

经初步估算,水平防渗方案投资约133万元,垂直截渗方案投资约217万元。

经比较,水平防渗方案在防渗效果及节省投资上均优于垂直截渗方案。综合考虑工程成本及防渗效果,确定曹家塘坝采用的截渗方式为水平防渗方案。

库底采用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自上而下分别为:覆土厚0.4 m、4000 g/m2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库底土按要求碾压。

水库边坡采用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自上而下分别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厚0.12 m,碎石垫层厚0.1 m,4000 g/m2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

坝坡采用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自上而下分别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厚0.12 m、碎石垫层厚0.1 m、复合土工膜(200 g/m2、PE膜厚0.5 mm、200 g/m2)、中粗砂垫层厚0.1 m。

3 结论

由于曹家塘坝的建设年代较早,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存在着较多安全隐患,通过安全复核,大坝现状渗流计算结果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亟需采取防渗加固措施。结合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和邻近地区工程经验,选取水平、垂直两种截渗方案进行比选。通过对比,水平截渗方案中针刺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NP)作为一种新型防渗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投资低、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绿色环保等特点,作为曹家塘坝截渗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土工膜膨润土坝基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铺设及联接型式的复合土工膜围堰应力变形特性
土工膜和GCL防渗结构缺陷渗漏量试验研究
膨润土改性和复配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软岩坝基筑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问题分析
膨润土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可行性及路用性能研究
软体沼气工程聚乙烯土工膜技术性能与成本分析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老挝南亚2水电站右岸坝基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