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飞猛进的『金山科创』

2021-08-18俞灵琦李冲

华东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山区金山科创

文/俞灵琦、李冲

标签 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打造上海科创重要承载区

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

金山区位于上海西南远郊,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以制造业和化工产业见长,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经济辐射优势明显。

“十三五”期间,金山区科委突出建设金山科创载体,增加科创资金投入,引入科创资源和人才,科创平台逐步完善、科创力量逐渐扩大,上海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面对“十四五”,金山将聚焦高质量科创资源,持续改善金山科创环境,提高金山创新资源集聚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成果影响力和创新环境吸引力,加强上海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建设,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那么,在“十三五”期间,金山区具体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面对“十四五”,金山区科委围绕“两区一堡”的战略定位将如何发力?《华东科技》记者就此专访了金山区科委主任刘新宇。

H=华东科技

L=金山区科委主任 刘新宇

▶ 回顾“十三五”

H :2020年,金山围绕着“两区一堡”战略定位,进行“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建设,目前的建设现状如何?

L:“两区一堡”即“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根植于金山发展实际,从制造业、农业和金山特殊的长三角入海口地理位置,制定金山发展战略,实现“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的建设,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金山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为主线,着力实践“四智”发展路径,依托金山传统制造业和化工产业,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与上海市科委签订全方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落实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金山区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长,2020年金山地方财政科技拨款5.8亿元,比2015年增长10.7%。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2家,其中国家级3家、市级11家,有7家单位成立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23件。

H :“十三五”期间,对于发展新基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金山区收获了哪些成果?

L:近年来,金山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经济、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基础。在发展新基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基础设施支撑明显提升,数字经济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居民数字生活持续完善,政府数字治理初见成效。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金山已完成5G基站1223个,物联感知终端2万多个,现有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中经云数据中心、红星云数据中心等3个在建和规划项目。金山区政府出台“工赋金山”工业互联网工作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以及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四个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物流汇、化交平台、医械汇等一批重点产业平台相继建成。

得益于数字载体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出台,金山推动了公交乘客扫码支付、智能公交站牌、公立医院电子病历、“金山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出行、教育、健康、养老等民生服务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从政府角度出发,推动政务云平台、行政审批“提前服务”特色功能平台等上线,完成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和226个村(居)工作站建设,推动环境、危化品、气象、交通等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预防、监控、处置的闭环管理。在《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评估报告》中,金山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104.3,位列郊区第4名,排名比2019年提升2名。

H:面对新基建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金山区科委在“十三五”期间做了哪些工作?

L:金山区科委在发展新基建、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主要是提供保障政策和支持服务。

在政策供给方面,金山区科委出台实施方案,发布配套政策,编制整体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金山区牵头制定《关于金山区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实施方案》,3年计划投资约20亿元,明确30项重点任务;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4大领域,出台16项政策,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

在强化服务提升方面,金山区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下沉服务,发动社会力量。通过举办金山区智慧城市建设发布签约仪式、金山区智能制造研讨会,成立金山区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金山科技节、市信息消费云峰汇区长直播带货,集中展现我区信息化发展中的优秀案例和成果,加强引智引才和项目对接合作;举办4期线上两化融合贯标培训课程,深入9个镇、2个工业区组织开展11场线下贯标培训会。结合大调研、网上科博会等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及业务培训,实现对企业宣传培训广覆盖,确保企业理解政策、把准政策、用好政策;有效发挥金山区信息协会和工业互联网联盟作用,邀请联盟成员单位,围绕信息化政策、两化融合贯标实施要点及企业自评估、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普惠金融政策等深度解读,共培训200余家企业、400余人。

在强化工作实效方面,通力合作,推进创新工程,加快贯标进程,发挥政策效力。加快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发展,推进汉钟精机与树根互联共建全球流体机电产业智能运维云服务平台等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评选智能化改造示范试点企业30家、示范项目20个,推动“机器换人”500余台/套。同时,通过优化完善指标,强化跟踪考核加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进程。金山区科委还组织16家企业申报市级信息化项目,和辉光电、升翕光电、华峰创享3家企业获得市级资金980万元支持。

▶ 展望“十四五”

H:面对“十四五”,金山区将如何利用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建设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L:面向“十四五”,机遇与挑战并存,金山科技创新工作将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全市发展战略大局的背景下,围绕“两区一堡”战略定位,为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谋新篇、明方向。

“十四五”期间,金山科创构建“1-4-4”战略格局,立足于金山区传统产业,建设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四大产业集群和新一代显示技术、碳纤维复合新材料、生物医药、无人系统四大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建设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这一目标,打造“一带一湾一港”,实施科技创新MAX计划,全力推动“四个力显著增强”,即创新资源集聚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成果影响力和创新环境吸引力显著增强,基本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郁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在金山科创环境建设方面,搭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不少于20家,金山区专家工作站不少于80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5亿元,培育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不少于28家,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增幅比例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在科创资金投入方面,金山区预计在2025年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0家。市级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或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在创新主体方面,预计实现规上属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03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新增500亿元以上。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十四五”期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以上,累计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不少于80项,培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达到130家。

H:“十四五”时期,金山区在科创政策方面有何动向?

L:金山区缺乏全日制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创基础研究领域不具备优势,再加上金山在科创高端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能级和协同创新能力方面有欠缺,所以,为了促进金山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金山区科委编制了《金山区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智慧金山‘十四五’规划”,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凸显科技引领产业、聚焦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加强科学普及、深化创新协同发展,部署实施6大重点任务。

针对金山区域科创布局,加强整体规划与区域统筹,优化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空间布局,聚焦“一带一湾一港”,打造沿亭枫亭卫创新创业集聚带、以湾区科创中心等为重点的科创湾以及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港,培育支撑和引领金山区创新发展的“引擎”。考虑科创持续发展,金山区培育新引擎,从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出发,系统考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对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需求,加快关键技术突破、示范应用和集成推广,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推动力。聚焦创新主体,引领新发展。通过深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创新型龙头企业、推动研发机构做大做强、推进知识产权发展等四方面举措,提高利用和配置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能力,加大创新型企业、高端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引进、培育和集聚力度,提高区域创新要素丰裕度,引领和支持新发展。

完善金山创新体系,打造新生态。金山对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进一步集聚和配置国内外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创新创业要素。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为依托,以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为重点,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创新品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加强科学普及,践行新理念。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公民科学素质为主线,注重科普内容的精准推送、注重城乡融合和资源整合、注重科普阵地建设、注重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坚持培育精品、扩大影响,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科普工作新局面。深化协同创新,构建新格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坚持“平等、互利、全面”的合作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形成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上海西南部辐射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门户地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H:为了金山科创持续发展,金山区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将会开展哪些工作?

L: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在优化金山区域创新发展环境的前提下,金山规划从扶持科创人才、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科技人才载体四方面出发,促进科技创新继续发展。

优化金山科创环境方面,金山区采用适宜科技人才“长居久留”的创新发展环境,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服务等“软件”保障。 一是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二是打造优质的人才生活环境。三是创建温馨的人才服务环境。四是营造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一是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业人才,通过“双创”赛事引入优秀创业人才,通过双创引导基金引入优秀创业人才,借助产业链招商引入优秀创业人才。二是引进培养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通过“人才+项目”的运行模式,鼓励区内科技企业引进、培养一批在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有较高带动作用的创新领军人才。借助柔性引才方式导入国内顶尖人才,通过实施人才计划发展行业领军人才,同时开展梯队培育储备创新研发人才。三是聚焦产业,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紧紧围绕“科技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这一主线,根据金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金山科技人才工作的基石。围绕优势产业培育专业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围绕未来产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四是着重发展一批科技人才载体。对我区而言,科技企业是吸纳科技人才的核心载体,区内科技企业的数量决定了科技人才总量,科技企业的质量决定了科技人才的结构,大力发展和培育科技企业是科技人才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关键所在。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进“双创”载体提质增效,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猜你喜欢

金山区金山科创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谁最重要
我与风的故事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