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守护者王冶秋

2021-08-16鲍安琪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文物局康生故宫

鲍安琪

晚年王冶秋。图/受访者提供

1980年1月的一天,《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了一则消息:王冶秋等四人被免除职务。

当时王冶秋的长子王可作为航天部派出的首批访问学者,正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访学。一时间周围流言四起,纷纷传说这几位部级干部是因与“四人帮”有牵连而下台的。王可很担心父亲经受不住这样的无端伤害,果然,家里来信说父亲已病重住院,并一度病危。

此后,在一次文物系统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会议上,接替王冶秋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任资斌针对王冶秋“给康生送文物”等问题传达了组织调查结果。时任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的金冲及参加了这次会议。

“任资斌是代表组织讲这些话的,话说得很清楚,我直接听到的。”金冲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社会上的流言并没有停息,这是让王冶秋晚年深感痛苦的。金冲及多年来每每想起这事总觉得痛心,也深深感受到什么叫“人言可畏”。

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的宋伯胤多年来总是难以忘记一幕场景。那是70年代初的一个鹅毛大雪天,他在故宫后门口远远看到王冶秋吃力地蹬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来,一辆高级小轿车飞驰而过,给满头满脸都是雪的王冶秋溅了一身泥浆。

新中国成立前,宋伯胤从西南联大休学,回重庆暂时谋了个小学教职,自编了一本《新国文》教材。其中收录了王冶秋的《青城山上》,其中有一首小诗,多年后当年的学生还能背诵:“海静得似春江,帆船却像载着无限的凄凉。不要讲话吧,静静地想,默默地注视着那春江。”

文物复兴三板斧

1970年5月10日,周恩来召集会议,宣布成立国务院图博口领导小组,由军代表郎捷任组长,王冶秋任副组长,主管业务工作。图博口由国务院办公室代管,吴庆彤为联系人。

周恩来说,康生病了,文物工作由他亲自来管。他告诉王冶秋,吴德既是北京市负责人又兼任国务院文化组组长,有事可以多找吴德商量。

王冶秋新中国成立前曾在隐蔽战线工作,因此周恩来1951年11月在考虑由谁带队去香港收购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与现藏于台北故宫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合称“三希帖”)时,鉴于当时香港政治情况复杂,决定由王冶秋带着马衡和徐森玉两位专家赴港。他们化装成煤炭商人,由澳门乘运煤船偷渡到香港,以48万港币价格将二帖安全购回。1965年周恩来又派王冶秋再赴香港,以45万港币购回一批善本书。周恩来知道,王冶秋是党内不多的一位由外行转为内行的领导干部。

图博口成立伊始,王冶秋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故宫的重新开放。

“文革”开始后,红卫兵要进故宫“破四旧”,周恩来得知后于1966年8月18日深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关闭故宫。周恩来告诉王冶秋,许多外宾要求看故宫,还有外电造谣说故宫三大殿都被红卫兵砸毁了,要他抓紧故宫的恢复工作。

王冶秋和吴德商定了故宫的整改方针,确定为“原状陈列、个别甄别、文字斟酌”。1971年7月5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王冶秋的第二个抓手,是举办“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此后发展为出国文物展)。

1971年春,王冶秋给湖南、陕西、湖北、安徽、河南、新疆、山东、北京等11个省、市、自治区行文,抽调各地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到故宫参展,并要求每单位出两名工作人员随展。行文用的是“国务院图博口领导小组”的名义,但盖的却是“故宫博物院”的公章。

考古学家徐秉琨回忆,当时他所在的辽宁省博物馆人员都已“上山下乡”,他被下放到辽宁凌源县一个偏远小山村。一天忽然得到通知,说有任务要借调他回城,他连夜下山,辗转回到了阔别三年的文物工作岗位。回来以后才知道,原来是要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报送展品。他深深感到,这个题目出得好,好就好在不仅文物工作可以得到一定恢复,大量文物干部也可得以保全。

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熊传薪来故宫工作了4个多月。他记得,王冶秋每天骑一辆旧自行车上下班,几乎从早到晚和他们在一起,中午有时就自带馒头等干粮和大家一起吃。对参展各省人员的食宿,他都会细心过问。

来自山西的梁子明回忆,他们这些外省来的工作人员原本只知道王冶秋是文物战线上最大的“走资派”,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满头白发、显得有些苍老的他是一个工作认真、待人亲切的“好老头”,对他都很敬重。

当时连一个会写毛笔字的人都难找,梁子明遂客串书写展览会说明,被王冶秋赞为“书法家”,让他颇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感。直到文物处处长陈滋德、古建专家罗哲文等从干校回来后,“拉不开栓”的局面才略有缓和。

王冶秋的第三个抓手,是《考古学报》《文物》和《考古》三本杂志复刊。当时全国学术刊物一片荒芜,书架上清一色只有《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这三份文物类杂志可谓复刊独早。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以此为契机,7月1日,“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在故宫慈宁宫开展。7月5日,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7月22日,《文物》等三本杂志复刊。王冶秋的三板斧全部完成。

王冶秋还主持了对基辛格下榻的钓鱼台五号楼和尼克松下榻的18号楼的室内布置,把原来室内的“红海洋”摆设全部撤掉,改为反映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与壮丽山川的文物与绘画。王天木和陈大章两位专家参加了设计和布置。

随着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中美交流的大门打开了。1972年10月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夫妇,王冶秋在座。

这是李政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国。“文革”初期,他在上海的老家被抄,抄走物品中有20件古瓷是其岳父所赠,一直没有发还。他这次回国,也想顺便处理此事。

猜你喜欢

文物局康生故宫
雪中故宫
保护古神庙
文物局文物保护工作要点分析
故宫
活法
康生临终前 为何打“直线电话”告密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
“数百年才塌的工程,还能说人家是‘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