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识形态在审计工作中的体现

2021-08-16易细平

审计与理财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时刻工作

易细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特别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从概念上来说,它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如果与审计工作挂上钩,那么,就需要每一个从事此项工作的人深深的懂得,什么是审计?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要让这些认知在审计人员大脑中形成一个根深蒂固且正确的解答,这就是审计工作所要求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意识形态要时刻挺立在前,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工作目标。对于怎样做好审计工作意识形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点去做起。

善“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技术手段、工作要求,都在随着时代步伐而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那就需要扎扎实实的"学”,否则将会被淘汰。审计工作从早期传统的手工发展到数字化审计,从财务收支发展到绩效审计,从单一的部门预算发展到财政资金全覆盖审计,这些演变得益于不断的学习。当今,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更符合当前的审计工作新形势。审计跟踪的每一步,从资金的起点查到终端,特别是项目资金,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单纯有着某一项技能的人能够胜任的,而且,要保持业务技术不脱节,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项目管理等多种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穿透式”的审计。因此,时刻保持"学”而不止,是审计工作意识形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善“修”。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作风,这是对审计人在综合素质上最基本的要求。德才兼备的审计人,代表着审计团队、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工作中任何时候的言谈举止都被关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始终保持廉洁奉公才是审计人的本色,这就需要审计人时刻在思想上修炼自己。由于审计的工作性质,审计人会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在这里,有金钱的诱惑、利益的陷阱,审计人不把握好自己的底线,就会跌入深渊,所以,当好名合格的审计人,需要时刻修炼自己的意志和情操,这也是审计工作意识形态的关键要素。

善“勤”。一个人的勤恳,既能巩固和拔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能提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由于审计监督在当前政府职能工作的重要位置,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审计涵盖的范围、内容,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深度、广度,造成当前审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如果在思想上没有"勤”的准备,就会导致审计人员的“慵、懒、散”,甚至产生厌战情绪。要深深懂得,审计工作要想出成绩,特别是当前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唯有跟着资金赶,沿着项目跑,要敢于下基层,深入农村,走村串戶,特别是建设项目,要进行必要的实地勘测,这就是一个"勤”的过程,一味地关在屋里翻凭证、看资料,足不出户,仅凭自己主观臆断,这样的审计工作是肤浅的,是永远也不会出成绩的。所以,审计人员时刻要保持”勤”的优良传统,并传承下去。

善“思”。审计人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再将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如果是仅从当前的财务、业务管理资料上查找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深层次的问题,是需要审计人展开敏锐的思维去剖析和挖掘,才能达到审计目的。实际上,每一项审计任务就是一场智慧的博弈,如何巧妙地通过计算机应用在大数据中发现疑点,如何在建项目建设中发现损失浪费和腐败,这就需要在审计技术和方法上构思出一副巧妙的“作战图”,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益,达到审计目的。

善“改”。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一份有质量的审计报告,其成果不被地方政府或者部门重视,不按照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去抓整改落实,那就是一张白纸。审计工作中切不可认为审计查不查的出问题是我的事,问题整改不整改是他的事,那样就脱离了审计的本质。为了确保审计成果被有效利用,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整改报告再杀“回马枪”,是否真正整改,是怎么整改的,整改的效果如何,这就是每一个审计项目需要做的后续工作,同样可以有效防止屡查屡犯的顽疾。因此,抓整改、促落实是审计的终极目的,这种思想意识要时刻保持。

(作者单位:万载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时刻工作
冬“傲”时刻
捕猎时刻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工作,爽飞了?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选工作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