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腐『西施』

2021-08-13伍馨怡

新作文·初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石磨西施黄豆

伍馨怡

晚风低吟,捎来了远方的花瓣。城里的花是经不住吹的,一碰就全散了,好几点“彩蝶”立在窗檐。我忍不住赞许,真像书中的西施立了满窗……妈妈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幺儿,来吃豆腐了!”

妈妈做的豆腐真是我人生的一大最爱,想到这里,闭了眼,仿佛已经有那熟悉的豆香味冲上鼻腔。妈妈做的豆腐香,是因为她有两个小窍门。其一,就是买的豆腐,不是超市里包装的“低档货”,而是大老远去菜市场买的那种又软又白的碱水豆腐,这样煮出来的才能够入口即化。其二,最重要的便是那蘸料,五香八角、陈皮、花椒磨成的香粉,再加上那杂七杂八的蚝油、生抽、陈醋、麻油……妈妈一阵捣鼓,就成了美味小料。当然,俗话说得好——无辣不欢,我们四川人就是凡事求香辣,自然到最后要加一小勺自制的辣椒油,再仔仔细细撒上一层白芝麻。哇!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水煮豆腐端上来了!极鲜的嫩白菜,软糯的白豆腐,再加上“特制”蘸料。哟,好似一幅“青山碧水白帆扬”的彩墨画,真是又好看又好吃。妈妈真是一个豆腐西施呀!

我尝着这人间美味,赞不绝口,妈妈乐得哈哈大笑:“哪有你外婆做得好吃?”对哦,毕竟妈妈的这番功夫是从外婆那学过来的。

又是一个七月天,乡下的闲总是城市中少有的;又是这片竹林下的阴凉,要来做豆腐喽!每到暑假我就会回到老家,走走幽静的小道,晒晒和煦的阳光。嘿嘿,最重要的还是来尝尝外婆版的正宗豆腐啦!

外婆这里的豆腐永远是手磨的。一盆黄豆,一盆清水,一天不到豆子就泡软了,跟皮儿分了,就可以做豆腐了。在院子角落的石磨边,专心致志,重复同一动作。多少春夏,多少秋冬?见证过我们多少代“豆腐西施”的诞生呢?还没等我思绪牵回,外婆提着一桶水,抱着一盆泡好的黄豆走来了。

当记忆与现实重合时实在很有趣。同样一下午,一石磨,一黄豆,一木凳,一老人,还有一只老橘猫在旁边打着盹——阳光落在铁皮桶上,一霎间,流影飞溅。竹声窸窸,细长的身影留下了一地懒散的斑斓——“西施”快把豆腐做完了。

傍晚,开饭了。一盆清水豆腐摆在园间桌上,蘸料被外婆玩出了花样,各式各样,色香味俱全。因为外婆知道,我和妈妈爱辣,爸爸好酸,外公和她自己喜甜。只做一种蘸料实在无趣。手磨豆腐口感细腻,再配着我最爱的蘸料,妙哉!妙哉!

豆腐虽美,但“豆腐”西施永远及不上豆腐“西施”,因为在我心中,外婆、妈妈比西施还美。这个美是浓浓的爱意,他们引以为傲的手艺是要让家人大饱口福,感到幸福。这传承下来的豆腐手艺,更蕴含了一个亘古长存的道理—— 一个女性对家庭、对子女爱的付出。

那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任豆腐“西施”呢?

(指導老师:王桂兰)

猜你喜欢

石磨西施黄豆
猪肉西施
石磨
黄豆噼里啪啦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黄豆变形记
推磨
黄豆成长记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庄子说》(十三)
朋友眼里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