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相关指标改善作用

2021-08-13高洁天津市红桥医院内分泌科天津30012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空腹胰岛素

高洁 天津市红桥医院内分泌科 (天津 300122)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相关指标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药物注射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皮下注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注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各有3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指标以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指标。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各种营养的摄入量增高,导致人体内营养相对过剩,进而造成其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升高,促使了糖尿病的发生。此外,糖尿病的发生还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1]。糖尿病属于一种血糖代谢紊乱的疾病,如果患者血糖的控制不理想,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胰岛素作为有效的血糖控制药物,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胰岛素注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对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相关指标改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的研究对象选自于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均在2018年6月~2020年5月入院,共7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药物注射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皮下注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注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8~82岁,平均(70.22±9.65)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8~83岁,平均(70.75±9.7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的差异均较小(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首日注射量为0.4~0.7U/(kg·d),后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血糖改善情况降低注射量,但不少于首日注射量的80%,将每日的注射总量分为三餐前和睡前注射,用药分配量分别为30%、20%、20%、20%。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每日注射量为0.4~1.0U/(kg·d),24h持续泵入量为全天泵入量的50%,余下药量在三餐前进行平分注射。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疗效。

疗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空腹血糖在6.6mmol/L以下,为治愈;空腹血糖在7.2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在8.3mmol/L以下,为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在8.4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在10mol/L以下,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3]。将治愈、效果显著以及有效均计入总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n=35,±s)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n=35,±s)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 10.47±2.28 14.29±3.12 7.79±0.61 6.45±1.12 8.39±2.25 6.89±0.46观察组 10.32±2.27 14.15±2.79 7.85±0.58 5.49±1.21 6.42±1.79 6.26±0.41 t 0.276 0.198 0.422 3.445 4.054 6.049 P 0.784 0.844 0.675 0.001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

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n=35,±s)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n=35,±s)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胰岛素(mU/L) 胰岛素分泌指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 空腹胰岛素(mU/L) 胰岛素分泌指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照组 4.53±1.68 8.17±2.38 3.09±0.85 4.95±1.72 25.31±7.96 2.58±0.65观察组 4.49±1.69 8.15±2.41 3.12±0.89 6.42±1.85 33.85±8.58 1.77±0.61 t 0.099 0.035 0.144 3.443 4.317 5.376 P 0.921 0.972 0.886 0.001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n=35,n/%)

3.讨论

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代谢疾病之一,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可能引发多种组织的慢性损害以及功能性障碍,并且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患者的病症会随之加重。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很难痊愈,需要长期依靠药物维持血糖水平。注射胰岛素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有效措施,但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式,一次注射量较大,导致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波动较大,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太理想,可造成患者血糖波动,难以保证血糖的稳定性,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4]。并且由于皮下注射胰岛素具有反复性特点,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体外局部感染,进而导致皮下硬块等不良症状,进而影响到临床疗效。

在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胰岛素治疗,不同的是部分患者以常规皮下注射,另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注射,后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指标改善幅度更大,且治疗有效率更高。胰岛素泵被称为是人工胰岛,属于一种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入的仪器。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注射是对患者正常胰岛素分泌的一种模拟,促使胰岛素在患者体内的浓度更加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良好控制,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波动性,减少低血糖的发生[5]。胰岛素泵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生活习惯设定适当的胰岛素注射量,当患者加餐或者发生高血糖时,能够以追加胰岛素剂量来保证患者血糖稳定[6]。并且采用胰岛素泵注射避免了常规皮下注射中因多次注射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

综上所述,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相比,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指标。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空腹胰岛素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空腹喝水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