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罩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8-13吴琳琳沈阳二四二医院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溴铵喉罩丙泊酚

吴琳琳 沈阳二四二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喉罩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本院在2019年1月~10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组以随机抽签法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分别采取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就其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喉罩时间、恢复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更少,术后8h、术后16h、术后24h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麻醉后SBP、HR、SpO2水平比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8.0%)较对照组(28.0%)更低,两组相比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喉罩麻醉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此麻醉方法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更具优势。

手术是治疗许多骨科疾病的首选方法,但骨科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功能较差,手术麻醉耐受性不佳,因而对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要求很高[1,2]。气管插管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较广,这一麻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造成患者生命体征波动,且麻醉药用量较大,并发症较多[3]。本次研究中本院对部分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喉罩麻醉,现就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本院在2019年1月~10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组以随机抽签法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0例、20例;年龄22~65岁,平均(44.1±4.6)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3例、17例;年龄18~69岁,平均(43.2±4.4)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对比,P>0.05,研究可行。所有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且自愿签署了知情通知书,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造血功能障碍、认知能力差的患者。

1.2 方法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麻醉前5min给予低流量吸氧,麻醉诱导药物为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瑞芬太尼(2~40μg)、咪达唑仑(0.03mg/kg),在麻醉起效后,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麻醉,患者保持头部后仰体位,医护人员以双手托起患者下颌,以促使其张开口,在口腔置入喉镜,于喉镜直视下在将导管中上部分插入喉头,之后将尖端插入声门。观察组患者采取喉罩麻醉,患者保持头后仰体位,医护人员以双手托起患者下颌,以促使其张开口,并以右手持喉罩将其置入到咽喉腔,并连接麻醉机进行手控呼吸,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如患者心率过低则可注射阿托品,髓鞘碱性蛋白过低则可应用麻黄碱。

1.3 观察指标

①对2组患者麻醉指标(拔管/喉罩时间、恢复清醒时间)和麻醉药用量(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比较。②对2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比较。以VA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8h、术后16h、术后24h的疼痛程度,得分越高则疼痛越明显。③对2组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波动情况(SBP、HR、SpO2)进行比较。④对2组患者并发症(恶心呕吐、乏力、咽痛)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处理,同类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差异以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判定,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麻醉药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拔管/喉罩时间、恢复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麻醉指标、麻醉药用量对比(n=50,±s)

表1.两组患者麻醉指标、麻醉药用量对比(n=50,±s)

组别 拔管/喉罩时间(s)恢复清醒时间(s)维库溴铵(mg) 丙泊酚(mg) 瑞芬太尼(μg)观察组 64.2±4.2 125.3±2.2 7.7±1.3 326.5±71.6 642.1±46.3对照组 315.3±4.6 462.5±3.6 15.5±3.6 362.2±80.3 671.2±62.9 t 385.047 565.148 14.410 2.346 2.635 P 0.000 0.000 0.000 0.021 0.010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8h、术后16h、术后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对比(n=50,±s,分)

表2.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对比(n=50,±s,分)

组别 术后8h 术后16h 术后24h观察组 1.4±0.6 1.3±0.5 0.3±0.1对照组 2.1±0.8 1.9±0.9 0.9±0.3 t 4.950 4.121 13.416 P 0.000 0.000 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情况

两组患者麻醉前和苏醒后的SBP、HR、SpO2水平接近,P>0.05;麻醉后,观察组SBP、HR、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证明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更小,P<0.05。详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情况(n=50,±s)

表3.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情况(n=50,±s)

组别 SBP(mmHg) HR(次/min) SpO2(%)麻醉前 麻醉后 苏醒后 麻醉前 麻醉后 苏醒后 麻醉前 麻醉后 苏醒后观察组 130.22±6.89 122.23±5.98 129.98±7.24 68.23±5.05 66.63±5.69 68.05±6.21 97.67±1.68 96.97±1.66 96.63±0.99对照组 131.36±7.00 107.21±5.54 129.22±7.18 68.98±5.11 59.96±5.23 67.62±6.30 98.00±1.70 91.92±1.60 97.23±0.11 t 0.821 13.029 0.527 0.738 6.103 0.344 0.976 15.488 4.259 P 0.414 0.000 0.599 0.462 0.000 0.732 0.331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28.0%,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50,n/%)

3.讨论

骨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中多采取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而患者在手术前必须实施麻醉,麻醉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和患者安危。气管插管麻醉是骨科手术患者的常用麻醉方法,其麻醉效果尚不十分满意,患者在术中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术后疼痛也较为明显,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并发症[4]。喉罩麻醉是一类新型的麻醉方法,其刺激性小,患者应激反应较轻微,且镇痛效果理想,对身体的损伤小,患者自主呼吸不受影响,这一麻醉方法受到患者高度认可[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喉罩麻醉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患者拔管/喉罩时间、恢复清醒时间更短,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更少,术后8h、术后16h、术后24h的VAS评分更低,麻醉后生命体征波动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总发生率仅为8.0%,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谭宇林、李俊威[6,7]的研究结果与此雷同,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喉罩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溴铵喉罩丙泊酚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