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学科”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研究——以产品专题设计课程为例

2021-08-1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林嘉发张春红李启光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跨学科成果课堂教学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林嘉发 张春红 李启光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内容知识点的拓展与整理,而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途径与行为习惯,打破了传统线下单一的学习空间。“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远程在线指导学生,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在线学习来巩固与补充课外知识点。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式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多元化跨学科学习能力。例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共同建立的设计教学探究机构,目的在于整合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跨领域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能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设计创新,非线性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的有机融合,课程设置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程序方法、商业战略等若干核心环节。

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是应用型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通过某一专项主题,对工业设计知识进行理论、深入、科学、全面、系统的规整化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促使教师将产品专题设计作为一种跨专业的高度综合性学科来组织教学。

一、课程现状

自2000年始,混合课堂教学已经开始引起国内外教师与学者的关注,很多专题课程教学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改革。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本课程的研究和师生访谈,了解到目前传统单一的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形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产品专题设计教学主要把项目化教学融入该课程,教师通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专题案例研究相结合,指导学生完成该课程内容的学习。灌输性设计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尚未真正确立。而传统的产品专题设计课程强调学生的创新性设计,教师以计算机的炫酷效果图作为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缺乏全面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产品系统化落地的实践能力。并且大多数的学生也不会对此给予重视,学生缺乏主体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没能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探索与研究产品结构设计、工程技术等设计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课程的创新设计成果未能真正落实到具体生产实践当中,教学成果也没能很好地激发学习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设计生产当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二,传统的产品专题设计教育偏重于产品造型功能和产品语义的创新,忽视了产品功能性与技术工程的应用创新研究。技术是设计得以实现的手段,虽然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但是设计的功能性应用研究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设计的艺术性。因此,学生过分依赖于计算机表现技法,从而忽视了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人机交互、设计编程等设计基础学科的应用研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创新成果的上限。

其三,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创新与工程学科相组合的交叉学科,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具备学科交叉学习的能力。专题设计的每一个专题项目都是一门独立的项目课程,并且各个项目课程所要求的能力成点状分布,不具备贯穿和逐步提升的线性模式,因而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与项目之间的承接性、 过渡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案例越来越多,并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与好评。跨学科教学体系的整合对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尤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逐渐显现出它的生命力。

跨学科的混合式课堂的意义在于向学生提供多元化和多维度的方式来展示本学科知识与各交叉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如人工智能、用户体验、人机交互、服务设计、结构设计等等),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混合式课堂学习各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做课下作业时遇到了困难或疑惑,可以随时线上咨询教师或者根据问题观看相关微视频,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主钻研能力。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产品项目化成果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设计思维能力是设计者的一项重要学习能力,而这种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对社会培养高精尖的设计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产品专题课堂注重实践理论教学过程,轻视教学实践成果。笔者查阅该课程相关资料发现,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更利于产品设计学生的培养与学习,教师应由教导知识转化为引导能力,结合专题项目的设计实践,通过课上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课下的跨学科知识补充(MOOC、腾讯课堂等途径获得),将教学内容扩展到教室之外,课程项目与企业各部门协作完成教学实践成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设计能力,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把所学的综合设计思维能力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当中,拓宽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把传统的纸上谈兵的设计,真正落实到实际市场生产实践当中。教师通过自身的钻研学习能力,以多领域、多学科交叉整合来建设新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产品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设计为目的。

三、跨学科教学的混合式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工业设计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的新趋势下,传统产品设计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需要教师与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既懂得现代艺术造型修养,又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产品专题课程当中实现跨学科的混合式课堂学习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营造设计协作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点相融合的产品专题课程学习环境,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企业作为实践场所,基于一定的学习目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尊重多元化、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风格,鼓励学生组建跨专业的设计团队完成课程项目实践。其次,以综合的设计思维能力为载体,混合式课堂为学习途径,促成高质量、创造性与落地性强的教学成果实践的输入与输出。再次,通过混合式课堂教学体系,让各跨学科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知识之间具有衔接性与多元性,尽量避免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本专业课程内容知识点要做好知识点内容的梳理与调节,任课教师把课程教学内容分享到校内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上,各学科师生通过校内泛雅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与学习,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师生给出的该课程建议,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建议不断丰富和补充专题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案的跨学科有机融合。最后,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每个训练阶段是否达成教学成果,使预期的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并根据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方法

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异比较大、主动性不强、实践效果差等问题,搭建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征的跨学科课程架构,本课程加入游戏竞技的理念,设置能力递进的“三项训练”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项目成果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技能、动手实践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三项训练”如下图所示,其中“三重循环”练习分别是案例模仿练习、知识巩固练习和创新练习。“三项训练”以教师+混合式课堂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企业工坊为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首先,教师通过讲述产品设计相关的经典范例,使学生在模仿经典范例练习的过程中习得本专业所需知识,然后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微课堂跨学科知识点补充,使课堂学科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和完整。学生在模仿中“学”,在模仿中“悟”。当知识进入认知本体,学生便会悟有所得,可以不断拓宽学科知识面来提升自己,而这种混合式课堂案例模仿教学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三项训练”混合式课程模式示意图

通过完成基础模仿练习后再进入课堂产品设计训练,以跨学科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设计创新训练,积极鼓励设计专业学生组建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团队完成产品设计训练。团队小组讨论的形式更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宽学科知识面,以巩固和加强设计学科知识的运用与实践,根据市场调研了解产品设计需求,以多元化的混合课堂学习方式完成设计成果的创新。

最后,通过专题实践训练的方式提升创新成果的输出,以学生团队为主、企业协助为辅的方式完成设计创新成果的实现与落地,从调研、设计、结构、工程、生产、包装运输和后期服务等一整条系统化产品生命周期链,把真正纸上谈兵的设计落实到市场生产当中。因此,本文在引入混合式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教学体系整合设计,以突破传统的专题设计课堂的教学局限性与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旨在提升学习者的设计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设计实践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把设计实践延伸到课堂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调研和搜集相关课程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传统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的教师对学生作业总结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主观性,本课程改革将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对象、评价结构以及评价内容多样化以及思政化。通过生生互评、自评以及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可以立体化且多方面地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教师可以按照计划定期进行设计成果检查,根据学生多方面的课堂表现和反应完成设计成果的动态数据,也可以通过PPT现场汇报互评、线上投票等方式展开互评学习与交流。通过泛雅学习平台数据和课堂学习表现能精准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亦可客观给出评定标准,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发言人,而是与学生共同评价他们的设计成果。

整个课程的教学成绩评定比例为:课堂训练作业20%、在线讨论评价20%、设计成果汇报20%、期末成果40%。跟传统的产品专题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课程学习参与度与课堂实践的能力,教师不再以炫酷效果图作为课程成果的评判标准,可根据学生平时的线下课堂和线上教学平台参与度和课程汇报互评(生生互评、自评以及师生互评)等方式形成更加客观和多元化的成绩评价体系。不同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也可以一起参与产品专题成果展示评价,课程的多元化评价中,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和企业参与课堂评价,更能使设计呈现包容性和跨领域的方案。因此,跨学科、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客观性、可行性、科学性的设计方案。同时,教师需要适时给予学生作业反馈、修改建议和指导,不断提升产品设计成果质量,以求达到最优成果产出。

综上所述,基于“跨学科”的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不仅能发挥混合式课堂的优势,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学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企业为辅助的混合式产品专题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设计思维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将混合式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项目实践,把具体产品实践落实到生产技术环节当中。产品专题课堂成果评价不再是以纸上谈兵的炫酷效果图为标准,而是学生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设计思维能力完成学习成果,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客观评判标准,把所学的综合设计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拓宽课堂教学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与此同时,混合式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教案编写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敦促教师与时俱进,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敢于不断探索与创新,融合创新课程理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猜你喜欢

跨学科成果课堂教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