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的权利

2021-08-11胡君

新晨 2021年6期
关键词:拉拉宣言译者

胡君

《儿童权利宣言》

作者:加布里埃尔·帕切科【墨】译者:李沛姿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儿童是未来世界的希望,儿童又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独立人格的群体,在很多情况下,儿童的权利和自由无法得到保障。

如何理解“权利”?网络百科称,“权利”是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对于未成年的儿童而言,其实现的利益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这与社会的道德或政策有更多的关联。《儿童权利宣言》收录了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的10条准则,这些准则明确了各国儿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健康成长和发展、受教育的权利等,还指出儿童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先受到保护和救济,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忽视、虐待和剥削。

每个孩子都应该懂得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每个成年人更应该了解儿童的权利,有责任给予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在书中,11位来自世界各地风格各异的卓越插画师为儿童的权利作画,用图画形象地传递《儿童权利宣言》的力量。

《儿童的权利》系列10册

作者:阿莱克斯·卡布雷拉【西】著罗莎·玛尼丽亚·柯托【西】绘

译者:郑荔、孙莉莉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套书以《儿童权利宣言》中的10条权利为创作背景,用有趣的10个童话故事,以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传递给家长和孩子们。作者希望通过这套书,呼吁更多的家长,以及全社会来关注儿童以及儿童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也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故事来理解儿童权利的内涵。

以《书和彩色世界》一书为例,书中讲述了在一座没有颜色的灰城中发生的故事。尽管灰城没有任何颜色,但坎德尔家的孩子们却对颜色充满了好奇。他们认为,只要到彩色地图上的神秘区域去探险,就能找到各种颜色,然而一切并没有变化。失望的孩子又发现,彩色地图上奇怪的数字和字母能帮助他们找到对应的图书,获取知识。书让他们重新认识了经历的一切,而奇迹也在这些爱读书的孩子们身上出现。

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阅读可以让生活充满多样性,孩子可以通过阅读去往无边的世界,尽情地想象未来。接受教育,让儿童们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的力量,让他们的内心无比强大,从而去寻求璀璨的将来。

《自由的苹果》

作者:葛兰妮蒂·提莉·特纳【美】文苏珊·基特【美】图

译者:刘清彦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海莉是一个黑人小女孩,一出生就注定了奴隶的身份。在殖民主义盛行时期,奴隶身份就意味着被剥夺了人生自由。他们被农场主无限奴役,干最苦最累的活,却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海莉作为一个孩子也不能幸免,她需要照料小主人,还要采摘农场里的苹果。海莉强烈渴望吃一口苹果,却在偷吃时被农场主抓住毒打,这让海莉下定决心要获得自由,想吃多少苹果就吃多少。

海莉在“地下铁路”组织的帮助下逃离了农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同时,海莉深刻体会到了自由的无比珍贵。为了更多的奴隶从被压迫中解脱,重获新生,她冒着生命危险,承担起带领族人脱离奴隶身份的重任。在自己家周围栽种下苹果树,在每年收获的季节,邀请镇上的居民一起采摘苹果,她如愿以偿可以想吃多少苹果就吃多少,而大家也将海莉的苹果誉为“自由的苹果”。

生而自由,没有自由的生命是苍白的,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权利。“自由的苹果”寓意着一个民族自由的心声。

《马拉拉》

作者:珍妮特·温特【美】文/图译者:徐德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孩子的成长教育至关重要。

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不少儿童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在巴基斯坦的武装冲突中,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被塔利班限制,女孩不被允许去学校接受教育。为了获得知识,女孩马拉拉勇敢地开始与塔利班士兵斗争,她不畏惧不退缩,不断为争取女性受教育的权利而到处演讲,以至于最后遭到塔利班士兵的槍击。马拉拉的事迹被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马拉拉,呼吁倡导女性受教育的权利。

2014年,马拉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了为全球儿童争取受教育权的象征。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正如马拉拉在演讲中所说,“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笔,就能改变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珍妮特·温特是一位关注时事——尤其关注第三世界落后地区生存困境的童书作家,她所创作的童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第三世界真实人物与事件的艺术再现。

猜你喜欢

拉拉宣言译者
“最美奋斗者”高铭暄的宣言
Father's Day
潮涌袭夜
柔软宣言
拉拉布的“智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短耳兔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