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期间临沧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2021-08-11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临沧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罗成鲜

区域治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临沧市达标率优良率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临沧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罗成鲜

2012年,中国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标准规定的环境空气污染基本项目包括SO2、NO2、CO、O3、PM2.5、PM106个项目。自2015年起,临沧市开展了上述6个指标自动监测。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东部与普洱市相连,西部与保山市相邻,北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相接,南部与邻国缅甸接壤。“十三五”时期,临沧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迎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同时,环境空气污染特征也呈现相应变化。本文拟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临沧市环境空气中六项污染物浓度及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首要污染物、超标污染物等相关评价指标数据,研究“十三五”期间临沧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判定临沧市5年内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一、数据来源

临沧市建有“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2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站点(简称“国控城市点”),自2017年开始由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统一运行维护,以“临沧市”参与国家考核。本文引用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平台中“临沧市”2016年1月-2020年12月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实况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二、空气污染特征

(一)污染物浓度达标情况及变化规律

2016-2020年,临沧市PM2.5年平均浓度范围19~31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40~58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日均浓度范围6~122微克/立方米,日评价2016-2018年达标率100%;2019年、2020年分别超标7天、2天,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63倍、0.01倍,达标率分别为98.1%、99.5%。

PM10年平均浓度范围31~40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60~81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日均浓度范围9~135微克/立方米,日评价达标率100%。

SO2年平均浓度范围8~11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浓度范围12~22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日均浓度范围2~29微克/立方米,日评价达标率100%。

NO2年平均浓度范围11~18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浓度范围22~35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日均浓度范围2~50微克/立方米,日评价达标率为100%。

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0.9~1.2毫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日均浓度范围0.2~1.7毫克/立方米,日评价达标率为100%。

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108~133微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日均浓度范围15~176微克/立方米,日评价2016年、2020年达标率100%,2017-2019年分别超标2天、1天、4天,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04倍、0.01倍、0.1倍,达标率分别为99.5%、99.7%、98.9%。

2016-2020年,临沧市环境空气质量中 CO、SO2、NO2浓度较低,最大占标约3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CO逐年小幅降低,SO2、NO22017年相对较高,此后降低。PM10、PM2.5、O3达到二级标准,变化基本一致,2019年最高,最大占标率分别为57%、89%、83%。六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见图1。

图1 2016-2020年临沧市六项污染物浓度对比分析图

(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及变化规律

2016-2020年,空气自动站有效监测天数348~365天,优良天数348~363天,均没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优良天数占比97.8%~100%,2016年没有出现污染天气,优良率100%,优良率最高且优的天数占比最大;2017-2020年分别出现2天、1天、9天、2天轻度污染,2019年出现1天中度污染。2019年优良率最低,出现中度污染且轻度污染及良占比最大,优的天数占比最低。2016-2020年临沧市优良天数占比变化见图2。

图2 2016(内)-2020(外)年临沧市优良天数比例变化

(三)空气质量指数及变化规律

2016-2020年,临沧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介于2.5~3.04,总体评价污染程度较轻。从分指数看,SO2介于0.13~0.18、NO2介 于0.28~0.45、PM10介 于0.44~0.57、CO介于0.22~0.3、O3介于0.68~0.83、PM2.5介于0.60~0.89。表明SO2、NO2、CO污染贡献较小,PM10、O3、PM2.5污染贡献较大。最大指数介于0.68~0.89,最大单项指数污染物2019年为PM2.5,其余4个年度均为O3。

2016-2019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逐年轻微上升,2019年最大,2020年回落至与2017-2018年相当水平。即2016-2019年,临沧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轻微下降,2019年最差,2020年好转。见图3。

图3 2016-2020年临沧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对比分析图

图4 2016-2020年临沧市首要污染物天数对比分析

(四)首要污染物及变化规律

2016-2020年,临沧市空气质量为良及以上时,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PM10、O3三种。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O3>PM2.5>PM10。

2017-2018年,O3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远高于PM2.5,但2019-2020年,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显著增多,接近O3。见图 4。

(五)超标污染物及时间分布

当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时,超标污染物主要是O3和PM2.5。临沧市2016-2018年没有出现PM2.5超标,2019-2020年PM2.5共超标9天,其中4月份出现8天(88.9%),2月份出现1天(春节)。2016年、2020年没有出现O3超标,2017-2019年O3共超标8天,其中,4月份出现7天(占87.5%),5月份1天(占12.5%)。

三、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变化趋势

根据2016-2020年5年间秩相关系数法计算,临沧市六项基本污染物浓度SO2、CO秩相关系数为负值,即SO2、CO有所下降;其余项目及综合污染指数秩相关系数为正值,即其余项目及总体污染程度有所上升。但所有项目秩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等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表B.1临界值,则判定“十三五”期间临沧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基本无变化,空气质量稳定。见表1。

表1 2016-2020年临沧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四、结论

(1)2016-2020年,临沧市六项基本污染物年均浓度及相应百分位数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SO2、NO2、CO 达到一级标准,PM10、PM2.5、O3达到二级标准。CO逐年小幅降低,SO2、NO22017年较高,此后降低,PM10、PM2.5、O32019年最高。

(2)2016-2020年,临沧市没有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99.4%、99.7%、97.2%(扣除外源性轻度污染2天后为97.8%)、99.5%。2016年没有出现污染天气,优良率最高且优的天数占比最大;2019年优良率最低,出现1天中度污染且轻度污染及良的天数占比最大,优的天数占比最低。

(3)2016-2020年,临沧市空气质量为良及以上时,首要污染物有PM2.5、PM10、O3三种,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O3>PM2.5>PM10。2017-2018 年,O3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远高于PM2.5,但2019-2020年,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显著增多,接近O3。

(4)当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时,超标污染物主要是O3和PM2.5,超标天数PM2.5>O3。二者超标时间主要在四月份。总超标天数中,PM2.5、O3超标出现在四月份的占比分别为88.9%、87.5%。

(5)2016-2020年,临沧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016-2019年逐年小幅增加,空气质量下降,2019年最差,2020年空气质量好转。从空气质量分指数看,SO2、NO2、CO 污染贡献较小,PM2.5、PM10、O3污染贡献较大。最大单项指数污染物2019年为PM2.5,其余4个年度均为O3。

(6)2016-2020年,秩相关系数法判定六项基本污染物浓度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趋势为基本无变化,即“十三五”期间,临沧市空气质量稳定。

猜你喜欢

临沧市达标率优良率
临沧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对策措施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高起点谋划和推动临沧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