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习题教学

2021-08-11韩益钧

中学生物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评析立德生物学

韩益钧

(江苏省东台中学 江苏盐城 224200)

立德树人导向的习题教学能不断厚实学生的知识体系,陶冶家国情怀,锻炼意志品质,可以训练学生提出举措建议、实施方案并身体力行的行动能力。学生在习题模拟的情境中持续实践,能引发深度思维、促进内化升华,进而将内隐的情感责任逐步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在促进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将来造福国家社会奠定情感与能力基础,彰显立德树人、育人效果。

1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教学评价导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什么人就要立什么德。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人性之善与传统美德、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前者是人性之德、是私德,后者是时代之德、是公德。生物学教学还要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倡导珍爱、尊重和享受生命,进而提升生命个体的生命质量与价值。高中生物学习题教学蕴含丰富的立德树人元素,解题、评析过程包含丰富的立德树人机会,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彰显着立德树人的价值。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要求,“一核”就是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高考站在“上好基础教育最后一课”的高度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其命题与评价将长期导向教学、训练与考试。教师在习题编选、评析环节进行整体思考与实践,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其熏陶养成效果往往更甚于知识传授,能避免学生落入“知多行少”的窠臼。立德树人导向的习题教学还是全面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促进习题教学从知能训练向学科育人转变。

2 立德树人导向的习题教学实践范式

立德树人导向的习题教学应依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围绕增强社会责任展开;应立足增长知识见识,厚植家国情怀,注重品德修养,拓展造福人类的国际视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了“立德树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习题教学实践范式”(图1),引导学生在“认识与理解”中构建知识体系、树立生命观念、培育道德情感,在“辨别与阐释”中发展科学思维、增强判断能力、坚定道德意志,在“应用与解决”中尝试科学探究、增强社会责任、提升以德行走的能力。三者既是知情意行的进阶过程,也是逐步加深理解、形成能力、涵养德行的过程,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相互融通、相互促成。在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参考该实践范式编选习题、有效练评。

图1 立德树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习题教学实践范式

2.1 依托真实情境在认识与理解中树立理想信念

真实的情境包含生产生活、优秀文化、科研成果、学习探究等多个方面。学生在贴近现实的情境中阅读分析,有助于认识理解事件的生物学本质,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和思想方法,进而激发学习热情、树立造福人类的理想信念。在习题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将最新成果、重要创新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习题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可将疫情防控、疾病医疗、生态保护等与人类健康生存息息相关的案例引入习题,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目的意义,激发社会责任感,确立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

2020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提醒人们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通过设置“戴口罩”“高温消毒”“生活接触”等真实情境,将学生带入多种防疫场景,考查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依赖于活细胞存活以及高温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等学科知识与生命观念,与我国当下的全民动员、科学防疫举措呼应。在习题评析时,教师应借助该试题情境,更为充分地展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的科学性、高效性;通过对比,说明我国在疫情防控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彰显我国在该领域的先进性,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信心,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中国人民在国际援助中展示的国际担当,坚定为人类健康生活而学习的信念。再如,2020年江苏卷第15题把古诗词嵌入题干,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安静唯美的荷塘景致,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情愫油然而生。教师在评析时,可以整合诗词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引导学生感悟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激发学生保护绿水青山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感。

2.2 通过深度思维在辨别与阐释中提升判断能力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不能仅在认识了解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针对有效设问,阐释道理规律,通过深度思维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科学判断基础上将“立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坚定恪守正道的意志,为行为自觉奠定基础。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用好生物学案例中的立德树人元素,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理性判断,教师应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议题的评判与阐释,使知识、能力和正确的德行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辨别与阐释中固定人性之德与时代之德,融入思想,强化责任。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卷综合题第1题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施行为情境设问,若在湿垃圾中混入了过期的抗生素或电池等,将不利于微生物分解,请学生选择原因。在习题评析时,学生首先要知晓抗生素或电池会抑制微生物生长,教师再挖掘试题更深层次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辨别“垃圾分类不当”的后果,批判性审视不良生活习惯,深度理解“垃圾科学分类”的迫切性,让学生发自内心认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促进正确生活方式的养成。再如,2020年江苏高考生物卷第24题以某农业生态系统为例,考查了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协调与平衡、整体性原理及物种多样性等多个考点,需要学生从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多个角度权衡决定,深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释与辨别的能力。在习题评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生态观、物质与能量观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科学判断是非,明晰环境友好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意识。

2.3 模拟实践参与在应用与解决中强化责任担当

基于立德树人的习题教学要由浅入深、由封闭到开放、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由科研走向生产生活,最终在实践参与中逐步提升建言献策与应用解决的实践能力,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做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形成大生物圈观念和国际视野,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强化责任担当。应用与解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较高要求,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方案设计、评价建议、科学创新等高阶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将立德树人的国家意志由认知转化为行为,做到知行合一,增强以德行走的能力,充分发挥习题教学的育人功能。

2019年北京卷第29题最后一问颇具时代性: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该题把学生预设为传染源,考查学生既要关心自身健康,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又要考虑到作为普通公民,应具备避免传染他人的社会责任。在习题评析时,教师应把握生命教育的良机,及时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染人群三个方面思考合理措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设身处地审视、应对疫情。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学校复课、电影院开业等场景下的疫情防控方案,总结国内防控经验并对他国疫情防控提出建议,进一步增强问题处置能力和关爱全民健康的责任担当。再如,2020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2题要求学生提供一个方案,利用生物来回收污水中的铜、镉等金属元素。教师在习题评析时,也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态学原理立足可持续发展设计简要方案,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将自身的才智德行转化成行动力。这既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高中生物学习题教学在学科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评析立德生物学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