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案

2021-08-11黄陆光

陕西档案 2021年3期
关键词:检索数字化图书馆

文/黄陆光

近年来,国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非常强烈。2010年5月27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布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政策指南》和《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这是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批准公布的第一批政策性文件。继而,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医院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更好地发展。对此,笔者进行了探究与思考,并提出建设方案,愿与大家进行切磋与交流。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含义

199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若干联合机构的总称,它使人们实现智能地存取全球网络上以多媒体数字化格式存在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本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去存储大众所需的各种图书文献,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这种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可以把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存储,以便于传播给不同区域的使用对象。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数字图书馆是基于互联网下可扩展的共享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二、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的思考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26号第三章第八条关于科研教学与图书管理明确要求根据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收集国内外各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图书和文献,开展多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根据2019年等级医院评审细则要求,建设医院数字图书馆势在必行。基于此,笔者经过分析与研究,特提出了一种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具体方案如下: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业已来临,传统线下图书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管理需求。尤其是在医疗行业,临床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对大量的知识进行挑选和学习,因此,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加强及数据库资源建设工作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分析,以及如何将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与临床医生的科研需求相结合,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方案

未来数字图书馆应该具备以下五个基本要求和特征:

(1)版权更加清晰,资料的版权得到有效保障。

(2)数字化信息技术由于应用范围广、存储信息量大,将会成为未来图书馆的主流数字化技术。

(3)数字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初步完成,实现数据与CN-MARC的双向兼容、异构数据库的跨平台检索、智能代理检索等功能。

(4)信息资源占据的空间变小,新压缩技术的出现将大大减少信息资源占据的空间,为存储更多信息提供可能。

(5)服务更加人性化,使用目录导航,检索细分,跨平台检索等技术,更好地满足读者要求。

根据以上要求和特征,本文提出了医院图书馆建设方案,以求更好地为医疗行业的读者服务。具体方案如下:

通过单点登录的技术实现统一入口,可同步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无需重复登录。我们将资源整合到图书馆概况模块,放到首页菜单栏,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图书馆情况和管理制度与借阅制度。

本馆已有的图书馆纸质图书管理系统(采编系统),一般部署在外网,我们可以通过“馆藏资源”功能跳转到纸质图书管理系统并查看本馆馆藏图书和自己的借阅记录。

由于文献数据库的种类颇多,在以往的文献查询中,用户需要登录各个不同的文献数据库中去检索,而在本文建设整体方案中,整合了本馆可使用的文献数据库资源,形成一站式查询,同步访问各个数据库资源。

对于科技查新、定题服务、论文查重、查收查引等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1.有合作的平台,可以直接跳转到对应的平台网站。2.仅展示科技查新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查新渠道。

对于一些外文文章,过去读者需要用翻译软件才能对文章有所了解,非常浪费时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语言、医学词海学习训练模式,对文章进行实时的双向互译,并保留原文档的格式,方便读者阅读。

读者在寻找文献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文献查询相关的帮助,本方案在读者服务模块搭建文献求助入口,读者可通过该入口提交文献求证信息,图书馆管理员可通过门户网站管理后台获取到读者的求助信息,查找到对应文献发送到读者邮箱,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

近些年,数据挖掘技术不断更新成熟,我们利用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如py‐thon技术、爬虫技术等,通过从国内外主流医学文献数据库平台、权威医学协会、各地区各级卫健委官网等权威网站上进行关键词、时间等条件设定,获取相关医学前沿报道,最新知识报道,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医学研究前沿知识。还可根据读者添加关注喜欢的期刊进行期刊追踪,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期刊的最新内容。

除了在电脑端实现相应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我们还可开发手机移动端,让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实时地对图书文献进行查阅和预览。

通过以上整体方案的设计,医疗数字化图书馆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单点登录后访问各个数据库资源,多个数据库一站式检索,从而保证了查全率。

2.读者清晰明确选择要检索的数据库平台。

3.整合视频学习资源。

4.根据学科和关键词可定制本院医学前沿和知识服务。

5.可提供功能强大的读者个性化服务。

6.图书馆主题明确:本馆概况、电子资源导航、纸质图书数目检索、学术期刊、新书通报、本院sci发文展示。

7.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主体性较高:资源宣传、最新文献报道、信息编译和知识服务均需要该馆员工定期新增。

8.读者拥有个性化服务。

9.可重点展示本院电子期刊资源和访问渠道。

10.可建设学术诚信专栏。

11.直接链接馆藏资源库,保障了图书馆门户网站服务的完整性。

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1.个性化服务必不可少。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社会,医疗行业的读者更加注重服务的体验和消耗的时间,服务质量和效率对读者非常重要。未来的医院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应当向人性化的个性化建设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让读者快速精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为此,医院数字图书馆必须通过整理资源数据库,合并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补充新资源,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资源库,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1 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整体方案

图2 整合各类文献数据库

图3 英文->中文

图4 日文->中文

2.提升硬件资源服务。近年来,多媒体信息和资源呈现指数性增长。医院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也会日趋增长,为应对这一发展趋势,必须提升医院图书馆的硬件资源服务,譬如增加数据存储空间,提升服务器性能指标等,以面对未来更加庞大的资源信息。

3.建设数字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但依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依赖一支优秀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去掌控。因此,在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时刻关注和掌握并且利用最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更新,也要培养数字化人才梯队,这样才能保证医院数字图书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提高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和功能,满足医疗行业读者的需求。

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挥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的建设需要一定时间、扎实工作方能完成。因此,我们要分析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完成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医院数字图书馆自身的最大优势,服务于医疗行业,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广大读者。

猜你喜欢

检索数字化图书馆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