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2021-08-10王一彤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出版企业优化措施可持续发展

王一彤

[摘 要]市场环境的变革为出版行业的发展与生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不断地改进,使内部控制得到优化,逐渐探索出与出版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模式,提升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实现出版企业的整体发展。进行合理的内控管理与建设,可以使出版企业获得有效的发展,为出版企业提供发展与生存的保障。文章探讨了出版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措施;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72

内部控制对出版企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最近几年,从大型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可以看出,有效的内部控制为出版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加强了出版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出版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获取成功的方向。

1 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1 促进出版企业经济效益與效率的提升

在新经济常态环境下,企业要坚持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出版企业经济效益与效率的提升。增强出版企业的定力,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提高风险管控意识。优化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保障出版企业的良好发展。

1.2 实现出版企业各环节的体系化与规范化

为了实现出版企业各环节的体系化与规范化,内部控制的实施与构建是必不可少的。为使企业获得更规范、更严格的发展,激发出版企业的发展活力,使传统出版企业能突破体制的约束,为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促进出版企业实现精细化发展

出版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要根据我国文化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制定,使出版企业得到精细化发展。通过加强出版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许多出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停滞不前,缺少与实际情况的联系,这导致对文化出版业政策的出台形成了误导,对出版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能使企业获得升级与转型,紧抓时代发展趋势,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强化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能解决传统出版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一些问题,突破出版企业发展的瓶颈。

2 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出版企业所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符

我国出版企业应当设立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加以应用。有的出版企业所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不符,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真实作用。有些出版企业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结果评估、执行追踪、事前预算方面缺乏有效的完善,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这导致出版企业无法对各个环节的职责进行细分与明确,出版社的流程混乱。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管理无序,没有将日常经营的业务全部包含,导致出版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无法找到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将每项业务都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出版企业缺少对内部人员的分工,奖惩制度不完善,这严重制约了出版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无法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虽然大多出版企业已经确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却缺乏完善性。出版企业抱着完成上级任务或应付检查的心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比较粗略,没有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出版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制定。有些出版企业在其信息的披露中,虽然能按照规范格式进行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论述,但是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也难以深入说明内部控制的详细运行情况,这导致信息披露缺少建设性建议与实质性内容。有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救火式的思路进行建设和设计,缺少完整性与系统性。如果出版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才会立即出台一个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比如审计发现了报销流程不严谨,企业就会立即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法。在上级检查中发现档案管理比较混乱,就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出版企业必须要树立为社会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出版企业虽然已经改制多年,但是在内部管理中依然存在传统体制思维,应用以往的模式与思维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按规定组织和完成上级要求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是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顶层建设,以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细化,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性。

2.2 执行方面依然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

强大的执行力能使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的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版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有的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但是在执行方面依然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对企业制度执行不严格,对于存放第三方仓库及进销的存货缺乏有效控制,没有进行有效的询证与核对。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随意性,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目标管理的作用。有的出版企业会将内部控制的执行推给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执行,这导致制度的执行失去权威性与严肃性,监督环节薄弱,执行不力。内部监督能衡量企业内部的运行状态,评估、检查、监督企业内部是否有有效、合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版企业在监督方面存在局限性,监督人员大多是企业内部人员,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会因为对出版企业内部利益的考虑,导致出现人为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管理风险与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正确处理。出版企业缺乏对编辑等人的内部控制制度培训,其中大多数人缺少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联系。这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落实、跟踪与推荐。

3 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3.1 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能在实际运行中切实可行

出版企业要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能在实际运行中切实可行。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使企业能识别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出版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除去不适用的部分。对内部控制制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不断调整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得到不断的完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具体的发展变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适应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尤其在内部控制的关键节点中,比如生产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控制等方面,要不断完善、明确相关规定,以免会出现漏洞。另外要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细化,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如果内部控制制度粗略而缺乏可执行性,那么将难以为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出版企业要提升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效率,使其具有可查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免出现重复建设或信息孤岛,全面提升内部控制制度控制水平,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使企业能进行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系统中,要建立授权体系,有效的对职责进行细分,制定职责分离控制与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有效的设置和定义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与考核政策,有效进行内部审计岗位设置与职责分配,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在各个节点上,要完善审批权限与审批流程,使各个环节中能相互制约、职责分离。比如使稽核稽查、资产保管、业务记录、业务经办、审批管理等内容得到分离与制约,提升内部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出版企业优化措施可持续发展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基于考核因素的出版物单品种核算探析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