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地对城市噪音的衰减分析

2021-08-10孙海光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郁闭度城市绿地测点

孙海光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城市绿地是城市区域内生长园林植物的绿化地块的总称。广泛来说,包括公园绿地、街道绿地、单位环境绿地、住宅区绿地、运动场绿地等;另外,用于绿化的苗圃和花圃,现代规划城市的大型绿化隔离带,以及城市周边地区用于游憩的森林和草地等也属于城市绿地的范畴[1]。

城市植被可以减弱噪声,主要是体现在植物对声波的反射作用以及吸收作用,单独的一株或较为稀疏的植物带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是有限的。然而,当植物形成郁闭的树林、灌木林带或者混合绿地时,就可以对声波产生有效的反射或吸收,对交通等噪音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为了探明城市绿地对城市噪音的衰减情况,本研究选择沈阳市区6块典型绿地,测定同一绿地不同时间和不同绿地同一时间的噪音值。

1 试验器材与方法

1.1 试验器材

采用广泛应用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及其他各种噪声监测的HS-5633数字声级计噪声测试仪对绿地进行测量。

1.2 试验方法

测点一放在靠近公路一侧的绿地边上,测量不经绿地减噪的噪声值;测点二放在绿地后侧,测量被绿地减噪后的噪声值,两点处于一条直线上且与公路垂直。测点一、测点二为一组,同时测量。测点三与测点四为另一组,两点之间无绿地、无建筑物,两点间距离与测点一和测点二之间的距离相同。保证测点一与测点三、测点二与测点四在一条直线上,且两条直线平行(图1)。

图1 采集点位置示意图

选取沈阳市6块有代表性的绿地(表1)进行测量。仪器距地面1.2 m,每隔5 s读取1个瞬时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并记录车流量。4月8日测量不同绿地的交通噪声。4月8日至6月3日(城市绿地植被在未萌发期、发芽初期及生长茂盛期)测量绿地①和绿地②的交通噪声。3次数据采集,共采集数据2 900条。由于一部分数据在采集过程中会受到突发特殊情况影响,并不能体现普遍性,所以舍弃。

1.3 数据处理

交通噪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受到车辆的流量以及种类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与工业生产噪声或机器噪声之类稳定的噪声源不同,采用等效连续声级(Leq),它能将不连续不稳定的声源等同一个在一个时间内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将观测所得数据带入公式:

所得结果为采集点的等效声级。

表1 绿地基本情况

本文中所用噪声数值均为等效声级,即该时间内连续采集100个瞬时声级数值(数据采集间隔5 s),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该时间的噪声数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时间不同绿地噪音的衰减情况

绿地内植物搭配必须考虑美观性、实用性和良好的减噪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城市绿地减少交通噪音的效果不但与绿地宽度有关,而且与绿地的植被构成也有关。其中绿地⑥樟子松较多,郁闭度大,乔灌草的结构可以有效衰减噪音,减噪效果最好;绿地⑤植被构成丰富,树木分枝点低,郁闭度较大,减噪效果次之;绿地③的减噪效果最差。而单一的绿篱、行道树、分道树或草坪,减噪效果都不大。

表2 6处绿地的减噪效果

2.2 同一绿地不同时期的噪音衰减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4月8日所有植被均未萌发,树枝间隙相对较大,郁闭度最低,不能对噪声产生有效的衰减,所以其减噪效果并不明显。由于绿地组成结构不同,绿地①的减噪效果优于绿地②的减噪效果。5月7日从草本到乔木均已初步萌发,郁闭度随时间逐步增加,因此绿地减噪效果较4月8日有明显升高。6月3日植物枝叶浓密,已到茂盛期,绿地减噪效果更明显。绿地①由高大的油松、低矮的绿篱及灌木丛组成,自上而下形成较为密集的垂直绿色屏障,有效地阻隔了交通噪声。

3 结 论

研究发现,沈阳市6块城市绿地对交通噪音的减少有一定的效果,其中绿地⑥减少噪音10.1 dB,效果最佳。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城市绿地的减噪效果逐渐增强,其中减噪效果最佳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植被组成的混合型绿地,如高大乔木、灌木、分支点低的常绿树和草坪,乔木、灌木和草坪等配置紧凑的绿地类型。

表3 不同时间绿地的减噪效果

猜你喜欢

郁闭度城市绿地测点
基于长时序Landsat数据的城市绿地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LID的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特征分析及措施设计
基于小波包位移能量曲率差的隧道衬砌损伤识别
八角林不同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广州市老城区夏季室外园林空间人体舒适度评价①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国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进展
室外风环境实测及PHOENICS 模拟对比分析研究*
——以徐州高层小区为例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