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分析

2021-08-09吕淑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正畸

吕淑清

摘  要:目的  分析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40)采取口腔修复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n=40)采取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高于仅采取口腔修复疗法治疗所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正畸;口腔修复疗法;语言功能;先天性缺牙;咀嚼功能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0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combined with oral prosthodon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tooth deficienc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tooth lo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n=40) received oral prosthodontic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n=40) received orthodontic combined oral prosthodontic therap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speech function and chewing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peech function and chewing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s combined with oral prosthodon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missing tee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ral prosthodontics alone.

Keywords: Orthodontic; Oral prosthodontics; Language function; Congenital absence of teeth; Masticatory function

先天性缺牙为口腔科的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是由于牙胚发育障碍而导致的,一般被分为个别牙缺失,先天无牙症以及多数牙缺失这三种,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就会消极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牙齿的美观性[1-2]。现如今,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口腔保健的意识也愈发增强,所以许多先天性缺牙患者均选择采取医疗手段来恢复自身牙齿的美观性以及语言功能等[3-4]。而在此情况下,探寻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有效性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本文主要研究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先天性缺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4.29±1.2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06±2.09)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員会批准后开展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符合先天性缺牙的诊断标准[5];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①牙齿钙化明显、牙齿萌出困难患者;②牙龈过度增生患者;③有拔牙史患者;④语言、理解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口腔修复疗法实施治疗:应先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检查,了解患者缺失牙的数量和位置,邻牙的牙周与牙体的真实情况,制定出最为适宜的口腔修复方案(涵盖隐形义齿,金属铸造桥,烤瓷冠以及前后牙烤瓷桥等),依据临床修复方案为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运用标准真丝弓与方丝弓等矫正技术,促使患者上下牙齿保持整齐,对患者口腔中的错位、倾斜以及扭转的牙齿予以矫正。

观察组患者采取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实施治疗,正畸治疗方式体现如下:得到患者下颌牙与上颌牙模型和其X线头颅全景片与侧位片,针对患者的真实状况,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正畸方案与口腔修复计划,运用固定矫正器对患者实施正畸治疗(主要涵盖开拓缺失间隙,集中牙间隙和竖直基牙等)。在实施正畸治疗之后,还需针对患者的真实状况,为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其矫正方法同对照组相同,待患者矫正6~12个月后,要求患者入院复查,确保患者牙弓排列整齐,牙与牙之间缝隙属于合理范围为正畸治疗结束。

1.4  临床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牙齒美观,咬合功能恢复)、有效(牙齿美观,咬合功能明显恢复)、无效(修复体脱落,咬合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先天性缺牙主要是指在牙胚形成期未能够形成与发育的牙称之为先天性缺牙。先天性缺牙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与环境因素,感染,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或是受到有害辐射均易于致使产生先天性缺牙状况。先天性缺牙的症状表现为牙齿数量不足,缺失位置也是有所差异,既能够产生于乳牙列,也能够产生于恒牙列,而相较于男性患者来说,女性患者的发病率要更高一些,缺失牙位一般表现为对称分布状态[6-7]。在临床中务必要注重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有效性、合理性治疗。但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去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就要求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积极的探析,以期真正探析出最为适宜先天性缺牙患者,最能够产生显著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案[8-9]。

以往在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时,往往是运用口腔修复疗法实施治疗,但在单一运用此种治疗方式后,却发现难以对患者产生极为显著的修复效果,且会对患者的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更甚会损伤到其牙周组织,产生相反的治疗效果。

正畸疗法主要是以矫正牙齿,纠正错牙与畸形为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能够应用矫正装置对骨骼与牙齿的协调性进行合理调整,以起到美观牙齿与矫正牙齿的作用[10]。通常来说,成年患者由于骨骼与面部已然定型,因此其矫正的成功概率要明显低于青少年群体。而据相关调查显示[11-12],若能够联合运用口腔修复疗法与正畸疗法,则能一同发挥出上述疗法的治疗作用,切实提高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患者牙齿的美观程度。

综上,对先天性缺牙患者采取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实施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也可提高其牙齿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温惠慧,支旺,孔维钦.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5):62+65.

[2]陈婵.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3):60+63.

[3]乔彦.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5):61-61.

[4]陶晓玉.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口腔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75-76.

[5]王瑶,刘俊红,邢轶旻,等.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浅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08):937-937.

[6]王新,周昱,廉奇鑫.FBXW7与KLF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04(06)49-51.

[7]龚玉静,吴洁,王瑞娜,等.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MT1JP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体内移植瘤的生长[J].西部医学,2019,11(12):1845-1850.

[8]梁喜鹏,常浩,曲峻峰,等.miR-182靶向抑制FBXW7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2(22)4213-4219+4227.

[9]廉奇鑫,苏俊强,王新,等.FBXW7和SR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04(03)72-74.

[10]汤华,赵铁,桑卫东.FBXW7与c-my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16,11(06):705-708.

[11]姜树中,花佳佳,张玲燕,等.FBXW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0(02):1-4.

[12]成冬冬,刘宁,王晓,等.长链非编码RNA MT1JP低表达与结直肠癌进展的关系[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06(11):54-57.

猜你喜欢

正畸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稳定性研究
热激活镍钛弓丝和普通镍钛弓丝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牙周病正畸与普通正畸患者错类型的比较
四手操作在光固化树脂粘接托槽中的应用
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分析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渗透性树脂与氟漆治疗正畸后脱矿的效果对比
正畸治疗中疼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