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儿庄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08-09徐佰鸽杨宁胡恩述张总正何艳飞夏珍珍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存在问题

徐佰鸽 杨宁 胡恩述 张总正 何艳飞 夏珍珍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台儿庄区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采取强化农业生产基础、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注重多产业融合、狠抓项目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措施,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同时存在精品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模不大、农业项目资金统筹不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农业品牌产品较少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深化产业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服务保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台儿庄区;乡村产业振兴;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1]。近年来,台儿庄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新产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扶持培养新主体,培育发展新动能,2019年,全区农业增加值为20.71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8.17亿元,同比增长3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659元,增幅9.1%,乡村产业振兴实现稳中求进[2]。笔者对台儿庄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台儿庄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1.1 强化农业产业基础

重点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高效特色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牧业绿色发展、省级现代渔业等工程,不断优化全区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底,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35.39亿元,比2015-2018年4年平均值(35.24亿元)高0.43%,粮食种植面积74.37万亩、总产量达26.87万吨,近4年年均增幅分别为2.95%、2.49%,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73.5万吨、0.729万吨、5.21万吨、0.903万吨,农产品产能趋于稳定。

1.2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高品质发展水稻、莲藕、设施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二是大力抓好畜牧业稳产保供。统筹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保障,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养殖业生产安全、肉品供给和社会稳定。三是全力抓好农资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2019年检查农资经营户216家,立案13起,查处违法违规农资2 000余公斤。目前,认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57个,获批市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品特色园24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家。

1.3 注重多产业融合

一是发展农业服务业。获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培育省市级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21个。二是创建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2019年,认定2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1个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镇、5家示范主体。三是发展智慧农业。建成1处农业物联网智慧平台、1处大田农作物物联网监测站、1处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站。

1.4 狠抓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整合农业项目资源。近年来,争取上级项目50余个,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6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开发、省级高效现代农业、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现代渔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等重点工程,极大改善了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内道路、电力、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条件。打破行业界限,集中向现代高效农业基地园区投放,实现财政涉农资金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强农业“双招双引”。引进马兰家齐生态园项目,累计投资3 500余万元,完成了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1个,祥和乳业投资5 000万元建设生态观光园,成为全市高效农业发展典型,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1.5 深化农村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用好农村沉睡资产资源,95.37%的村(居)完成改革任务,农村家底更加明晰。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40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累计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1 053家,流转土地21万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1%。不断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构建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各类农村产权交易552宗,成立“鲁担惠农贷”农业担保公司,引进“蚂蚁金服”金融服务公司,农地抵押贷款累计达到5.6亿元。

2 存在问题

2.1 精品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模不大

部分园区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尤其缺乏镇级层面上的统一布局和长远发展规划。部分精品特色园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一些园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规模小、更新换证不及时、标准化技术体系不健全、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链短小、产加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个别镇街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重视程度不够,主导产业不明确,造成现代高效农业基地总体规模不大,有的高效农业基地出现规模萎缩的迹象,无法发挥规模集聚效益。

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

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规模小,知名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市场竞争力比较弱,没有与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产业链条有机融合不够紧密,农业加工档次较低,多数停留在初加工的阶段,农产品附加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2.3 农业品牌产品较少

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亟须提高,农业技术规程和农业地方标准有待扩大宣传,在全国叫得响,具有竞争力的强势品牌较少,农产品国际商标注册数量不多,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及区域品牌少,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2.4 农业项目资金统筹不够

近几年,通过农业农村、城乡水务、国土等部门,在农业农村方面争取的投入项目资金不少,但统筹不够,同一部门资金又划分多种类别,使得投入资金过于分散,对主导产业发展支持较少,现代农业新技术引进开发较少,这就导致一些农业项目很难做大、做强。

3 对策建议

3.1 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突出抓好邳庄大米等特色粮食作物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等为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二是大力发展高效智慧农业。突出抓好蔬菜、果品等主导产业,推广无人飞防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建设现代化智能温室和大型智能冷库,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三是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园区。立足台儿庄资源优势,以祥和庄园、涛沟桥田园综合体、益多多产业园、穆柯寨甜桃等为重点,创建一批规划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生产经营良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3.2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业

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台儿庄古城为核心,按照“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要求,打造全景台儿庄,加快推进全域长岛渔家乐旅游、旅游厕所革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数据中心,深入实施“旅游+”工程,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质量,形成“一核、一带、一环、多点”的发展格局,实现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古城游向全域游转变,开辟台儿庄古城、大战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石榴园、微山湖湿地等景点线路,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3.3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根据台儿庄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重点推广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积极开展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推进生态种养结合。分类分层次分区域开展职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规范引导家庭农场按照公司制管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批技能过硬的队伍,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3.4 注重农业品牌培育,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以水稻、甜桃、辣椒、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和产品为重点,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和安全追溯制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展销会、农交会、博览会等形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不断增加名牌农产品的数量,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和鼓励农产品电商健康发展,鼓励开设直营店、网络销售店,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宣传推介全区农产品,让“祥和庄园”系列产品、“益多多”蔬菜等走進千家万户,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发展品牌振兴战略。围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快培育区级公用品牌[3],扶持壮大企业自主品牌。

3.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农业项目实行区级统筹、集中使用,重点支持运作规范、发展健康、示范效益明显的产业化经营主体。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好、转型升级快、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扶持“祥和乳业”“益多多”农业等亮点工程外,重点引进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林果、蔬菜种植等农业项目,全面提高我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加工率,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收益。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不断充实完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人才需求。

3.6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乡村产业风险应对能力

一是建立服务机制。加强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帮扶,区镇(街)两级从现有人员中抽调骨干力量,形成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专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市场、政策信息。二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订单农业、托管等新型服务,引导乡村能人组建植保、农机等专业服务队,发展农业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服务,着力培育辐射面广、综合实力强、服务效果好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三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新模式。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基地实现扩面、升值、增效,实现全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发挥乡村功能[EB/OL].(2019-01-31).http://news.wugu.com.cn/article/1494204.html.

[2] 台儿庄区统计局.台儿庄区统计月报[EB/OL].(2020-02-20).http://xxgk.tez.gov.cn/qjbm/qtjj/202003/t20200320_619612.html.

[3]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印发《2020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要点》的通知[Z].2020-02-21.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存在问题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