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灭火到消防演习

2021-08-09朱敏燕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活动室圆柱体宾馆

朱敏燕

小班幼儿正在进行自主游戏,突然听到在娃娃家扮演爸爸的哲哲大叫:“不好啦,娃娃家着火啦!”扮演妈妈的依依大声说:“打119,报警吧!”哲哲随即拿起“电话”:“喂喂,是不是119,我们这里是娃娃家,着火啦,你们快来灭火呀!”

听到哲哲打报警电话,正在小工地游戏的辰辰和馨馨赶紧拿起用塑料圆柱积木搭建的圆柱体跑过来,说:“我们是消防员,来灭火的,哪里着火了?”“这里!”依依着急地说。辰辰激动地说:“不好啦!火越来越大了,都烧到卧室里去啦!”哲哲说:“家里都烧坏了,怎么办呢?”依依小声嘟囔着:“唉,我们没地方住了,今天该住到哪里去呢?”哲哲转头向我求助:“朱老师,能帮帮我们吗?”这时,我很想了解孩子们会怎么解决问题,游戏会怎样发展。于是,我说:“家人可以一起商量一下。”接着,我看到几个小脑袋凑在了一起……

消防的经验源于幼儿生活,他们将生活中看到的着火、消防员灭火的情景在角色游戏中表现了出来。例如,哲哲、依依知道着火要打119火警电话;哲哲能清楚地说出哪里着火了,需要救援;辰辰和馨馨既有当消防员的角色意识,也有一定的建构行为和替代行为,如灭火器是长圆柱体,与今天他们搭建的圆柱体是相似的,可以用作替代物。孩子们自主生成了“消防”游戏。

“消防”游戏的展开既让孩子们的兴趣、情感得到满足,又促进了他们的交往、互动。其中蕴含着许多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经验,对幼儿的发展是有益的。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我发现“消防”游戏有持续拓展的可能。于是,我就顺应幼儿游戏的进程,进行适宜的推进。

游戏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分享。依依说:“家里着火了,火好大。”哲哲说:“我打了119,消防员叔叔来灭火了。”辰辰说:“火很大,家里还是被烧坏了。”我追问:“家里都烧得黑乎乎的了,一家人该住哪里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住宾馆呀,爸爸妈妈带我去住过。”“我也住过宾馆,很舒服的。”“我们活动室里没有宾馆,怎么办呢?”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在活动室里建一个宾馆,并特别强调要添加消防设备。

第二天,自主游戏开始了,我拿着拍摄设备,继续观察、记录孩子们的游戏。依旧是哲哲扮演爸爸、依依扮演妈妈。哲哲对依依说:“妈妈,我们家被烧坏了。”依依说:“那就住宾馆吧,把家里的东西搬走。”扮演爷爷的昊昊说:“我们来造一个宾馆吧。”哲哲表示同意:“对,我们要造一个不怕火灾的宾馆。”于是,孩子们先搬来了9把椅子,在活动室中间建起了宾馆。“宾馆”的结构搭好了,还需要什么呢?孩子们讨论了起来。昊昊说:“需要床,宝宝要睡觉的,我去搬。”依依说:“我们还要烧饭呢!”“还要安装灭火器。”“还有消防用的长管子。”“还得有安全通道。”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有目的地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分享,帮助幼儿归纳生活经验,推动游戏进一步发展。在分享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想到了新的游戏内容——搭建防火灾的宾馆,使游戏情节更丰富,并使幼儿有持续游戏的愿望。我的引导是有效的。在“宾馆”里,孩子们会玩什么游戏呢?我很想了解。但新问题、新内容的出现,对小班幼儿来说,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这样的探索往往也是幼儿的乐趣所在,所以我没有过多地去打擾孩子们,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索。

在两天后的游戏现场,游戏过半,我突然看到哲哲带着依依、多多、辰辰等人急匆匆地从“宾馆”里跑了出来,他边跑边回头大喊:“有警报,大家捂住嘴和鼻子,跟紧我,撤退!”多多附和着:“一个跟着一个,不要急!”孩子们用手捂着嘴和鼻子一个跟着一个跑了出来。我一头雾水,问:“‘宾馆里发生什么事了?”哲哲着急地告诉我:“我们在消防演习,刚刚听到警报,我们要安全撤离。”我恍然大悟。孩子们真有创造力,居然能把火灾逃生演习融入游戏。

在本案例中,我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支持,推动小班幼儿的游戏从灭火到搭建宾馆再到消防演习。幼儿的游戏能力有一个自然习得的过程,当发现问题时,他们会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而拓展游戏内容,提升游戏水平。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善于观察的慧眼,也要有乐于倾听的耳朵。自然、自主状态下的幼儿游戏有很多随机性、不确定性,也有很多可能性。孩子们在与环境、同伴、材料的互动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只有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才能了解孩子的需求,捕捉支持孩子深入游戏的契机,促进孩子的游戏更丰富、深入。

猜你喜欢

活动室圆柱体宾馆
8个教室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ROOM AT THE INN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
找出圆柱体
宾馆开房致残引发离奇赔偿案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龙信老年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