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由心生 笑迎未来

2021-08-09孙宁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重奏声部录音

孙宁

一、活动依据

(一)背景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难忘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也打破了我们民族室内乐团原有的授课和排练模式。此次“云”重奏活动开展的主要动力是乐团学生的热情,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室内乐团的孩子们几乎每天跟我联系,说得最多的就是感动,他们感动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感动发生在武汉甚至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感动中国速度和祖国的强大,他们迫切地想用手中的乐器传达心中所想,用音乐的方式抗击疫情。于是,我们共同商议选择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四重奏作品,用学生提出的“云”重奏形式将其呈现,我希望孩子们在参与此次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民乐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背后“多样美”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希望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乐学善学,并且有健全的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希望他们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次活动提到的“云”重奏是一种作品演奏形式的全新尝试,也是古老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首次碰撞,孩子们将切身体会到科技带给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再次激发器乐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这种新形式的提出也恰恰反映出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学生分析

本次参与活动的学生为12名,其中8名年龄为12-14岁,琴龄为6-7年,均通过中国音乐学院社会等级考试9级,音乐和文化知识的积累让他们具有独立的识谱能力和探索新鲜事物的能力,这些孩子们正值青春期,热情、冲动、好奇是他们最鲜明的特点,而成就感也是他们现阶段最需要的肯定;另外4名年龄为9-11岁,琴龄为4-5年,他们尚无独立识谱能力,在团队里属于被带动的梯队人员,在满足师哥师姐成就感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团队文化的重要任务。

二、活动内容

此次《我和我的祖国》“云”重奏作品的呈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沟通准备阶段:

师生统一思想,制定方案,学习信息技术并将其在特殊时期与室内乐课程完美融合。

(二)分声部练习及音频上传阶段:

学生依据声部不同录制、合并音频,体会“新科技”带给传统乐器课程的无限可能,开阔眼界。

(三)四声部整理呈现阶段:

从单声部到四声部的叠加练习并最终进行整理呈现,更深刻的体会古老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碰撞的精妙之处,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活动目标

(一)学生自学并正确熟练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乐曲中自己声部的乐谱(共四个声部);共同学习并熟练运用录音软件。

(二)学生学会梳理总结声部内部及声部之间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生体会发现“云”重奏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民乐学习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渗透核心素养。

四、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学生自学并正确熟练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乐曲中自己声部的乐谱以及共同学习并熟练运用录音软件。

(二)活动难点:学习并熟练运用录音软件。

五、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参与教师召开的视频动员会,统一思想,再次明确活动内容与目的,与教师共同探讨制定完成“云”重奏活动方案。

2.观看学习教师制作的录音软件以及音轨合成软件的小视频,初步掌握两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尝试制作一段音频。

3.依据本声部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组的人员分工、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方法,建立声部微信群。

4.多次聆听、观看重奏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现场版,知道各个声部之间是如何配合。

(二)教师准备

1.召开活动视频动员会,统一思想,再次明确活动内容与目标,协助学生梳理和总结活动流程,完成活动方案的撰写。

2.运用EV录屏软件完成录音软件以及音轨合成软件的学习小视频并发布给学生。

3.熟练掌握运用发布给学生的录音软件及音轨合成软件。

4.协助并把关学生制定的人员分工、学习进度计划等内容,加入各个声部建立的微信群。

5.指导学生观看《我和我的祖国》重奏视频,引导学生探究视频中的声部配合。

在开始真正的“云”重奏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乐曲及所要用到的“新科技”有自己的学习、理解和操作,活动前的充分准备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头脑、内心以及动手能力,调动挖掘他们顺利完成活动的能力。

六、活动过程(詳见下表)

七、活动效果测评

(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演奏以及音频录制的结果检测学生对乐曲和录音软件的理解掌握情况。

(二)活动过程中声部内部及声部之间的学习情况检测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运用。

(三)活动结束后与教师、家长的交流检测学生对民乐以及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的渗透核心素养。

八、活动反思

此次《我和我的祖国》“云”重奏活动是在特殊时期下对民族室内乐合奏课程的新尝试,通过这类活动,我希望学生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多样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希望他们乐学善学,有健全的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希望他们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认为此次活动有两个亮点: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这次的“云”重奏活动中,我们完全改变了线下传统的排练模式,从准备阶段EV录屏软件的运用,到活动过程中与学生沟通的腾讯会议、微信,再到录音软件和音轨合成软件的学习使用,到最后成品的呈现方式无一不体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是传统音乐与“新技术”在课程上面的首次碰撞。

(二)学生为辅教师为主教学模式的深刻转变

由于疫情的原因,所有的线下活动都无法开展,少了面对面的事无巨细,让我对这次活动不得不放手。活动由学生发起筹备,制定计划,划分小组,完成小组内部大带小的技术技巧学习,也完成了看似十分复杂音频录制和音轨合成,整个活动过程总是不断带给我惊喜,让我不得不感叹他们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既然是新的尝试,活动中肯定有很多不足,比如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还不够丰富和熟练,专业的信息技术软件很多更深奥的知识还没有被挖掘和运用等等,但“云”重奏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相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未来我们一定会让古老的音乐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重奏声部录音
Funny Phonics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funny phonics
多声部视唱训练
Listen and Choose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Listen and Color
琵琶室内乐中的低音琵琶演奏初探
莫扎特《F大调双簧管与弦乐四重奏》KV370第一、二乐章演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