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南地区园林苗圃地下害虫越冬情况调查及防治技术

2021-08-09侯慧锋王海荣

种子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蝼蛄辛硫磷蛴螬

侯慧锋 王海荣

摘    要:辽南地区园林植物种类丰富,种植面积大,害虫种类多,而地下害虫是一类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其发生面积广,防治困难。调查了辽南地区地下害虫的越冬情况,为防治作参考。

关键词:园林苗圃;地下害虫;越冬;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9-001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志码: B

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等,通常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根蛆为害最重。地下害虫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播下的种子、幼苗或近土表的主茎,咬断幼苗的根颈部,幼苗受害后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植物受害后萎蔫,生长迟缓,以致减产。

地下害虫食性复杂,可以为害农作物、蔬菜、果树和园林植物等。各地发生种类因地而异,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分布广泛,遍及全国。

地下害虫中,有的种类以幼虫为害,如地老虎、根蛆等;有的种类以成虫、幼(若)虫为害,如蝼蛄、根蚜、蛴螬及金龟子等。为害方式有3类,分别为长期生活在土内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昼伏夜出在近土面处为害;地上地下均可为害,如蛴螬和金龟子。

地下害虫发生隐蔽,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了解当地地下害虫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地下害虫防治提供参考意义重大。

调查地点: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苗圃地,调查地块植物种类有榆树(金叶榆)、海棠、桃树、金叶复叶槭、美国黑果花楸、丁香、紫叶稠李、挪威槭等,调查地块杂草种类主要有藜、鸭趾草、龙葵、稗草、马唐、铺地黍等。杂草定期清理,地面没有施用过任何杀虫剂,也从未施用过除草剂。

调查时间:每年10月底至11月。

调查方法:每年设置6个小组,调查6组数据,统计每年调查总数,求出平均值,此处采用连续10年的调查数据。每组调查面积为1 m2(1 m×1 m),深度为70~80 cm,调查地块选择在苗圃地边缘,靠近路边。

1   地下害虫种类

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等,常见的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和东方蝼蛄等,完成一世代需要1年或多年,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东方蝼蛄分布于我国各地,以北方地区发生较重;华北蝼蛄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南部,食性杂,寄主多。若蟲具有群集性,成虫多具有趋光性、趋化性(对香、甜物质特别喜欢)、趋粪性(对新鲜马粪有强趋性)、趋湿性。

蛴螬俗称地蚕、白土蚕等,其成虫通称为金龟子或金龟甲。蛴螬多数为植食性,为害多种农作物、蔬菜、花卉、苗木等,喜欢取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及幼苗。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性[1]。

金针虫是叩头甲的幼虫,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等。金针虫类多年完成一代,为害植物的幼苗、根部和茎基部,还能钻蛀较大的种子及块茎、块根,将其蛀成孔洞,受害植株干枯而死亡。

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属于鳞翅目昆虫,常见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等。成虫昼伏夜出,具极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嗜好酸甜物质,迁飞能力强,1年发生1代或多代。

根蛆即地蛆,是花蝇科幼虫的统称。根蛆分布广泛,为害作物种类多,我国常见的有种蝇、葱蝇、萝卜蝇和小萝卜蝇等。幼虫背光喜腐性,地下活动为害重;成虫喜聚臭粪味,早晚潜伏在土缝。

拟地甲又名拟步行虫、伪步甲,幼虫又称砂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

为害植物的地下害虫,还有根象甲、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蝽、根蚜等。

2   各种地下害虫越冬种类和虫口密度调查

园林苗圃历年越冬地下害虫种类和数量统计见表1,地下害虫调查当天和当月的气候条件见表2。

蛴螬1~2年完成1代,金针虫类多年完成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所以每年调查到的越冬虫态中成虫和幼虫均有。地老虎数量较少和地老虎生活习性有关,两次调查到的均为小地老虎高龄幼虫,而且由于温度降低,虫体活动力差。分析原因可知,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凡是沿河、沿湖、水库边、灌溉地、地势低洼地及地下水位高、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虫口密度大,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黏壤土、沙壤土更适宜于发生,尤其是上一年被水淹过的地方发生量大,为害更严重。而苗圃地的土壤理化性状不适合该虫的大发生,所以当地苗圃地的地老虎发生量本身就少。小地老虎等是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迁飞能力强,一次迁飞距离可达1 000 km以上,北纬33°以北不能越冬。

蝼蛄在历年调查中均没有发现,目前原因未知。根蚜只有一年被调查到,这和根蚜的发生情况相关,由于该种类虫体较小,加上虫体背有分泌物,调查中很容易被忽略。根蛆的种类较多,一般都是以蛹越冬,历年调查到的虫态均为高龄幼虫。2016年开始,被调查地块出现根象甲,而且每年调查到的虫口数较多。目前,根象甲的主要来源是引苗时携带而来,因为多数象甲不善于飞翔、性迟钝、行动缓慢,随苗转移的可能性大。拟地甲每年都保持一定数量。

调查发现2011—2020年10年间,2020年地下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少,原因是2020年初苗圃地面铺设保温毡,可能会影响杂草的生长,对土壤和植物根系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岳城位于北纬40°、东经122°附近。资料统计,北方的土表温度从3月升高,6—8月达到最高点,以后逐渐下降。土温变化有一定规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温的年变温范围逐渐缩小,当达到相当深度以后,土温便终年不变。季节变化的变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高纬度消失于25 m深处,在中纬度消失于15~20 m深处,在低纬度消失于5~10 m深处。

3   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从表1知,辽南地区地下害虫种类多,部分种类数量较多,对植物为害重,所以地下害虫的防治刻不容缓。

3.1   农业防治

3.1.1   耕翻土壤

通过耕翻土壤,破坏生存条件,造成地下害虫因机械损伤、暴晒、干燥、被天敌捕食等降低虫体数量。

3.1.2   合理轮作

地下害虫最喜取食禾谷类及块根块茎类作物,不喜食芝麻、麻类等直根系作物。因此,将栽培植物与害虫不喜食的直根系作物进行轮作,可明显减轻地下害虫的为害。禾谷类与豆类轮作,不但能减少虫害,还能优化土壤养分状况,保证产量。水旱轮作既能改变土壤环境,也能有效减轻害虫的发生。

3.1.3   施用腐熟厩肥

厩肥经过腐熟散热,能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和虫卵。如果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容易吸引金龟子、蝼蛄等产卵为害。

3.1.4   灌水灭虫

收获后或播种前漫灌1~2 d,也可结合作物生长需要灌溉,使害虫缺氧死亡,减轻为害。

3.1.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证高产的关键,也是减轻病虫为害的有效措施。

3.1.6   播种深度适宜

粒籽小、破土力弱的作物宜浅播,籽粒大、破土力强、植株高大的作物可适当深播。在满足作物出苗需求的同时,通过改变播种深度,可避免地下害虫的为害。

3.1.7   除草灭虫

杂草是很多病虫害的寄主和隐藏场所,是幼虫向作物迁移为害的桥梁。铲除杂草进行沤肥或烧毁,可消灭大量的虫卵和幼虫等。

3.2   物理机械防治

3.2.1   捕杀

地下害虫发生量不大时,在受害的苗木周围,用手轻扶苗周围的表土,寻找潜伏的幼虫,人工捕杀幼虫。金龟子在地上取食为害盛发期,可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于黄昏敲振花卉枝条捕杀。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防效明显。

3.2.2   誘杀

用黑光灯或普通灯光均能诱杀蝼蛄,在高温闷热天气的夜晚效果最好。3月初至5月底,用黑光灯或糖醋酒液诱杀地下害虫成虫,如金龟子、地老虎等。糖醋酒的配方为白糖6份、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加少量的杀虫剂。天黑前放在地上,天亮后收回,对地老虎成虫、金龟子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茶色食虫虻、步甲、金龟子黑土蜂、臀沟土蜂等,或者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菌剂防治,使用时避开高温[2]。

不同植物种类,地下害虫的分布会有所不同,例如2017年草坪(主栽品种早熟禾、黑麦草)地下害虫之一蛴螬的数量为97头/m2,经过药剂防治,2018年的数量为68头/m2,2019年数量也有所下降。

调查当地各种地下害虫的种类、虫口数量、虫态,为分析下一年发生趋势和制订防治计划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4   化学药剂防治

3.4.1   药剂处理土壤

25~30 kg细土,50%辛硫磷乳油200~250 g/667 m2,加水10倍喷在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浅锄使药土分布均匀,或将该毒土撤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用5%辛硫磷颗粒剂2.5~3 kg/667 m2处理土壤。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对硫磷乳油2 000倍液灌根[3]。

3.4.2   药剂拌种

在播种前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堆闷12~24 h后再播种。用50%辛硫磷或50%对硫磷药剂与水和种子按1∶30∶(400~500)的比例拌种;或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防治。

3.4.3   毒饵诱杀

先将饵料(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与40%乐果乳油拌匀,用药量1.5 kg/km2,再加适量水,拌和适宜程度为用手一攥稍出水即可。受害严重的地块,可连撒两次。

每667 m2地用25%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200 g拌谷子等饵料5 kg,或50%对硫磷、50%辛硫磷乳油50~100 g拌饵料3~4 kg,撒于种沟中,也能起到良好防治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施用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未腐熟的有机肥会使多种害虫发生。药剂与肥料混合,作基肥或追肥施入土中,对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1 ] 王润珍,王丽君,侯慧锋.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 2 ] 向玉勇,杨茂发.小地老虎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636-639.

[ 3 ] 费显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蝼蛄辛硫磷蛴螬
不同药剂对2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辛硫磷的残留量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地球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