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文化的忠诚发掘者

2021-08-06王安祥

杭州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名人丁先生西湖

王安祥

作    者:丁云川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文化是以不同的方式、独特的韵味,展示在一定的社会空间的。历史给了文化厚重感、时代感,最终成为某个历史时期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反过來,文化又以反哺的形式,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然而,由于时间的嬗变、风云的变幻,正所谓沧海桑田,历史在前进的同时,又无意地忽略或遗忘了某些文化的存在。渐渐地,一些文化衰落了,湮灭了。可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会永远将这些遗忘的文化丢落在历史的深处,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让一些有心人将有价值的文化重新拾起,让它焕发出历史的光辉。从这层意义上,我们阅读丁云川先生的这部新书——《行走西湖山水间》,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1966年8月保护灵隐寺开始,至2016年5月发掘西湖棋盘山上的“野冢坟”,整整五十年,丁云川先生凭着对西湖文化的执著,对历史文化名人的爱戴和尊敬,用毕生的心血,不辞辛劳地行走在西湖山水间,发掘、抢救、保护了一大批西湖文化,铸就了这部散发着独特韵味的文化大书。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大书,是一部放大了的西湖文化大书。书中文化的厚重及久远的历史纵深感,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西湖文化的伟大和它的多姿多彩。浸润其中,时不时为书中精彩篇章击节赞叹,为这些林林总总的历史文化名人对西湖的偏爱和作出的贡献由衷感叹,更为丁云川先生六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发掘、研究西湖文化的精神所感动。

这些文化,放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可能只是一些碎片,但对西湖文化整体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这些文化碎片,西湖文化是不完整的。正是由于丁云川先生拾起的这些文化碎片,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到了历史上多少个星光熠熠的文化名人和西湖有关的故事。在丁先生笔下,乾隆、康有为、于右任、林启、柳亚子、李叔同、秋瑾、谭嗣同、启功、赵朴初、陈从周等人物,排着队生动地向我们走来,铺开他们和西湖的奇闻轶事,好似翻开了西湖文化的又一篇章,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对先生的钦佩和赞叹!

从某种意义上讲,丁先生的这份工作,堪称独特的学术研究。要拾起西湖边的文化碎片,谈何容易。首先要对这些文化名人在西湖的活动及内容有详尽了解,要有充足的史料作证,其次还要分析、研究每位名人和西湖的特殊关系。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向有关部门提出碎片的问题,才有可能立项,得到发掘保护。而这一切又是何等艰难。为了考证某件事,他要寻访当事人,寻找第一手资料,走访有关部门,这要花去多少精力和时间!我为丁先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事是他七十岁高龄后做的。那次,为了西湖棋盘山上的“野冢坟”,考证太平天国和墓葬群,他不顾七十五岁高龄,置身山林不怕野猪和毒蛇,三上横盘山,实地考证。这只有一种解释,是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支撑着他,是西湖文化在支撑着他。

纵观丁先生对西湖文化五十年的漫漫求索,一以贯之的是他的学术精神。学术是一种内在事物的发生、联系的深度解读。西湖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歌赋、宗教、政治、爱情等样样不缺。两千多年来,各类文化人在西湖周边的足迹,创造了空前绝后的西湖文化。丁先生对西湖文化情有独钟,他将发掘、研究西湖文化视作自己的责任。他搜集历代西湖文化史料,装满了几个书柜,工作之余,他就细细阅读、研究,有了心得便写篇小文在报刊发表。

和当代文化名人的联系、拜访,是丁先生对西湖文化的另一种发掘和研究。启功、赵朴初、陈从周都是当代的文化精英,一位是书法家,一位是佛学领袖,一位是园林专家,这三种身份和西湖文化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抱着求学、解惑的态度一次次登门拜访。他的真诚、他的低调、他的好学,打动了这几位文化精英,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于是,就有了书中他为落实西湖文化某些项目登门造访的故事。

《行走西湖山水间》一书,列入了《西湖丛书》。近几年来,《西湖丛书》为做大做强西湖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杭州的一部工具书。相信丁云川先生的这本书,也将随着《西湖丛书》一路走红。

猜你喜欢

文化名人丁先生西湖
西湖
雪后西湖 暖阳
初中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古寨奇遇
古寨奇遇
连连看
古寨奇遇
西湖雪意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的数字化保护
丁先生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