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分析与路径选择

2021-08-06黄倩龙军沈巧珺

台湾农业探索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科研管理高校

黄倩 龙军 沈巧珺

摘 要:【目的/意义】探索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的全新思路、方法与机制,以破除“五唯”等科技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契机,为完善与之相互衔接匹配的高校科研改革发展制度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针对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路径的提升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存在评价激励管理方面指标设置不合理、协同创新管理方面多平台协作不畅通、成果转化管理方面对实质转化不重视以及保障服务管理方面制度设计不灵活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营造健康的科研学术氛围、建立“放管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校;内涵式发展;破除“五唯”;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1)02-0074-06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new ideas, methods and mechanis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an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documents such as the abolition of “five only”(referring to only education background, qualifications, only “hat”, only papers, and only projects) as an opportunity, the reference was provided for improving the system and measur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were connected and matched with them. 【Methods/Procedure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unreasonable index setting in the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anagement, unsmooth multi-platform collaboration i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 neglect of substantive transformation in the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lexible system design in the guarantee service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he path choic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creating the healthy academic atmosphe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stablish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think tank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and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quality improvement for scientific education, etc.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bolition of only education background, only qualifications, only “hat”, only papers and only project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高校科研力量是基礎研究、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主力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1]。高校的科研管理政策性强、联系面广,直接关系到科研体制和机制的运行是否顺畅,关系到科研资源的整合共享及综合优势能否发挥。提高高校科研效率、促进科研发展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在机制建立、制度规范、监督检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提升中国高校科研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但新形势下,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也提出了需要促进科技领域自主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助推国民经济发展和发挥对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的新要求。当前,国内外学者已认识到高校科研管理囿于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传统认知,存在重视绩效结果,轻视管理过程的现象[2],短板和薄弱环节明显,并从科研管理内容、国内外经验介绍、目标定位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3]。新形势下,因势利导,有必要对高校科研管理过程关键问题抽丝剥茧,探索与凝练出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的全新思路、方法与机制,于宏观层面做好研究和战略谋划。

1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科研创新局面向好,政策导向积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随后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也相继下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措施》《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着力破除“五唯”进行了具体部署,改进了科技评价体系,破除了科技评价中的不良导向,为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和舆论环境。

1.2 科研管理重量轻质,“五唯”现象仍存在

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作为“五项评价要素”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于选人用人、分配资源等方面存在便利性,在缺乏更加公平公正以及更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时,这些指标被赋予普遍接受的参考价值。但随着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政绩观的功利主义与个人功利主义导致“五唯”的至上化、绝对化、数量化和极端化[4]。个体或集体的科研水平发展目标逐渐聚焦于纸面数据的优化组合,目光局限在“帽子”数量,如高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数量、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数量、专利转化数量等指标,仅依靠指标来反映和衡量科研水平的发展甚至个体或集体成功程度。项目、课题的团队成员填报出现拼凑研究队伍的现象,没有体现骨干人员对研究的支持作用。为了迎合职称晋升、研究生培養、项目评审、人才项目评审、年终绩效分配中的指标风向,高校教师追求大量开展跟踪性研究;重视国外期刊发表;多拿项目和快发论文,导致“重立项不重结项、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情况客观存在,由此产生学术泡沫现象,甚至催生了高额的版面费,让学术成为了买卖。“五唯”实际上是贯彻既定标准,并没有真正立足师生兴趣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去发展,它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并且遏制了伟大的创新。争取“帽子”的功利性目标取代了教师“促进人才培养、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原动力。

1.3 科研成果创新性不足,应用转化率低

当前,我国多个科技领域依然面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难题,世界级的学术创新成果相对稀缺,拥有大师级的人才数量竞争力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高校科研活动的投入,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扩大,但高校原始学术研究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还存在与经济建设发展的结合不够密切、成果转化率较低、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从投入和产出效果来看,作用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投入产出比并不高,未真正发挥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专利填报存在“重申请轻转化”的现状,由于应用证明相对容易获得而效果难于核查,每年专利申请的费用和维护费用回报率低,造成了较大的浪费。

1.4 科研育人意识不强,正向引导不足

新形势下高校的育人途径和育人格局在原来的“三育人”基础上增加了“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5-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切实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目前,高校仍不够重视科研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科研而科研,脱离育人谈科研”的倾向依旧存在,争取科研项目与创造良好育人条件相结合的意识还未形成。若只将科研任务、成果和贡献作为“头衔”和“荣誉”,易造成高校教师自身对于教书育人事业的天职精神和成就感不足,在“五唯”之外缺乏心理上的慰藉。还需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师将科研方向与教学课程紧密相联,在教学中保持对科学和知识的探索热情,从而产生新的思想;通过从事前沿研究掌握最新的知识,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一种处于研究前沿的学术兴奋感,做到教学与科研相长[7]。

2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分析

2.1 评价激励管理——指标设置不合理

评价指标的制订对于科研活动发展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目前简单片面定量化的科研水平评价没有强调原创性、代表性、学科的相关性及内在学术水平,也未考虑高校教师素质的均衡性和全面性,不能代表其综合水平,刚性的指标任务对科研数量和形式的过度要求必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真正具有高水平的原创性、颠覆性、工程性强的系统研究由于引用滞后、引用时间长,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少人问津,严重挤压了优秀科研成果的生存空间,脱离了科研的初衷,降低了高校科研创新的质量和成效[8]。

2.2 协同创新管理——多平台协作不畅通

从学科的角度看,目前高校设置的过于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劲需求,攻坚克难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实行集团军作战。从平台的角度看,科研成果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产品,需要通过创新链条环环相扣,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高科技综合体。目前高校虽然是创新和人才的源头,但还需要对接政府、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者以及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去实现协同创新。

2.3 成果转化管理——实质转化不重视

高校除了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不能忽视转化研究这个环节。高校的科研要服务地方新经济、新业态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和培育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也要将前沿的行业技术融入到教学科研上。目前高校对具有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性质的科研活动还不够重视。

2.4 保障服务管理——制度设计不灵活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应当从“为科研人员服务”的角度制订。这个系统不仅须适应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高度自主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应满足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遵守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还要兼顾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与绩效。但现有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激励效果差强人意,应该要转变为“以人为本,结果导向”。

3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路径选择

3.1 评价激励路径

3.1.1 制定科学的项目评价机制

高校自设的科研项目在评审推荐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资助对象各有侧重,项目类型不同,参考的指标不同,分开评议,分类资助。一方面对已有显著成果、在一定领域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团队及资深科研人员,需要形成重大课题予以扶持,促进其从事前瞻性科研工作,在该领域牵头攻关,深入探索新方向,洞察难点和瓶颈,凝练出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对青年科研人才,则以培育、科技发展项目为抓手,在遴选过程中侧重原创性、发展性的研究,能够提出创新思路解决关键问题,并且成功实现知识创新。这些项目对承担人的条件设定应该是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先期成果及基础,如代表性论文和专著、代表性科研项目、代表性奖励、代表性教材及代表性社会服务等。项目过程管理应减少分年度的检查评估,尊重研究规律;项目鉴定方式可采取同行评议,综合考虑其成果质量,而非硬性规定单一的论文数量指标,尤其在偏向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型的科研工作上,更应淡化论文的比重。可通过绩效跟踪评价,延长评价周期,关注项目结束后一定时间内的成果转移转化、应用推广情况,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议结果以咨询意见的形式代替结果性评价,更多是鼓励和促进研究工作的改进与加强,更好地促进人才成长。对项目绩效评价优秀的,在后续人才培育、项目支持中给予资源倾斜。对未能完成预期任务的要区分是因科研不确定性还是科研态度不端导致项目失败,秉承科学宽容的态度,鼓励大胆创新,严惩弄虚作假。

3.1.2 优化科学成果评价机制

在完善科研激励政策和考核指标时应重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尤其在年终绩效考评量化指标、科技成果配套奖励等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导学校资源和教师精力聚焦正确方向。对于可能包含国家安全和机密的论文成果,要从严审核和加强管理。依据文件精神,由隶属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本校学科或技术领域的“三类高质量论文”范围。关注高校教师主体性及精神创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建立以代表作为主的评价机制,避免简单地数量统计、简单地看发表影响因子和他引次数来决定论文水平高低。应该重视高质量、原始、聚焦且对研究工作具有支撑作用和相关性的代表作。在认定论文等成果质量时应参考该学科方向“小同行”的评议意见,从理论和方法的原创性、推广使用价值等方面评价其创新性。在学术专著的出版方面,也可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采取同行评议、学者推荐的方式,甚至把学者的推荐意见印在书上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和时间检验[9]。

3.2 协同创新路径

3.2.1 促进学科交叉协同

国家的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且临质变之时,就不能完全被人为的学科专业体系所桎梏。科技创新依靠的是掌握前沿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这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要素和主力军。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往往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产生[10]。学校科研部门需统一协调,打破传统院与院、院与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减少内部竞争和个人利益的比较,形成进攻和防守同盟,相互支持、交叉融合、从分散走向综合,提升服务“两个高水平”的核心能力,助力解决科技创新关键问题和突破瓶颈。创新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组建科研体系以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并建立一个具有综合性、集成性、国际化程度更高的科技创新平台,弥补学校和部门垂直性管理的不足。开展校际甚至跨国界的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参与全球前沿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3.2.2 形成产学研科技创新链

通过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用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解决技术问题,指导科研开展,用研究推动技术更新与成果转化,提升知识转化率和科学创新能力。高校应研究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和途径,以及对社会需求的反应加以研判,促产这种良性的互动与循环。通过横向项目及专家工作站等模式,使得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协作得以增强,从而形成持久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依托实践部门和行业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实现校企全面务实合作,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窗口[11]。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技术创新平台可以成为作为关键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孵化器。高校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换,以政府引导性投入撬动社会投入,推动与企业的有效匹配和深度协作。

3.2.3 加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高校智库作为一种学术型机构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产出品质高、影响大、聚焦准、成效好的研究成果并促进其高效的转化。进一步整合校内的各类各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地等,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新型智库,改变研究力量分散、定位不准的现状,增强其独立运作能力,在人、财、物上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使其专注于某一领域进行长期研究,从战略性的统筹高度合理定位。拓展宣传渠道,打造品牌和优势,利用重要论坛、内部专报,以及网络资源、新媒体等平台,宣传高校智库的研究特色、专家人员等信息,形成社会认同感和市场竞争力[12]。提高决策咨询影响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服务政策制定者及政府实务部门的核心工作,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建设发展趋势,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避免过于学术化。将研究的视野和范畴从宏观决策渗透到微观领域,通过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引领社会舆论导向,充分运用知识来服务社会,以“非论文”的形式体现成果价值。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重视以公共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数据多维使用、数据深度挖掘和数据多种方式处理,确保政策建议立足于强大的信息数据分析,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13]。

3.3 科研育人路径

3.3.1 营造健康的科研学术氛围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扭转科研中浮躁的学术风气,重振颓废的学术精神,一扫淡薄的学術氛围。培养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包容失败的科研精神,强调责任意识、协作能力、感恩之心和团队荣誉感。鼓励思维的解放和发展,包容不同观点的碰撞,挖掘教师学术的潜能,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创新性学术成果的产出[4]。

加强科研伦理建设。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教书育人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而非利用国家、学校资源为个人名利的功利性科研。诚信守法、客观公正与科研情怀是应有的伦理要求和基本价值规范。在宣传报道、工作总结、年度报告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学术自律,不过度强化“五唯”的内容,呼吁科研人员从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科研的价值,将纯粹的学术追求和自身的长远发展作为核心驱动力,以探索真理的信念和家国情怀去获得正面的精神力量以对抗利益的纷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的学术道德旗帜是由个体的学术修养凝聚而成。在各类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相关的观测点,引导教师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表率。选拔科研人才也不应忽视对品德方面的考量,思想政治表现应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杜绝唯“帽子”的选人条件带来高校间的恶性竞争,改变科研人员无序流动、淡薄贡献的现象,重视学科平衡发展的需要,挽救重点领域的人才流失严重,避免冷门学科萎缩消失[1]。

树立正确教育观,重拾高校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担当。以往过于强调培养“人才”,引导师生通过“五唯”的竞争成为“人才”。新形势下,注重培养“人”的教育观和均衡式教育分配方式应该成为主流,为的是更多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人价值得到实现。

惩治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行为。建立完善的学术治理和监管体系,抓住科研活动过程中的风险点。对一些诚信意识薄弱、利用科研管理机制漏洞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严防严控。加强对论文发表署名管理,杜绝无实质学术贡献仍然“挂名”的情况。

3.3.2 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全面优化科研育人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育人评价机制,强化科研育人实施保障。科研与教学创新型的结合,需设置灵活的智育指标来体现,应破除“唯论文”的倾向。在本科生教育阶段,还是侧重于系统地学习知识,以促进学生对知识起源和发展的理解,培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研究生教育阶段,注重传授前瞻理论和新技术,甚至是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以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做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而不是做“为论文而论文的学问”。在指导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引入科学的方法和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的思维,尤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研道德,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内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与教学创新型的结合,需要树立大科学的概念,促进文理渗透和跨学科研究水平提升,打破过分“专业化”的学科壁垒,培养学术观察力、思维力和分析力[14]。课程结构越僵化,创造能力越局限,跨学科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组合能够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促使其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素质[5]。科研育人的对象也应该包括青年教师。他们正处在独立科研的初期,需要德高望重的教授或有实力的中年教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缓解急功近利的急躁心态,帮助其进行学术生涯的规划。

3.4 运行保障路径

3.4.1 建立“放管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进一步精简部分直接费用科目。对纵向项目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费用可根据上级文件给予项目负责人尽可能灵活的调剂权,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科研承担方使用资金的自主权,以便适量调整支出项目预算的权限和范围。

鼓励课题组将间接经费的绩效部分充分用于肯定和激励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将劳务费的支付范围从研究生和临时外聘人员扩大到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承认其隐形的智力付出,弥补了简单将“五唯”与教师的薪资水平挂钩的短视性,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其长期发展。

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频次。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主体责任,完善法人担当负责的考核激励机制。校内的审计、财务及科研管理部门协商后制定校内年度联合监督检查计划,避免同一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重复评估、检查、抽查、审计,对科研诚信记录良好的项目负责人可以减免过程检查[15]。充分利用校内财务、科研信息系统后台大数据进行日常的抽查和跟踪,提高监督检查效率,避免超支或使用率低问题。同时多部门间实行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和互认,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科研活动的干扰。相关部门简化报表及流程,鼓励项目课题组聘用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把科研人员从报表、报销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繁琐的“过程管控”模式转变为严格的“事后审查”模式。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并考虑到科学研究经费的有效性。换言之,科研资金的使用应当从严审查,以核实财务合规性、合法性、适当性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严格、公开、全面的科研课题结项材料考核评价,最终对科研项目承担方绩效作出合理奖惩。

3.4.2 培养创新型的科研管理队伍

作为科研过程的管理者、政策制度的传导者、科研活动的引导者及科研人员的服务者,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在新的形势下对本校整体科研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并实施组织协调、控制[16]。科研项目管理权责下放依托高校后,对科研管理服务精细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横向协同科研、财务、审计、监察、国资、成果推广等部门,纵向协同学校、院系、科研平台、项目组等多级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和灵活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需及时掌握国家新出台的科技政策方针和规章制度,针对本校科研发展现状,制定或修订与之匹配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传达、宣讲和解读;加强对二级管理人员、科研秘书及科研助手的培训指导工作,管理重心下移,具体细节问题能够直接高效地解决;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起科研管理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交互平台,建立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健全网络审批监管机制,实现科研信息在各部门、各层级间及时全面的共享共用。

4 结语

通过优化科研管理,力求营造良好学术生态。针对科研工作重量轻质、科研成果创新性不足、应用转化率低等问题,对高校科研管理协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学项目评价机制是优化科研管理的基础保障;科学成果评价机制是优化科研管理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科交叉协同是优化科研管理的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科技创新链是优化科研管理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提出营造健康的科研学术氛围、建立“放管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做实科研育人和培养创新型的科研管理队伍的路徑选择。推动师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放管服”科研管理机制,持续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力以提高科研绩效,树立引导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胡理. 基于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2]魏巍,张慧颖. “放管服”视阈下教师感知高校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J]. 中國高校科技,2020(8):17-21.

[3]卢浩宇,潘中多,杨如安.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J]. 中国高校科技,2019(S1):7-9.

[4]潘宛莹. 克服“五唯”,让大学科研回归本质[J]. 人民论坛,2019(11):131-133.

[5]刘建军. 进一步重视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高等教育. 2015(6):34-37.

[6]董国松,常亮. 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J]. 教育现代化,2017,4(5):85-87.

[7]董立平. 关于大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探讨——基于中国大学“金课”建设的反思[J]. 大学教育科学,2019(6):15-22.

[8]陆珺.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究[J]. 教育探索,2019(6):95-100.

[9]范军. “四唯”“五唯”如果只破不立则危害更大[J]. 社会科学动态,2019(7):24-27.

[10]刘鲁文,许峰.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0):127-130.

[11]王伟. 转型视角下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72-74.

[12]汪艳,胡仁东. 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8(Z1):57-61.

[13]李玲,李中国. 高校智库建设中平台开发的缺失与完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52-54.

[14]胡恩华. 浅析高校科研工作定位及对策[J]. 华东科技,2000(9):17-18.

[15]孙洁. 系列政策出台让科研释放新动能[J]. 中国农村科技,2018(8):8-11.

[16]倪慧群,唐家林,袁家龙,等. 农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创新培养思路[J]. 科技与创新,2019(18):1-3.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科研管理高校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