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2021-08-06周玲霞

教育界·A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感教育策略

周玲霞

【摘要】教育的过程实际是师生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共鸣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文章分别从关注学生情感、把握情感细节、培养情感价值观以及平等尊重学生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感教育;关注细节;平等尊重;策略

笔者从教二十余年,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把学生当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情感的学生。传统的观念经常限制我们把文科和理科分得很清楚,导致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脱节。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的瓶颈已经不是教师不会写教案,学生不会做答案。我们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app搜索出我们想要的答案,这些好像告诉我们,没有网络不知道,只有自己想不到。但是笔者相信,教育的过程不会完全由智能化代替,教师职业不可以由智能化代替。因为教师给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人格、品质、榜样、有血有肉的肢体语言,甚至包括我们骨子里无法诠释的灵魂。

作为一线生物教师,笔者从一开始从教就深感自己所带的科目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甚至被学校教研组忽视。生物课一度成为一门弱化科目,就算考试,很多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只有三五十分,还不如体育课重要。这样不成熟的观点和态度很让笔者尴尬。记得有一次笔者告诉一位学生,想和她的家长沟通一下,结果电话打过去,家长说生物课又不考试,让娃轻松一点学。这一句话提醒了笔者:如何让孩子轻松地学习生物知识?

一、关注学生情感比关心成绩更重要

记得那一年笔者接手了初二几个班级的生物课,还没有开始上课,几位地理、历史科目教师就提醒笔者:“小周,你可耐心点,某班那几个刺儿头太折腾人了。”果不其然,一连三节课,有一位身体微胖的男生上课总是迟到,面对笔者的询问不屑一顾。让笔者更恼火的是,这个班都开学两周了,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生物课代表。笔者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况,就说:“天天迟到的你当课代表。”这个迟到的学生立刻推脱自己不会当课代表,紧接着就是全班一片哗然大笑。可能大家认为这个新老师不但不批评迟到的学生,还给了一个“官”。笔者当时没有理睬他们。

意料之外的是这个课代表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收作业、擦黑板格外积极。因为有时候上课要用课件,他会早早打开当天的课件。他的变化让笔者意识到,教育孩子需要一个恰当的机会,改变他们也许就在教师的一念之间。很快就到期中考试了,成绩单出来后,笔者特意看了看该学生的成绩:语数外加起来没有过100分,生物满分100分他居然考了58分。班主任也和笔者交流说任某同学上课比以前稳定多了,但是学习习惯还是不好。

后来的日子,笔者更加关注他的情况,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任某同学和学生打架,学校要求她妈妈陪读一周(就是教师上课的时候妈妈坐在孩子旁边)。笔者一走进教室,看见学生旁边家长尴尬的表情,可能是当年笔者儿子也上初二的原因,心里有一点不忍。当时笔者就说:“你回家给孩子准备午饭吧!”家长担心地说:“这样子可以吗?”笔者安慰说:“没事的。”陪读的日子结束了,过了几周期末考试到来,成绩单拿到手,笔者依然关注任某同学:语数外加起来不够100分,生物居然考了71分。下班路上遇见特意等在校门口的任某妈妈,手里拿着半袋小米说是送给笔者的,自己家里种的。还没有等笔者询问,她就说,自从任某当了生物课代表后,孩子就最爱学习生物课,尤其是笔者在一周仅有的两节生物课上没有让家长陪读,孩子和家长对笔者表示感谢。一个孩子再差劲,他也不希望连累父母一起受委屈。

从家长的口中得知笔者的小小举动能够影响到孩子这么多,笔者一下子想了许多。教师平时在上课注重成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一下学生的个人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当学生认可接受教师的时候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如果学生排斥教师,教师不妨先放下手中的课本,摸摸他的脑袋,让他明白自己是受关注的。

二、把握生物知识中的情感细节

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学科的分类界定得非常明显,生物属于理科范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理性传递和探究。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科学的学科,一般情况下就是做实验,观察、记录、调查之类的工作比较多一些。初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道德情感的教育和人性是非的教化也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全面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越来越少。青少年自杀、自闭、抑郁等极端的事情时有发生,人性的教育不仅仅是道法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所有的课堂都应该把情感教育渗透进去,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不仅喜爱生命科学,而且会敬畏生命。

比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这一节课时,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分娩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此时母亲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每次讲到这里笔者都会补充一句:“世界上级别最高的疼痛就是母亲分娩时的宫缩痛,它相当于二十根肋骨同时折断。”然后笔者结合课后题中怀孕时胎儿、羊水、胎盘的重量,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不容易和母爱的伟大。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奇迹的话,那我们如何感谢创造奇迹的爸爸妈妈?然后笔者问:“父母都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可曾知道母亲拼尽全力分娩的时候就是与死神擦肩而過?”孩子们顿时沉默了。

在讲授八年级上册“软体动物”的时候,关于珍珠的形成过程,笔者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整个珍珠的形成过程和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每一颗漂亮的珍珠背后都有一个凄凉的故事。

“社会行为”这一节中提到蚂蚁群体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成千上万的蚂蚁会抱成一个“蚁球”,像筏子一样漂过河流,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部分个体会牺牲。为了完成集体任务牺牲自己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其实,生物课上相关情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教师只要把握好分寸去正确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三、抓好课堂活动中的情感价值观培养

新课程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要求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也比较重要,因为教师的情感投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习效率。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达到共鸣的情况下,教育的最佳时机才可能出现。

在生物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实验操作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就是师生交流的最好方式。例如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节教学中,笔者布置任务,让小组几个学生提前发豆芽菜。课堂上有的学生失败了,有的学生成功了,有的学生直接买了一斤豆芽菜提到教室。针对学生这几种表现,笔者分别做了评价。第一种情况,针对操作失败的原因总结出一个道理:没有想好怎么操作之前,不要盲目动手,否则就是做无用功。生物科学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成功的原因包括家人指导,查阅资料,或者之前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操作。笔者针对第三种情况做了重点评价,我们在探究生命科学和生命现象的时候一定要严谨、诚恳,愿意尝试。如果每个人都奉行“拿来主义”,社会如何进步?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习前辈科学家的精神。笔者以珍妮·古道尔和黑猩猩的故事启发学生,学习她十几年如一日与黑猩猩生活在一起研究黑猩猩的行为,最后探究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动物行为特点。因此,自己亲手操作,体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不仅能有效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后来上到“鸟的生殖”时,笔者就和学生一起煮鸡蛋;上到“环节动物”时,让孩子们挖蚯蚓,用掌心体验一下蚯蚓腹部的刚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学生回答不上来是正常现象。面对答错或者回答不上来的学生,笔者就说:“让同桌救你。”如果同桌回答正确,自己不受罚;如果同桌回答错误,两个都要受罚。在这样的过程中,同桌之间的互助情感升温,课堂回答问题升级到一种竞争状态,多数男生都希望自己可以“拯救”别人。

四、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情感

学生的成績有差有好,但是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让学生认为教师只喜欢好学生,厌恶差学生,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个别不爱听课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和学习上的困难,因为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不是全部。教师只有从情感上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教育才不会盲目,说教才不会苍白无力。

比如班级中一位经常处于前五名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成绩滑坡严重,上课没有以前那么专注,面对教师的批评表现出无所谓。经了解,原来其父母婚姻出现了问题。初二的男孩子正处于叛逆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了解了情况后,笔者立刻改变了批评的方式,私下里和他聊天,谈人生,教育他如何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树立自己的责任心,并且相信他可以进步。后来上课他不再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寻找存在感了,成绩也慢慢进步了。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信任自己很重要。有时候教师简单的几句期望话语就会打开学生的心结,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相得益彰。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在不断改变,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必须做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把握知识重难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情感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陈进兴.教师研修之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杜林.给留守学生一片蓝天[J].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7(42):10-11.

黄筠薇.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化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14):94.

薛燕,李倩文.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03):82-85.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情感教育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