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探索

2021-08-06张有政

教育界·A 2021年7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张有政

【摘要】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文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的文学性极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所占据的空间较大。加强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较为僵化,教学效果欠佳。初中语文教师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度,加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一、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一)广泛积累素材

初中学生若想在写作时思路始终处于清晰的状态,就必须在写作前积累足够多的素材。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严重不足,在写作时极易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情况,逻辑性较差,写作内容十分枯燥且乏味。为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1]。

例如在让学生写作“人物”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对父母、清洁工、服务员等人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并加强对细节的重视,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直接调用自身的素材库,所写的内容才能有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还需要充分了解如何借助素材进行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关于精彩段落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从中找出值得学习的写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

(二)阅读经典书籍

在初中阶段,若学生对经典书籍的阅读量不足,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存在局限性,思维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且词汇的储备量过少,不足以支撑完成一篇作文,知识无法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就会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提高。初中阶段每日的教学安排十分紧凑,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少,让学生抽出大量时间对经典文学进行阅读不太现实。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拟定相关的书单,让学生在学习的空隙充分阅读书单中的书籍[2]。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空余时间阅读《水浒传》等经典书籍,并自行制定阅读目标,如每日阅读三个章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毕等。只有确保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阅读量达标,学生所积累的素材才能转化为能力,并且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也会逐步深入。让学生阅读经典书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其更好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读促写”教学

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初中学生若想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就必须通过大量阅读,拓宽自身的视野。此外,閱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初中语文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将自身对阅读的感想转变为写作素材[3]。教师在完成经典文学名著的教学后,可向学生推荐同一作家的优秀作品或其他作家的类似作品。

例如,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后,可向学生推荐余秋雨的《老屋窗口》、毕淑敏的《爱的回音壁》、席慕蓉的《栀子花》等文章。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随笔练习,模仿该类文章的写作手法。例如模仿《春》这篇文章,写一篇关于“荷塘秀色”的文章。学生也可针对文章留白的部分自行想象,续写该部分内容或文章结局。对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写作手法,将想象的画面使用不一样的手法描写出来,从而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二、创设写作教学情境

(一)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带来的魅力,也能纠正学生对于写作无病呻吟的错误认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将每个学生所写的作文随机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阅读,并写出评语。学生通过相互阅读、评论,不仅能够从同学作品中获取不同的写作思路,而且能在阅读同学文章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4]。学生在面对优秀文章时,会不由自主出现攀比的心理。创设合作情境能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竞争。此外,让学生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论,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

如果作文是溪流,那么故事就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丰富的源泉,才能保证溪流不会枯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素材,丰富写作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写作的热情。教师在创设故事情境时,可在讲述故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一个相关的主题[5]。

例如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在一家餐厅点完餐后,突然灵感迸发,便直接在旁边菜谱的空白处作曲,认真到连服务员都不好意思打扰,过了一个小时才端着菜跟他提醒菜点好了,而贝多芬此时像是从梦中惊醒一般,直接掏出钱结账。服务员诧异地说:‘先生,您还没吃饭呢。贝多芬回答道:‘不!我已经吃完了。”在学生还沉浸在故事当中时,教师可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写出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创设延伸性情境

想象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当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通过创设延伸性、拓展性教学情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让学生多体验现实生活,以便了解更多有用的东西,使学生写作视野更为开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经历,使学生利用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取的东西丰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阅读经典的记叙文,可以是教材当中的记叙文,也可以是课外的。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章,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写好一篇记叙文可以运用哪些叙述结构与叙述思路,了解到记叙文中所记叙的内容并不是固定的,可以写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想象未来发生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真正了解写作的基本结构,而且能提高想象力,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三、緊密联系实际生活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一切而言,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其重要程度甚至远超责任感。”兴趣在学习中非常重要。此外,兴趣也是个体、组织探究某一事物的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当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身边的人、事、物。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将阅读和写作的相关资料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6]。

例如写作“让世界充满爱”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与“爱”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如公交车上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等,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搭配抒情的音乐,创造出充满爱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留心观察生活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若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就必须充分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让学生将生活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写作当中。在写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虚拟场景,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搜集与作文主题相关的素材,并通过联想的方式完成写作。

例如在对“岁月如歌”这一主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扮演某一人物,亲身感受时光流逝下人的心境变化。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瞬间流逝的时光,产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所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蕴含丰富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可接受程度,逐步优化写作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写作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多对文学名著进行阅读,积累素材,还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邓彤.任务写作:如何破解构思教学的“黑箱”窘境?[J].中学语文教学,2018(02):31-37.

谢塘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的有效运用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3):169,171.

赵建军.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5):61-63.

陈春芳.利用电子书包搭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随身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20(10):146,148.

陈笛鸣.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3):64-65.

赵丝丝.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8(02):223.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