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成式升降脚手架在不规则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2021-08-06还向州王介炀曹振国

建筑施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集成式架体层层

还向州 王介炀 沈 培 葛 然 曹振国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3

超高层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对外立面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形象、工期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落地式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散拼式提升脚手架越来越不能满足其综合要求。而集成式升降式脚手架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其附着于主体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随建筑主体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性能,不占用塔吊,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实现了高层建筑脚手架工艺的机械化施工,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保证了施工安全及进度[1-2]。随着此类架体的广泛应用,加上超高层建筑的奇特造型,架体往往要附着在不规则的结构上。因此,对于这些不规则部位,就需要对架体进行灵活处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1 工程概况

杭州某广场工程A塔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4层,建筑总高度200 m,一般200 m的超高层建筑可以选择悬挑脚手架或者采用集成式升降脚手架。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本工程采用了集成式升降脚手架。本工程结构极不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高不规则:1—2层6 m;3—4层5.1 m;5层8.4 m;6—7层、9—22层、24层、25层3.9 m;8层、23层、35层4.5 m;26—34层、36—43层4.2 m;44层7.8 m。

2)结构边形式不规则:一种为边梁或剪力墙,一种为挑板。

3)结构平面位置不规则:结构有明显的凹凸变化。

4)特殊位置:卸料平台搁置处、塔吊附墙件处、施工电梯处。

2 架体构造及布置

2.1 架体构造

本工程应用的集成式升降脚手架以组为单位,由标准脚手架单元、附着支承系统、升降系统、控制系统和防坠落装置这5个部分组成。集成式升降脚手架搭设采用地面组装、高空吊装组拼的方式,升降采用电动葫芦及专用电气控制线路。

标准脚手架单元由定型的内外立杆、型钢脚手板、三角支撑架、斜拉撑杆以及内挑密封翻板、防护钢板网等组成,构成承力的水平桁架。附着支承系统包括导轨、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承载螺栓、垫片等。防坠落装置设置在附着支座内,每榀导轨处设置3个附着支座。

架体覆盖4层为宜,全高高度应由楼层高度决定,顶部设置1.2~1.5 m单排防护。本工程标准层高为4.2 m,故设置架体总高度为19 m,必须要保证最底部密封翻板能够完全密封,设置7步架,除架体最底部外其他脚手板处无翻板。该脚手架的操作平台净空宽0.66 m,工作时共设3个附墙支座,如图1所示。

图1 集成式脚手架附着侧立面

2.2 外架布置

A塔楼沿结构外立面共布置10组107榀主框架,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最大间距为4.8 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最大间距为4.4 m,组端部水平悬挑长度不大于1/2水平支承跨度和2 m(取最小值)。此外,集成式架体的布置应考虑塔吊的吊装能力,确保架体的安装及拆除。

3 不规则结构部位的分析与处理

3.1 层高不规则部位的分析与处理

1)本工程外架待4层结构施工完成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进行架体附着及安装,塔楼3层层高5.1 m、4层层高5.1 m、5层层高8.4 m,对于此非标准层高,在施工5层结构时,使得脚手架悬挑高度为9.9 m,大于6 m,超过JGJ/T 183—2019《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第4.0.5条的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结构剖面

为了解决架体悬臂超过6 m的问题,就需要在悬臂部分设置中间拉结点,以减小架体的悬臂高度。经过验算,采用钢管拉结即可满足受力要求,钢管上部拉结在架体上,下部固定在楼板上,2榀一设,拉结角度控制在45°~60°,如图3、图4所示。

图3 架体拉结

图4 架体拉结节点

2)塔楼4层层高5.1 m、5层层高8.4 m、6层层高3.9 m,下端固定梁高1 m,故6层顶板结构施工时顶部防护只有0.6 m,不满足规范1.2 m的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架体爬升至6层顶时,在架体顶部的导轨上连接高2 m的钢管作为临时防护,此防护待架体提升时拆除,如图5所示。

图5 架体临时防护

3.2 结构边形式不规则部位的分析与处理

架体附着在结构外边沿,本工程塔楼结构边存在2种结构形式,一种为边梁或剪力墙,一种为挑板,如图6所示。往往集成式脚手架的固定支座固定在梁或剪力墙上,能够满足架体固定及爬升要求,但是悬挑板位置因构件比较薄弱,承受不了架体传递的荷载,易出现安全隐患。

图6 架体附着结构形式

为了解决此问题,采取2种不同的支座固定措施:当结构边为边梁或剪力墙时,预埋螺栓孔,附着支座固定在梁构件上;对于结构边为悬挑板时,在板上预留螺栓孔,搁置槽钢,将附着支座固定在槽钢上(槽钢的尺寸选择应通过受力计算分析确定),槽钢承受荷载,传递至结构上(图7)。

3.3 结构平面位置不规则部位的分析与处理

塔楼23层层高4.5 m、24层层高7.8 m、26层层高4.2 m(无25层),24层结构边较其他层结构内缩3 m,该架体在此层无法进行附着,只能附着在22、23层楼面上,不满足3个附着支座要求,影响架体的固定及爬升。为解决结构平面位置不规则的问题,在23层上设置三角钢支架以固定第3个附着支座,三角钢支架由钢底座、钢立柱、钢拉杆组成(构件选型通过受力计算分析确定),固定在楼板上,24层的附着支座固定在三角钢支架上。当施工26层时,在24层楼板上设钢管拉结架体,拉结方法与3.1类似(图8)。

图8 三角钢支架附着示意

3.4 特殊部位的分析与处理

在布置架体时,应充分考虑卸料平台、塔吊(包括塔吊附墙件)及施工电梯的影响,提前进行影响分析,相互调节,实现最优、最宜处理的方式。下面就这3种冲突进行分析与处理。

1)卸料脚手架架体满布结构四周,架体覆盖层数为4层,在施工完第n-1层楼面(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提升架体,同时拆除第n-4层的架体、模板及其他材料,通过布置在第n-4层的卸料平台周转至第n-1层楼面上,此时架体最后一段正好覆盖第n-4层,卸料平台与架体冲突。卸料平台一般固定在楼面板上,与架体分离,并与建筑主体进行可靠稳固连接。为了解决卸料平台与架体冲突的特殊问题,应将架体下部断开,形成门洞,断开处架体两侧封闭,做好防护,如图9所示。

图9 架体遇卸料平台处理示意

2)超高层塔吊为外附时,由于塔吊升节的需要,必须拉结在主体结构上,此时封闭的架体对塔吊的附墙件产生影响。为了解决塔吊的附墙构件与架体冲突的问题,首先架体在此位置采用特制可翻折脚手板连接,且用4根钢丝绳分别斜拉到该跨中的4根立杆与相邻的导轨上。当外架通过塔吊附墙件时,翻开特制脚手板,当架体通过后,立即恢复已翻折架体(包括外立网),如图10所示。

图10 架体遇塔吊附墙件处理示意一

当塔吊附臂与架体角度实在较小时,附臂与架体立杆可能会发生冲突,无法采用图10的形式,此时需将架体下部6 m这个单元断开,形成门洞,如图11所示。

图11 架体遇塔吊附墙件处理示意二

3)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施工电梯一直在架体下侧,但是当主体结构封顶后,外架未能拆除,且当施工电梯需要穿过架体通至屋顶时,则架体在施工电梯的相应部位就需要拆除。

为了解决施工电梯与架体冲突的问题,需提前对此区域架体进行拆除。架体拆除时,应根据施工电梯位置,保证集成架断开位置距离电梯250~300 mm,且架体端部密封严实。架体拆除后,端部架体的悬挑长度必须小于2.0 m,这些都需要在架体布置时提前考虑。

4 结语

集成式升降脚手架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方便快捷、绿色环保、节约成本等优点。本文以杭州某广场工程A塔楼不规则的结构形式为依托,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规则结构采取了不同的附着处理方法,进一步阐述了架体附着的可靠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及进度,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集成式架体层层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老年驾驶人的多模态集成式交互设计研究
D型打结器架体的随机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
集成式天然气输送压缩机直驱永磁电机研究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女人味,层层绽放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智能集成式小水电设备的特点及国内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