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阅读练习三则

2021-08-05马校卫孙俊强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橡树母亲

马校卫 孙俊强

孔林中的橡树

林之云

(1)据说孔林中的树木有十万多株,松柏居多,橡树也不少,间以楷树、皂角等。

(2)楷树又叫黄连木,高大英俊,是珍贵树种,深秋时树叶开始变黄,敞开的树冠遮住一片天空,阳光再从叶片间洒下来,光线闪烁,别有一番景色。楷树多用来象征和怀念为人师表的人,所以和模木连在一起,就有了楷模之说。模木更为稀少,从来没有见过。

(3)在“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的孔林深秋中,满目都是苍凉、肃穆。只有树木的绿色还显现着生机和活力。它们郁郁苍苍,脱离着大地的引力,年年不停,年年不变,向着天空生长。即使到了万物肃杀的冬天,它们或虬曲或笔直的枝干,也指向空中。

(4)孔林中的橡树和别处的大有不同——高大、古老、成片成林。印象里去过的秦山、蒙山、沂山和日照的五莲山,山中也多橡树,但都相对较细,和栗子树杂在一起,很容易搞混。

(5)孔林中的橡树有的高达二三十米,树冠下的天空被撑得很高,看上去开阔辽远。阳光从上面照下来,金光闪烁。

(6)沿林中道路西行,不断见到高大的橡树林出现。一阵风过后,金黄的橡树叶子飘飘而下,密时更为壮观,恍惚间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感觉。

(7)橡树叫柞木,又叫栎树,结出的果实就是橡子,过去困难时期说的橡子面儿,就是用这种果实磨出的粉,味道发苦。

(8)《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看来,不光是困难时期,在远古,我们的先人就曾以此为食。杜甫在《北征》诗中也写过“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唐代皮日休有诗《橡媪叹》云:“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清人赵翼用“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纻麻”来描述百姓的贫穷。

(9)我在一棵橡树前默立许久,从树瘤盘错的根部,顺着黑色的树干向上,枝干多了起来,粗壮的横干伸出很远,上面长出更细一点的枝条来。再往上,横生的枝干越来越多,整个树冠平着展开去,就形成了一棵大树独有的空间。它们和这里的其他树一起,站在这里,从来没有移动过,和那些有名无名的坟墓一起,经历着这里的春夏秋冬、風雨霜雪。

(10)孔林中来上坟的人很多。不光是曲阜,全国的孔姓人,只要提出申请,百年之后均可在此下葬。

(11)最早知道橡树,是在很小的时候,有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叫《橡树,十万火急》。记得看完整部电影,也没看到一棵橡树。再后来,就到了20世纪80年代,舒婷的《致橡树》闻名遐迩。她在诗中说它“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12)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的古典绘画中,很少见到橡树的影子。倒是在俄罗斯,有一个画家因为画橡树而出名,他叫希什金,著名的风景画家,几乎和列宾、列维坦齐名。他以《在平静的原野上》《松林的早晨》等著称,专门描画各种树木和森林。其中,以橡树为创作主体的《橡树林》和《三棵橡树》广为人知。他笔下的橡树古老苍劲、自成一体。在《三棵橡树》中,几株硕大的橡树,依次而立,树冠博大,树影沉重而庄重,和大地相伴。

(13)如果有人能够画出孔林中的橡树,应该也别有一番风味。

(14)时近中午,在孔林里,络绎不绝的上坟的人群,三三两两,散落在树林深处。从路上漫步而过,不时能看见新添的坟头,褐黄色的土高高堆起,新鲜如橡子面儿的颜色。死亡的事情天天发生,死亡在这里多了一份别处没有的安宁。

(15)走到孔林的最西端,看见洙水河道长长地延伸出来,不远处的洙水桥静静地跨在没有水的河道上。再往东北就是著名的孔子墓了,是这座巨大闻名的园林的中心和源头。

(16)孔子弟子栽种的那些橡树可能早已作古,现在看到的是它们的子子孙孙。在这里,它们还将生育出更为年轻的树木,和后来者为伍,和天空为伍,和风雨为伍。

(17)一波又一波游人,在导游的引领下,踏上洙水桥,到孔子墓去,瞻仰这位伟大的先人,这位像是生长千年的楷树或者橡树。他巨大的树阴,遮蔽了天空,荫蔽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8)每个人都是一棵树,而孔子是一棵最大的树。

(来源:《青岛文学》2018年第3期,有删改)

【阅读训练】

1.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孔林中的橡树,但文章前三段却不直接从橡树写起,而从楷树及孔林整体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本文是怎样写出孔林橡树的精神的?

3.文章最后由橡树写到孔子,有什么作用?

4.文章写橡树时分别提到了古代诗文、影片、现代诗歌、俄国绘画等不同素材,请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只想和你接近

吴念真

(1)直到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上。

(2)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3)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

(4)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的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

(5)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

(6)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

(7)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了起来放到应有的位置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

(8)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短短半分钟不到,却完全满足的亲近。

(9)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

(10)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磐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一家外科医院治疗。

(11)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况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中午放学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

(12)他是睡着的。四点多钟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趾甲又长又脏。

(13)不知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帮他剪脚趾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淚,小心地帮父亲剪脚趾甲。

(14)当我剪完父亲所有的脚趾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15)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再次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

(16)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去看了一场电影。

(17)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第一次帮父亲剪脚趾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18)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

(19)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来源:《这些人,那些事》,译林出版社)

【阅读训练】

1.请简要概括父亲的人物形象。

2.简要分析第(7)段文字的表达特色。

3.第(17)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吴念真的散文“深沉而有暖意”,请联系全文探究此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母亲的酸水坛

黄爱华

(1)母亲在我这住了一段时间,趁空闲时间,买了几个坛子来。一阵洗刷过后,自制了几坛酸水。过一阵,泡上红辣椒、姜丝、萝卜,热热闹闹地堆在屋子一角。突然觉得,几个酸水坛给我原本冷清的小房子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酸水坛在书面用语中称为“泡菜坛”,是被众人周知并且喜爱的字眼,散发着诱惑。但我执意要叫它酸水坛,这样有一种亲切的味道。大抵,食物是一种能吃下去的乡愁,在唇齿间流连,令人念念不忘。还因为,这里面有母亲揉合的气息。乡野里长大的孩子,没多少零食吃。小时候,母亲的酸水坛就是我的零食乐园。放学回家饿得急慌慌,书包一甩,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菜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

(3)那个时候,我们家是一大家人吃饭,用土话说,干的要一甑,稀的要一锅。每餐饭,都是吃得锅净碗响。母亲的酸水坛,花样就越来越多。豆豇、黄豆、姜、蒜,只要是土地的产物,均可以下坛。在乡村,小果小菜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种什么得什么。是以,每家每户都有不大不小的几口酸水坛,泡进去的是日子,捧出来的是生活。

(4)在幼时的我看来,母亲的酸水坛就像一个魔术宝箱,隔三岔五地就变出些东西来。有时明明已经捞完了最后一块,可是第二天,酸水坛又泡满了菜。一年四季,都是满满当当,守候着我们向往的幸福、美好的憧憬。

(5)长大后几经辗转,我最后在集镇谋了一份事。每个周末都是要回家的,因为,母亲早已做了好吃的在等着我。夕阳西下的时候,炊烟从我们家屋顶腾起,父亲从田间归来,顶着余晖,一身泥土,带着肥沃的气息。母亲早已弄好了饭菜,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饭菜说着话,父亲和母亲谈收成,谈庄稼。安宁,妥帖,屋外,树影婆娑。菜味在空气里弥漫。母亲的酸水坛,不时“咕咚”地响一声,恰似为晚餐敲响的奏鸣乐曲。灯光在屋内流淌,呈一抹暖黄,这是我们家的盛世,我永远忘不掉。

(6)几年后,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哀伤不已。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不再打理酸水坛,每天只是默默地坐着。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了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痛。

(7)我们建议母亲出去走走,家在江苏的二姐来接母亲。上车时,母亲叮嘱我们,家里的猪、羊、鸡要怎么喂,田间的庄稼要怎么种、怎么收。最后,母亲犹豫着说,那几口酸水坛,你们给添点蒲水吧。

(8)一段时间后,母亲执意回了家,看我们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叹了口气。之后,母亲依旧忙碌——翻地,种菜,收获后该晒的晒,该收的收。又一年辣椒红后,母亲把它们摘下来,在盆里细细剁碎,放到坛子里。母亲说,剁辣椒你们几姐妹一人一瓶,带回去做做小菜。我望着日益苍老的母亲,想起那日看过的鸡汤文:有娘在,人生尚有来处;娘去了,人生无归途。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满是母亲弯下腰摆弄酸水坛的身影,涌出的每一股酸香都是母亲的味道。

(来源:《辽沈晚报》2019年8月27日,有删改)

【阅读训练】

1.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酸水坛添生活气息→(①)→酸水坛像魔术宝箱→(②)→酸水坛是母亲的味道

2.结合原文,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了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痛。(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为什么以“母亲的酸水坛”作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孔林中的橡树》:

1.既奠定了本文肃穆的环境基调,也为后文重点描写橡树做好了铺垫。

2.①衬托。前三段从楷树和模木写起,正面衬托橡树。②对比。将孔林中的橡树同其他地方的橡树进行对比,突出孔林中的橡树。③借物喻人。借橡树这一具体的物的特点,描写具有像橡树一样特点的一类人。

3.篇末點题,以橡树的高大写孔子的高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4.①突出橡树从古至今一直深受各领域各国度创作者的喜爱;②从不同领域展现橡树的精神,便于读者领悟感受;③增加文本的文学性、艺术性,增强文章的张力。

《只想和你接近》:

1.①有威严;②勤劳肯干;③深沉寡言;④坚毅顽强;⑤深爱孩子;⑥有责任感。

2.①从听觉、嗅觉和触觉方面进行描写,写父亲深夜呵护孩子。②运用动作、语言和细节描写,表现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3.①内容上:总结上文,抒发感慨,三个“第一次”和一个“最后一次”表达自己成长的欣慰,更表达和父亲相处并一起看电影的幸福,同时有微微遗憾:没有更多时光和父亲在一起。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是对上文叙事的收束,也引出下文对电影院和电影内容的补写。

4.①人:父亲外表坚强,深沉寡言,却内心柔软,体现了“深沉而有暖意”。②事:两件事,其一写父亲曾让孩子害怕,但孩子喜欢夜间被父亲抱起;其二,写父亲受伤,独自疗伤,因此作者有了和父亲亲近的机会。两件事都有冷峻的一面,更有暖意的一面。③情:父与子之间表面沟通并不和谐,内心却深藏着爱,这种爱表现得“深沉而有暖意”。④笔法:作者的语言不动声色,没有渲染,但字里行间却蕴含最真挚的情感,“深沉而有暖意”。

《母亲的酸水坛》:

1.①酸水坛是零食乐园;②酸水坛似奏鸣乐曲

2.(1)①“甩”“伸”“揭开”是对“我”的动作描写;②这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我”慌张、急忙的样子,表现了“我”对母亲所做的腌菜的喜爱之情;③写出了母亲所做的腌菜的味美,侧面烘托出母亲做腌菜的手艺好,表现出她的勤劳贤惠,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憔悴、苍老,可见父亲的离世让母亲备受打击,她内心十分哀伤;③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与担忧。

3.文章通过母亲的酸水坛总是泡满了菜;每个周末都早早弄好饭菜等待家人;父亲去世后,母亲离家散心之前,仍然叮嘱“我们”如何打理农活等,刻画出了一个勤劳淳朴、待家人体贴入微、做事细致有条理的母亲形象。

4.①“母亲的酸水坛”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母亲的酸水坛让“我”享受到了食物的美味、家庭的温馨和母爱的温暖;②点明文章主旨,体现了农村妇女的淳朴贤惠,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橡树母亲
母亲的债
不要烦恼
橡树和芦苇
A Wise Old Owl
森林之旅 海洋探秘
芦苇和橡树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