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1-08-05肖红

速读·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传统文化

肖红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作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却显得略为逊色;而语文又是高中学习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更好地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到古人的优良品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更全面的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个人综合魅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促进发展;优良品质;完善品德修养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已经对事物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而在品格方面也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自我意识,而语文作为一门思想教育课程,对其品格形成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播,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去体会古人的优秀品质,感受古人的思想品德魅力。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们品格培养提供一个优秀的参照,让学生们形成更加完善的优秀品质。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传播和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在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下,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和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就高中语文而言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的深入了解,继承古人的优秀品质,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充满人格魅力。所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传播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被积极的应用实施起来。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谓教书育人者,就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作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课本中的文言文,古诗词鉴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学者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充分地调动学生们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从而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2.利用有限的教材充分延伸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来自于古诗词,文言文的赏析,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概念形态的总体。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依然有着积极的作用,文化典籍中承载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的优秀品质。因此,教学者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内容,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渗透性教学。例如在《诗经》的《秦风·无衣》的赏析,这是一首充满激昂慷慨情绪,同仇敌忾的战歌,文章中一声声“与子”的呼告,一天天“同袍”、“同泽”、“同裳”的战斗友谊,以及一次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战斗情怀,都表现了古时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同时也正是我国古代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而屈原的《离骚》则是古代高知以身许国的爱国承诺,这些优秀的古诗文都可以很好地作为传统文化知识延伸的有效载体,所以,教学者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并将其巧妙的衔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人的优良品质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3.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导火索,因此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进来,去了解和体会古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的优秀爱国情怀等等。教学者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话剧式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切身地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良传统美德,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播,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4.创建传统文化交流的空间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更多的时间都在学习,活动的时间相对是比较少的,但还是应该要劳逸结合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创建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学习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能够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地调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领域,领略到与现代文化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魅力。例如,举办一些古诗词大赛,传统节日风俗认知等等,与此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节日的相关书画,手工作品制作,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喜欢书画的孩子们得到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充分调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情绪,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语文素养,提升自我人格魅力。

5.加强学生课外知识的延伸

教学者不仅是在课堂中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中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样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课外阅读的同時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渗透,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让学生们对古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而透彻。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它不仅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髓之所在,我们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要有效地将传统文化知识加以传承,让新一代的接班人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史鸿铭.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21(2).

[2]李丽红.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21(1).

[3]陈佩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1(5).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传统文化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