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键盘指法练习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04沈志宏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沈志宏

【摘   要】键盘指法教学一直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为避免 “一阳指”“二指禅”等现象的频繁出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炼秘诀,化繁为简,提升指法练习的吸引力;融合学科,化乏为趣,提升指法练习的趣味性;合理规划,指数分析,提升指法练习的延续性,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指法练习氛围,使学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指法练习;教学策略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阶段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模块一要求学生掌握“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模块二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输入”。2020年,浙江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得到了全面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将键盘操作的教学内容从原先的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汉字输入”调整为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键盘指法”。键盘指法教学一直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但在实践中,教师发现学生在键盘指法练习中常出现“一阳指”“二指禅”现象。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存在忽视学生对于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操作经历,不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键盘输入指法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键盘指法练习是目前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提炼秘诀,化繁为简,降低指法练习的难度

众所周知,键盘指法练习是一项极其枯燥的练习,尤其是对于整个单元的指法练习,学生难以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指出:“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借用来自“武术绝学”的“一阳指”“二指禅”,对烦琐的指法操作进行凝练,形成“武林秘诀”,降低学习难度。这一做法能使枯燥的指法练习更具吸引力,由此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键盘输入水平。

(一)巧编键位记忆秘诀

从心理学角度看,记忆应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几个过程,面对键位记忆,学生往往采用的是机械记忆,然而机械记忆却很难维持长时间的记忆,特别容易遗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无疑,将毫无关联的键位和复杂的按键指法赋予意义,形成有意义的秘诀,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键位的记忆关键在于主键盘区键位的记忆,教材中主键盘区又分为上排键、中排键和下排键。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已认识了26个字母,但这些字母在键盘上的排列是毫无规律的,不易记忆。根据键位的特点凝练成的“武林秘诀”,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主键盘区的中排键(如图1),由“ASDFGHJKL;”10个键组成,让学习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熟记这10个键位相当困难。对此,教师可将英文字母转换成学生熟知的拼音字母,并以提取首字母的方式进行中文创编,得到秘诀:爱(A)上(S)东(D)方(F)国(G),会(H)见(J)昆(K)仑(L)峰(;)。这样的键位“武林秘诀”巧妙地将英文字母和拼音字母进行转换,其中融入了武侠元素,既方便学生记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提炼按键指法秘诀

键盘按键指法不同于钢琴指法,是一种固定的不可变换的指法操作。学生在练习时经常会用错手指,混淆手指和键位的关系。错误的指法会影响学生后续打字速度的提升和“盲打”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将按键指法凝练成秘诀,帮助学生熟记秘诀、巧练指法。

按键指法对手指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左手小拇指为“1QAZ”,左手无名指为“2WSX”,左手中指为“3EDC”,左手食指为“4RFV5TGB”,右手食指为“6YHN7UJM”,右手中指为“8IK,”,右手无名指“9OL.”,右手小拇指为“0P;/”(如图2)。

以按“Q”键为例,按键指法秘诀是:左手的小拇指抬起来,移动到Q上按一下,再抬起来返回到A上。手指和键位的关系秘诀适用于所有主键盘区键位的使用,学生只需调整相应的键位和手指即可。例如按“B”,按键指法秘诀是:左手的食指抬起来,移动到B上按一下,再抬起来返回到F上。

教育心理学家菲茨把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在键盘按键指法教学中,教师讲解手指分工,学生理解键盘输入指法的要点和要求,在头脑中形成指法输入的整体印象。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学生建立起对键盘输入指法的正确认知。教师再以指法秘诀的形式,强化正确的键盘输入指法并纠正错误的键盘输入指法,明确各手指和鍵盘键位的联系,最终在指法秘诀的作用下,学生的键盘输入指法逐渐形成。

二、融合学科,化乏为趣,提升指法练习的趣味性

无论是字母输入,还是汉字输入,指法练习都是单一、机械重复的。在提炼秘诀、巧练指法的同时,将键盘指法练习和其他学科相融合,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指法练习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对指法练习的关注。

(一)融合英语学科,进行单词扩句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的教材中已经对6个单元的单词进行了系统的归类,第一单元:学习工具类;第二单元:颜色认识类;第三单元:身体部位类;第四单元:动物类;第五单元:食物类;第六单元:数字类。

在指法练习开始前,教师把已经归类的单词提供给学生,并发布任务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尝试单词造句,完成后将学习成果输入到“写字板”软件中。如此一来,学生的指法练习悄然和英语学习相融合,不仅解除了单独进行指法练习的枯燥性,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升了学生用英语单词扩句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以第一单元的学习工具类单词为例,具体如下。

I have a ruler.(尺子)

Show me your pencil.(铅笔)

Open your book.(书本)

以第三单元的五官类单词为例,具体如下。

This is my face.(脸)

Close your eyes.(眼睛)

Touch your ear.(耳朵)

(二)融合语文学科,进行故事创编

汉字输入相对英文字母的输入来说更具挑战性,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键位、字母指法,还要有良好的拼音基础。小学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喜欢神话、童话故事,而且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与语文教师进行合作,联合发布学习任务:创编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并输入到计算机中,同时在钉钉、微信或QQ群中开展“云上故事会”活动。如此,学生在键盘输入练习时不仅提升了语文学科素养、还体会到了键盘输入的重要性,同时也满足了表达想象力的需求。由此,指法练习变得富有内涵且妙趣横生,学生键盘输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合理规划,指数分析,提升指法练习的精准性

键盘输入属于动作技能,具有连贯性。教师应在键盘指法教学中进行合理规划,形成系统的、连续的练习方案,巧用指数分析,帮助学生在手指分工、动作、练习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学生的键盘输入成为一种高准确率的自动化动作。

(一)利用课前课后时间,保证指法熟练度

修订后的三年级上、下册信息技术教材中都有键盘指法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往往十分重视。但到了四、五年级,教师就会忽視指法练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指法的熟练度下降,这一现象在五、六年级尤为明显。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学生喜爱信息技术课的优势,善“借”时间,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课的课前和课后5分钟,借助专业指法练习软件,指导学生进行延续练习,形成常态化的训练方案,促进学生养成高准确率的自动化动作习惯。

(二)利用指数分析手段,有效进行个性辅导

三年级的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合理利用。在指法教学中,教师应记录每次的课前和课后练习结果,以每分钟打字10个字母或汉字为基数,利用指数公式Kq=[q1q0](Kq为指法练习指数,q1为每次练习的结果,q0为练习基数)计算学生指法练习的指数,形成个人指法练习指数表。以指数的形式动态记录和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同时又便于教师通过科学计算和现场观察,分析学生的指法练习成效,设计个性化辅导方案并对其进行辅导。

学生指法练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有责任通过科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指法练习,只有进行系统且有连续性的练习,学生的键盘输入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

总之,指法练习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根基,它贯穿于整个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无论是Word,PowerPoint的学习,还是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都需要借助于键盘输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巧妙设计指法练习内容,融合学科,拓展思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指法练习氛围,使学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参考文献:

[1] 王倩.放飞童心,快乐思考:口诀在键盘指法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8): 257-258.

[2] 陈明霞.护基实验教学中影响护理动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97.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313009)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