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风俗

2021-08-03左姝源

美文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五毒雄黄酒苇叶

左姝源

记忆中的端午节常常是飘着雨丝的。似乎也只有细雨的温柔素雅才配得上清晨包粽子时的欢声笑语,似乎也只有细雨的多情梦幻才配得上晨曦中插艾枝、悬艾虎的祝福。

外婆过世之前对家乡山东的端午风俗颇为重视,总是在节日的前几天就忙碌起来。她先是采来新鲜的艾草,把其中的一部分直接插在大门的门檐上,另一部分編成“艾虎”,做成挂件给全家人佩戴,说是驱虫避邪,保以安康。随后拿出年前没用完的“五毒”剪纸做成门符贴到门上。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每逢节日前的几天,家中总是人来人往的,往日潮湿的阴气全被驱走了,到处弥漫着一股艾草的清香,味道不重,却泌人心脾。

当然最温馨的还是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围成一圈包粽子。大人们通常会在前一天晚上把黄米和苇叶统统用凉水泡起来,第二天早上大老远就能闻见淡淡的米香。不同于平常的糯米,黄米的气味更加朴实无华,更具有乡村气息。相比黄米的朴实,苇叶的气味则更偏向自然。闻到苇叶的味道时,总不禁想起夏天荷花池里争奇斗艳的芙蓉,香气淡雅却不做作。我们小孩子在端午的时候也只是帮帮小忙,闲来无事就一个个爬到半身高的石凳上看着大人忙活。他们有的把苇叶卷成冰淇淋筒状,有的抓起一把黄米就塞进卷好的苇叶里,有的把红枣放进塞好米的半成品里,有的用五彩线把粽子一圈圈地缠起来。不一会儿包好的粽子就堆成了小山。

随后,就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了,那就是煮粽子。把粽子放到煮开水的锅里是一般人家的普通做法,我家的粽子是要把粽子煮到加了雄黄酒的水里去的。人们都说雄黄酒有辟邪的作用,不知是真是假。但这雄黄酒不同于俗物,虽是酒却香而不醉,气味浓而不烈,属实为好酒。不过到底是酒,我们小孩子是沾不得的,所以我们的粽子是单独用开水煮成,也不知道大人的粽子是什么味道。

十二岁那年,我第一次见到了大人们自己的粽子。我虽然没有吃到,但那股扑面而来的香味真是让人终生难忘:黄米的清香中杂带着一点苇叶的叶香,还包含了一股浓烈的酒香,那入口的味道应是软糯朴实吧。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闻到这独一无二的香气呢?我沉醉了,恍惚间,眼前的一切幻化成碎影,又拼凑出一幅古时的画面……

波涛滚滚,自天上来,见一老者立于巨石之上,下有楚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耳畔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幽幽地吟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话音刚落,老者闭目后仰,跳江自杀……“轰!”老者溅起的水花化作无数光影,眼前白茫茫一片。忽然回到了现实。

我和母亲一直延续着端午的习俗,每逢那天,我都会想起外婆,感谢她,为我,为我们,为中华,用尽一生的努力传承着那份独一无二的记忆……

猜你喜欢

五毒雄黄酒苇叶
裹粽子
端午食“五毒”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原来是良药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守叶儿
香喷喷的粽子
自由的睡眠
五毒五黄,御百毒侵袭
“五毒”最初指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