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生命观念培养策略研究

2021-08-03周尚花

教育界·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初中生物培养策略

周尚花

【摘要】核心素养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很重要的。生命观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文章首先分析了生命观念知识架构,然后阐述了培养当代初中学生生命观念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探讨了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命观念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生命观念;知识架构;培养策略

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对珍惜生命方面的意识较弱,遭遇特殊情况时很容易走向极端,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还会给别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所以,在核心素养下,初中教师需要合理采用挖掘教材、举办讲座等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生命观念,促使初中学生体会生命的奇迹,感知生命带来的震撼,学会珍惜和善待每一个生命。

一、生命观念知识架构

生命观念是生物核心素养之一,表现的是人类对所有生命的态度,除去对别的生物态度外,还涵盖了对人的生命观念态度。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对诸多知识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过程中,需要对生命观念知识架构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一)生命起源

通过对生物进化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原本是没有生命的,而如今生机盎然,生存着八百多万种生物。科学家推测,地球上起初生命形式十分简单,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在某种情况下变为形成蛋白质的有机物,这部分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下构成复杂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汇集在一起构成越来越复杂的多分子体系,经过持续进化,演化为有生命特点的生物体。虽然该过程仅仅是推测,可是在历史中也有证据,譬如形态解剖与胚胎学等,无需质疑的是生命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发展起来的,故而所有生命均应获得尊重。

(二)生命得来不易

所有生命的出现均是偶然的,是宇宙之奇迹,通过学习人的生殖与发育以后,就会觉得毫不夸张,在父母的精子与卵子相遇以前,上亿精子争夺和卵子结合的机会,最优质的精子打破多重障碍,与卵子结合,从而构成了受精卵,此乃生命之起点。然后,受精卵正常分裂与分化,构成胚泡移至子宫,同时在子宫内膜着床,此时,父亲和母亲了解到了新的生命的存在,为保证新生命的安全要消除影响新生命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才可以防止其在生长发育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死亡或者畸形。这样看来,世界上的所有生命生存下来均是奇迹,所以均应当尊重与珍惜生命,生命得来不易。

二、初中生物生命观念培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认知和体验统一化

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命观念的培养是认识生命世界的最佳方法与途径。生命观念是在生命科学思想方式基础之上与探索结论基础之上,通过生命现象的描述,获取到生物学知识构成生命观念,实现认识生命世界与阐释生命现象的目标,此乃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内容。认识生命的核心就是体验,所以生命观念的培养重心同样是体验。在实际体验中,任何事物均是有生命的。在生命观念培养阶段,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将认知和体验有效融合在一起,不仅要对学生讲解生命观念相关的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现象,帮助初中学生在体验中构成生命观念,采取直观且生动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讨生命世界,并且对生命现象加以阐释。

(二)人文性和科学性相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表示,所有教育行动均需要将人道主义与科学技术的科学运用放置于第一位置。这表明教育发展必须要将人文性和科学性相融。生命是自然形成的,并且具有精神性与社会性,所以,在培养初中学生生命观念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科学探索生命观念相关知识,也需要解读人文,从目的上去探究与分析。生物教学事实上是有关人性的教育,突出人的真善美,抑制丑恶伪。我国发展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真善美。故而,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生命观念的培养,不仅需要正确引导初中学生学习与生命观念相关的知识,而且需要改变传统生物教学纯粹的理论讲解方法,培养初中学生生命观念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初中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和理解。

(三)要求统一和因材施教相融

要求统一和因材施教相融,规定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需要面向所有初中学生,不仅对学生要求统一,而且应当在了解学生实况、身体与心理发展、个别差异性等基础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活动,促使全体学生均获得良好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生命观念的时候,需要进一步了解与探究初中学生异同点,以学生生活经历与家庭背景等为基础,展开因材施教。比如对生命概念不清楚的学生,应当积极引导其加以理解;对生命观念概念理解较为深刻的学生,为其布置难度大一点的作业,提高成绩;对自学与迁移能力强的学生,让其自主预习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对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需要多多给予帮助,提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等。总的来说,不但应当对学生要求统一,满足相关标准,促使初中学生在方方面面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且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差异性挑选差别化的教学方式,推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培养生命观念的方法与对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初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獲得知识。因此,为充分培养初中学生生命观念素养,教师需要将有关具体知识加以转换,适当地讲解给初中学生。为推进初中学生思维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对策。

(一)根据概念构建,构成生命观念

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出客观事物的一般的与本质的特点,是不容易被初中学生所理解与接受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学生观念并非易事。但是,观念是从概念加工获取的,只要寻找到和生命观念相对应的生物学概念与事实,就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到立脚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需要将概念教学当成起点,不管是教学还是学习,均需要把概念当成基本点。为了有效落实概念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应当选择适于培养初中学生生命观念的概念开展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生物学核心与常用概念联系在一起教学。初中学生虽然会遗忘那些孤立的知识点,但是很难遗忘掉核心概念,反之会灵活运用。

观念是从知识重新组合和内化中提煉来的,是长时间留在大脑里面的学习成果。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生命观念的时候,不可以将知识内容淡化,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怎样从具体知识提升至观念。建立观念并非让学生背诵知识就能实现。假如学生仅仅关注表面上的内容,不进一步理解生物学概念,就无法真正有效提高知识构建能力。

(二)基于教材,进行主题探索

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教师要主动挖掘教材知识,进行主题探索,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问题,借此培养初中生对生命相关问题的思考意识。初中生通过所学的生物知识了解到生命现象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从而提高对于生命的理解,知道世界上一切生命均有自身存在的作用和价值,可以深入体会到生命是何其珍贵的,进而学会尊敬世间全部生命,树立珍惜生命观念。

比如,教师教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时,可向学生提问:“为何人类要保护濒临动物?”学生经过思考以后给出了很多答案,比如“动物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乐趣”“保护基因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可是学生在概念方面并不理解教材中提到的“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平稳性”。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初中生,比如提问:“农田里的蛇变少会如何?”初中生根据自身所积累的经验想到田鼠会增加,农作物就会随之减产。如此,学生便可以理解保护濒临生物原理也是一样的,旨在稳定生态。对于“基因多样性”,教师要进行详细解释,使学生了解一种物种数量增加,那么基因就更加多样化,表示有很大的进化空间,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

(三)开展实践,感知心灵震撼

自然中的生物与生命现象是所有生物学知识的来源。初中学生光在课堂上是无法感知到大自然的神奇的。所以,任课教师要带领初中学生走出去,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和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生物理论的进一步理解,促使学生打牢基础知识,激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感知大自然带来的震撼。比如,教师安排学生到公园收集漂亮的树叶或者花瓣当成标本,并开展显微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知识与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巩固已学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这一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初中学生观察力,巩固已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命带来的心灵震撼,感知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下对生存的渴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

四、结语

初中是学生思想与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科学渗透生命观念,有效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生命观念,积极引导初中学生关注与珍爱生命,摒弃随意践踏动植物的错误思想与行为,树立起准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以后,可以自信地面对将来的生活,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吴晓芳.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20(37):51.

占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名师在线,2020(23):75-76.

杨玲.浅述初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27):194.

姬小花.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0(27):195.

王世功,高文娟.初中生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71-72.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初中生物培养策略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