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

2021-08-03张宏炎

教育界·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问题小学语文策略

张宏炎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传递知识,未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以及思考的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文章就小学高年级以及阅读教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问题;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熏习策略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B-b/2015/02/191)。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包含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打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想要发挥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阅读教学。然而很多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和创新,影响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们需要加强对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二、小学高年级以及阅读教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小学高年级的概念

从新课标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小学低、中和高三个年级阶段。不同学段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高年级阶段指的是五、六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难度增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概述

阅读教学是指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在不断地阅读中形成阅读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内化。通常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等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逐步锻炼学生的智力、语文学习能力等[1]。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课堂中缺乏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熏陶学生心灵,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随着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中,学生阅读的途径在拓宽。除了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对书籍进行借阅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从网络上搜索文章进行阅读。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学生容易被一些网络游戏所吸引而忽略了阅读。加之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压力中,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题目,自然难以提起阅读兴趣,也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而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味以自我分析课文为主,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整个文本进行思考和解读,使得学生的思维难以创新,影响了学生对整个阅读环节的兴趣。

(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閱读习惯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但是小学生在阅读时,很少会主动对文章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摘录,认真写下阅读时的感受,往往是一目十行。当然,这和教师阅读讲解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整个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一味讲解作者背景、中心思想,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空间,因而在独自阅读时往往会过于依赖他人的分析[2]。

(三)教学改革未真正落到实处

新课改提出并深入之后,教育界面临着大改革,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况,虽然意识到高年级学生除了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之外,还应该注重发展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无法创新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块式阅读讲解模式,以快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在整个课堂中,看似融入了小组合作,却仍以教师的全盘式引导为主,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阅读教学目标未实现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通常都是一个教学流程适用于每一个阅读教学课堂,只关注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方法、结构以及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忽略了对文章背后所传达的情感的分析,或者对这种分析只是一带而过,必然会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情感的提升,无法落实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培养。

(五)学生缺乏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权利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每天面临的课程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通常会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作品,订阅与阅读教学相关的一些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而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幻类、故事类文本推荐较少。教师所推荐的阅读作品学生不感兴趣,整体阅读率不高。

四、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角色扮演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主动性

语文是一门以文字为主的学科,一些文章中存在生字词,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传统的阅读中,主要采用教师领读或者挑选学生阅读的方式,整个阅读课堂死气沉沉。因此,教师应该创新阅读方法,例如可以在阅读环节中融入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阅读,更好地体会整个文本内容。

例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学生阅读的兴趣比较浓厚。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选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哥哥、嫂嫂、牛郎、织女。在小组朗读时,教师发现每一组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朗读方式,有的学生还会将一些表情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角色扮演阅读的优势。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感受文本内容,才能够在阅读中体会角色,进而更好地领悟文章内容[3]。

(二)问题式引导教学,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学生学习更加困难。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这种教并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引导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了解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应该如何阅读和分析,继而提高学生对文章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生字,会读会写,如“毁”“拱”等,能够有感情地将整篇文章进行朗读,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其被毁灭的整个过程,逐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整个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从基础的生字词的会读、会写,理解文章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再到整个文章的写作过程,即“圆明园的毁灭”,最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围绕着整个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从文章中寻找答案,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自主阅读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三)融入小组合作探究,挖掘文章深层次情感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忽略了情感的挖掘,通常只是一带而过,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培养各项品质。为了践行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学生了解了整个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探讨文章所渗透的情感,落实学生的阅读素养。

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看到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想要阅读的冲动:为什么两个对立词会在标题中出现?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件又精彩又糟糕呢?通过阅读,学生发现原来文章中的“我”在八九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父母却给了完全不同的评价,父亲说“糟糕透了”,母亲却说“精彩极了”。教师可以引導学生在小组内部探讨: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探讨:父母不一样的评价目的究竟是什么?通过小组探讨,挖掘出文章背后体现了父母对孩子不一样的爱的表达方式[4]。

(四)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空间,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高年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能够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但是不能全部干涉。在喜爱的文本的引导之下,学生更愿意主动对文本进行阅读,阅读效率会更高。另外,教师要每隔半个月选择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五、结语

阅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阅读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语文成绩与素养。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挖掘文章背后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陈改玲.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0.

刘菊霞.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2020(09):10.

赵玉霞.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09):39.

张倩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语用结合点探微[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56.

猜你喜欢

问题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