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1-08-03邓艺

教育界·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邓艺

【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气质。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全面性与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下,教育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以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加强教学创新,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利用大量优质的教学素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学科本质上是个人主观意识引导的学科,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小学语文具有较大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强化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而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以及文章内容的感悟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具有知识层面上的价值,而且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并塑造学生的气质。可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也是持续性的。

当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能力与素养。其中,人文素养直接影响人才的外在气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人为素养具有错误的认知,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人文素养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情感感知力与语文知识积累水平,在初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不仅不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会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不断改进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文学性内容。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与风格,而且需要对文章中流露的情感进行体会,才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传统的教学体系暴露出了比较多的弊端,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授基础知识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进行培养,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保证学生健康发展。教师要将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上,借助情感体验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学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经过小学语文学习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初中语文知识深度有了很大提升,学生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学习的信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输模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对教师有比较大的依赖。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自由地发表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雨的四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雨景图片,播放下雨的视频,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对文章进行阅读,营造出文章中雨的音响、雨的气息,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生阅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个代表来发表对文章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课文对学生的吸引力,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实施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对课文知识进行背诵记忆,并没有真正理解,并且缺乏人文性的体会。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

理论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但是仅仅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性内容,通过实践性内容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开始前要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实现以实践育人的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人文性内容的体会。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需重视阅读教学,一方面,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加强对学生思维层面的引导,保证阅读成果能够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与气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丰富阅读量与知识积累,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阅读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依托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特点,采取群文阅读方式,让学生同时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从而更好地掌握同类型文章的特点与技巧,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采用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选取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与人文性的教学内容来供学生阅读。优质的读物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在写作积累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写作落笔是学生思想的文字体现,也是学生透过文字与自己交流,探索世界的主要途径。长久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强调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流程的收尾,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产生的积累、通过生活体验得到的认知都需要通过写作来体现。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波动较大的成长阶段,需要借助写作来深化感悟,提炼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很容易对写作流露出畏难情绪,主观上抗拒写作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写作教学的指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在开展阅教学时,有意识地总结优秀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回归最初的文字美。同时,针对名人名言进行总结,一方面是使其成为学生写作中的关键素材,另一方面借助名人话语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在写作内容上,既要紧跟时事,也要聚焦学生真实生活,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避免随波逐流,无意识地盲从。

三、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内涵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而且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建立起双向的知识传输机制,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內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研究语文。另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保证人文素养的相关内容能够得到有效渗透,并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总之,教师要从综合的维度对语文教学进行改进创新,落实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胡雪梅.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62-63.

李春丽.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5):85-86.

赵久梅.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潘凤霞.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36.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