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互动化课堂——小学数学的创新

2021-08-03刘小芳

教育界·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刘小芳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利用生活现象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而且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探索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互动教学

数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但是数学思想和定义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特点,这是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小学数学题目中可能涉及多方面内容,因此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能够有效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题目更加复杂化,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从生活现象中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分析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单调性和抽象性,尤其是繁杂的数字与公式更是让学生感到头疼。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就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将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对数学原理进行解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展现数学的魅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但是部分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教学理念,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加上数学概念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借助生活现象,可以让一些高深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原则

虽然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数学知识庞杂,教师需要注重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对于教材内容的主线和脉络要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问题本质,将重点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固有印象,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对重点知识进行归纳能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重要阶段,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因此,当今教育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内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生活现象与数学理论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在学习进度方面会有明显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點,不能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动手欲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验感受,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小学数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学会结合身边的事物解析数学知识。

(二)体验身边实际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从生活角度切入,使学生可以体验实际生活与数学的关联,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作为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数学是实践的理论总结,学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对数学的真正价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很多事情在脑海中都是理想化状态。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使其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体会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例如在挖土方工程中,书本中的案例常常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规则形体,而实际上并不会有这么理想化的土方存在,那么遇到实际问题应该如何操作?如何能用更加便捷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需要学生亲自探索。

(三)选取现实素材,获取对数学活动的感悟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状态,他们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但是缺乏实际经验,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很多时候,小学数学教师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过于草率,浮于表面,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化差异进行有效督导,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举出案例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感悟时间较短,对实践活动还没有完全深入了解就已经结束。在此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应选取现实素材,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并对实践方法重新进行审视,鼓励学生自行探索更加高效的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全面逻辑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开展自主探索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并通过让学生反复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印象,很容易产生学生思维固化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关键与核心。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今的社会正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学生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完善。对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定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长期的应试教育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喜好,基于学生熟悉的场景或喜欢的主题设计活动。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教师可以设定具有阶梯性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只有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更加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将新的学习任务制作成短小的微课,让学生在正式學习之前,在家中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并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到正式开展小组合作时可以与小伙伴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应注重对问题的收集,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节约课堂时间,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由于数学学习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存在很多重点和难点,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将难点事先标记好,并在实际教学中围绕难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教学难点放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并产生思想碰撞。在此过程中,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教师也可以将小组竞赛模式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不断探索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相融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苏效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79-80.

屠晓慧.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教学方法[J].读与写,2020,17(35):159.

肖潭英.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81-82.

刘红卫.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2020,17(35):182.

殷飞.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9):119.

陈孝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读与写,2020,17(27):169.

廖丹青.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的方法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9):142.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