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及FEV1/FVC、FEV1肺功能指标水平影响分析

2021-08-02耿文娟

健康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慢阻肺肺功能

耿文娟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阻肺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慢阻肺患者纳入研究,遵从“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所有呼气量的比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对慢阻肺患价值者显著,可有效提升護理效果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关键词:协同护理;常规护理;慢阻肺;肺功能

现阶段,在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推动下,慢阻肺发展成为临床常见且高发性疾患,患者以“气流不完全可逆受限”为特征,以“喘息加重、咳痰、气促”症状为临床表现。疾病可进一步加重且极易损害心脏、肺血管等多器官功能,因此临床死亡率居高不下[1~2]。研究指出,在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相关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降低临床死亡率。本研究选取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协同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慢阻肺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遵从“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70.45±8.52)岁。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55~85岁,平均(70.66±9.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格以临床各项检查和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为基准,做好基础评估后开展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1)组建小组,抽调优秀护理人员组成协同小组,结合患者疾病特点、相关因素等制定护理手册,详细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后建立随访档案。(2)心理疏导,在开展治疗和护理措施时,将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详细介绍,消除内心恐惧感与紧张感;强化交流,耐心倾听并理解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借助情绪转移法来支持与疏导患者内心,及时、有效缓解不良情绪。(3)疾病宣教,提前发放教育手册,详细讲解慢阻肺症状,确保患者能够很好的认识自身疾病;借助健康专栏、集体授课、一对一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将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叮嘱其在治疗期间坚持服药。(4)运动指导,严格以患者病情、身体耐受程度为基准制定运动方案,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控制好运动方式和时间,增强体质和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促进其更好康复。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3],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所有呼气量的比值(FEV1/FVC),借助肺功能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研究发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下,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加之空气污染日趋恶化,致使慢阻肺等基础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流行病学显示,慢阻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原因,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患者多见中老年人,由于患者年龄大且身体机能较差,绝大多数患者对疾病并没有完善认知,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负面心理,影响治疗顺利开展的同时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提升[4]。可见,对接受常规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辅以护理干预,便于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随着护理服务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协同护理模式受多学科思想而产生,实际护理过程中强调以患者临床实际为出发点,结合护理人员实际经验,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求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确保护理措施的规范性、整体性和兼顾性,旨在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协同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肺功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柴丽芳,杨洪利,柴小艳.全面协同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4):671-672.

[2]刘爽.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8):62,66.

[3]李艳雷.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1):102-105.

[4]卢凤华,潘玉嫦.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6):68,70.

[5]赵小兰,熊洪.院外延续性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6):812-815.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慢阻肺肺功能
协同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疗效评价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雾化吸入联合优质护理对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的体会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