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护进展

2021-08-02钱玲淋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口腔科

钱玲淋

摘要:目的:职业危害是近年来引起医务人员关注的一个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护士对职业危害的了解程度,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法。结果:有效预防或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原因分析;防护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349-01

一、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及原因分析

1.1生物因素

在口腔护士中引起了许多病原体,但最重要的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BV是一种DNA病毒。1993年,bell等人。发现与HBV患者接触造成污染的机会增加了3-5倍。通常不戴手套的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增加。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和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次数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相关数据显示,口腔科HBV传播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艾滋病(AIDS)在世界上变得越来越流行。根据世卫组织(世卫组织)的统计,艾滋病自1980年代初以来一直很流行,世界上约有30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毒)生活在我们中间。根据Glick的调查,HIV已经出现在人类牙髓组织中。

1.2化学因素

常用氯消毒剂、戊二醛、多酶清洗液等可刺激皮肤和呼吸道,导致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哮喘。

1.3心理因素

口腔护士的工作范围很广。首先,要协助医生完成诊疗工作。他们不仅要对等待治疗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维护治疗秩序,还要维护诊室的环境卫生。他们还应负责使用、储存和分发一次性物品。

1.4环境因素

中央送风装置、手术室内各种内窥镜、器械难免会发出各种噪音。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工作难免会导致听力疲劳,造成工作人员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使人烦躁不安。

二、口腔科护士职业病分析

2.1乙型肝炎HBV(耐热)

牙医被感染的几率是普通人的5-10倍。因为牙医经常需要给病人做手术,他们的血液被bsag阳性污染,这导致感染(通过皮肤,粘膜,特别是受损时)。

预防措施:严格对待患者初检;牙医在做手术时必须戴手套。高危物品和灭菌危险品应进行灭菌/高标准灭菌。

2.2胃病

牙医每天工作很多,常常因为病人的治疗而错过了吃饭的时间。这花了很长时间,胃也不太好。很多时候,吃完饭后,立即工作,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很差。

预防措施:按时吃饭。

2.3疲劳和精神高度紧张

牙医工作时间长,工作努力。整天为病人忙碌。为减少职业危害,将所有患者视为传染源,在接触患者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4 细菌感染

在做手术或口腔护理时,牙医离病人的嘴很近。空气中充满了来自患者口中的小颗粒混合物,很容易被患者感染,包括艾滋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牙科医生操作时必须佩戴N95口罩和眼罩。平时要提高预防意识。

2.5其他相关职业病

坐着思考会消耗血液和阴损,老年人会导致记忆力丧失和注意力集中。如果阴虚心火内源性,还可引起五心心烦热,以及牙痛、咽喉干燥、耳鸣、便秘等疾病。久坐,腰椎和腰椎处于绷紧、僵硬的状态,会引起颈、肩、背僵硬酸胀,或难以翻身。特别是坐姿不当(如脊柱连续前屈)也会导致驼背和成骨。

三、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护进展

3.1激光保护

激光束很薄,最直接的危害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的伤害,因此在室内操作应避免激光辐照仪器或其他金属反射镜,光纤是向下,脚踏开关采用安全保护类型,以避免错误的一步。对于眼睛的保护,主要的方法是戴防护眼镜。

3.2穿防护服和口罩

口腔护理人员宜穿防护服,防护服面料稍厚。使用防护罩:牙科综合治疗椅的手术台和扶手经常受到牙科气溶胶、飞溅和医生的手的污染。护士每天接触手术台的频率较高。因此,灯头、把手、开关、头部支架、手机、支架等部位应使用保护罩。定期取下保护罩,用0.2%苏晓静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3.3物理损伤因素和防护

护士都知道,紫外线消毒时应保护皮肤和眼睛。消毒室外安装紫外线开关,消毒处于无人操作状态,避免两只眼睛,佩戴护目镜。紫外线消毒过程中产生大量臭氧,打开窗户通风30min后人员可进入。我们应该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处理时要特别小心。缺乏专业防护知识培训,导致临床操作中缺乏个人防护,缺乏保护自己的防护设备银汞的化学损伤和保护是口腔医学中常用的方法。常温下它很容易蒸发成汞蒸气。例如,水银尘埃产生的意外下降或丢弃汞或磨旧的馅料可以被附加到地面,墙,电器的衣服,这些水银蒸汽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后容易形成慢性汞中毒。樟脑、自凝水、粉剂等有异味。长期接触可产生头晕、恶心、皮炎、过敏。因此,护士应提高预防意识,认识到血液液体感染的危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穿戴防护服,特别是手术前后洗手,防止医疗源交叉感染。必要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心理因素主要是心理紧张、疲劳、紧张。医务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口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3.4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及措施

口腔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并在协助医生诊治时佩戴防护用品:帽子、口罩、口罩、手套和围裙,回收使用过的受污染物品和设备,避免接触飞溅污染。使用过的利器应浸泡在箱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过的利器与治疗板一起收回,避免行走和转移时互相刺伤。不要将使用过的针头放回针帽中。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利器被划伤和刺穿。

3.5设备清洗、消毒、灭菌和监控系统

在口腔科,所有可重复使用的器械都应根据其性质进行消毒或消毒。严格遵循器械的清洗程序(1)椅旁预处理(用75%酒精擦拭)(2)流水清洗(3)多酶溶液浸泡(4)流水冲洗(5)干燥(6)高压蒸汽灭菌。禁止反复使用口腔盘。根据咨询室的环境监测系统,对表面和地面进行湿清洗。口腔科诊室每天用消毒器消毒1小时,每天开窗通风。空气文化每月记录一次。计划免疫系统口腔科医务人员每年检查HIV、HBV抗原和抗体,并酌情实施计划免疫。口腔科护士只有积极预防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才能减少医院感染和自我感染的发生。

最新的研究是针对牙髓专家的临床观察和测试,表明牙医容易产生视觉错觉。研究人员发现,牙医往往陷入德尔伯夫幻觉,在更大的范围内看封闭区域往往比实际大小看起来更小。特别是对于牙医来说,移动的钻头在牙齿组织的包裹下显得更小,但周围的组织应该是比实际更多的视觉错觉,从而导致健康的牙齿组织被移除。这种视觉错误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职业风险,使牙医无法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意愿来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凌云;范丽英;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分析及防護进展[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9年

【2】秦二英;郭亚格;许立敏;职业性危害对手术室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A];河南省第十次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8年

【3】屈平;强化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切实提高工作能力[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9期

猜你喜欢

口腔科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精细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谈口腔保健在社区口腔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口腔科卫生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
关于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与基础治疗用于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实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