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教育理念小学丝竹乐器制作课程开发研究

2021-08-02屈玉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6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屈玉婷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STEM教育理论快速发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科的教师,笔者深刻感受到综合实践教学的课程选择、材料准备、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结合我校丝竹文化特色,开展对丝竹乐器制作课程开发研究,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对丝竹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STEM;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丝竹乐器;课程开发

一、丝竹乐器制作与STEM教育的关系

(一)丝竹乐器制作是落实STEM教育的良好载体

丝竹乐器历史悠久,特别是丝竹乐器的制作(例如,二胡、琵琶等)变化多端。完成乐器的制作,需要应用科学、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丝竹乐器的展示,需要融合音乐、语文等学科方法和能力。以制作乐器为载体,让学生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互相协作,在真实多变的情景中,运用跨学科知识与能力设计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民乐乐器作品。重视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有效落实STEM教育理论。

(二)STEM课程理念下丝竹乐器制作的创新价值

学习丝竹文化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传承传统文化。而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是跨学科性,融合科学、数学、技术和工程素养,利用多学科的相关能力,把已习得的零碎知识和机械过程转变成真实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综合能力。将丝竹文化和STEM教育相结合,既能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求,还能驱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间学习和深度学习。学生在制作丝竹乐器的学习的过程中,发掘民乐乐器的文化含蕴、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逐步提升文化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借助技术创造,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同时也让古老的丝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得以传承。

二、基于需求做好丝竹乐器制作课程规划

STEM教育应贴近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原动力。由于不同地区的小学,其教学体系各不相同,国家也没有编制统一的教材。因此,针对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的引进,应该尽量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题,并注重与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基于传统丝竹文化,结合多门学科教师合作开发跨学科课程资源,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导的项目式学习课程。

(一)课程设计背景

我校是一所具有浓郁丝竹文化生态特色的学校,以“丝竹文化”灵魂在培养人,通过丝竹文化的建构、通过挖掘丝竹文化的教育功能,启智育情,渗透并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传统丝竹文化大部分是在弹奏技巧中得到传承,但很少有人会去研究乐器的制作原理及技艺,这就导致丝竹文化的传承仅浮于表面,其中的原理没有得到深层次的理解和传承。因此,结合学校的特色,开设本课程的研究,以点到面增强师生对丝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达到对丝竹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二)学习者分析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由于我校少儿民乐特色成立于2003年12月,乐队配备了扬琴等十多种乐器,现在民乐队发展已趋成熟,学生就很早接触丝竹乐器,对弹奏丝竹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访问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除了会弹奏乐器外,对制作乐器的制作原理及技艺都只是一知半解。因此,选取丝竹乐器的设计和制作为主题,可以引起学生对丝竹乐器制作工艺的传承意识,并能做到学校特色与本课程研究相互得益。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表现,给予不同的指引,提供不同的搭手架,从而使学生得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三)组建STEM教育教师团队

课程的落实需要一线教师的实践。在实施的过程中,以热爱STEM教育,动手能力强、来自不同学科的年轻教师和学习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为先头部队。通过开发课程,制订细致的常规以及相应的评价制度,且与3D打印团队、专业的乐器制作师傅紧密配合,以制作“一件丝竹乐器”为目标,在实践中发掘真问题。以开发课程、教材为目标,用精准有效的数据吸引全员参加。

三、丝竹乐器制作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的开发策略

课程以3D技术及与美术、科学等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学校和社区资源,在对负责我校乐器维修师傅的跟踪采访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案例。对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丝竹乐器体验式学习成效的跟踪研究通过再次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比对,体验丝竹文化,动手探究和制作乐器成品,领略丝竹文化当中的精神以丰满校本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该课程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学生提问、直接体验、分享成品等多个环节来完成的。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创造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而不是体验过程中,方法是否正确。通过以点带面的开发原则,编写适合五年级使用的课程《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丝竹乐器制作校本课程》,设计每周一节,共14节。

(二)课程设计说明

STEM教育不仅是跨越四门学科的整合行动,更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去培养人才的过程,它带来的是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过程的重构、思维能力的重塑。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计划是多维度的。在以STEM教育为核心的丝竹乐器制作课程设计中,借助“传承”的过程,引导学生体验丝竹文化,动手探究制作乐器成品。

下面以“制作简易笛子”为例,介绍《STEM教育理念下丝竹乐器制作校本课程》。

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根简易笛子;使用笛子演奏一段曲子。首先,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其次,以丝竹乐器为制作主体,能够促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仔细聆听丝竹乐曲的音色和意境。在设计外观时,也要用心感受、思考传统文化与丝竹乐器的关系。在STEM教育理念下,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最终将思考物化为乐器作品。通过自主设计、制作和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理解与思考的创造性成果,体现他们借助技术手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基于STEM教育理念,结合我校丝竹文化特色,开展对丝竹乐器制作教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促进我校师生对丝竹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将STEM课堂真正落实到学校中去,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和谐的,感悟丝竹文化的环境,使学生们有机会锻炼和提高自己,也能在STEM课程的理念中得到收益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曹碧云.基于STEM理念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与认识——以《做个环保电池》的教学研究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28).

[2]李敏瑾.让体验式学习点亮科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

[3]冯忠元.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初探——以“建高塔”的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

[4]袁利平,张欣鑫.论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