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板书设计的创新性研究

2021-08-02胡婷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1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创新性初中语文

胡婷婷

【摘要】板书是教师运用粉笔在黑板上通过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教学活动方式。本文立足于传统板书设计,存在设计老套缺乏创新、内容繁冗不够简练、层次复杂欠有条理等问题,旨在探讨板书的创新性设计。希望通过设计既目的明确,又具有条理,同时又不乏艺术性的创新的板书设计,促进教师对课堂重点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把握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板书设计;创新性

“上好一堂课犹如演一出好戏”,要想把戏演好,作为教师还真得花费不少功夫。我们一方面需要专注研究教材与文本,需要巧设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语,需要精细推敲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需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手段,还需要创设耐人寻味的结束语来引发学生的课后研究。但是,有时候最容易被忽视或者草草应付的板书设计却是一堂好课的“点睛之笔”。板书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熔铸一体的艺术结晶。既然板书设计是艺术结晶,也就是说,创新、科学且优美的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直接呈现课堂的内容,也可以强化强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一个创新的板书设计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关注力,通过短时内让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后期回顾该课知识的时候更有抓手。因此,本文旨在研讨初中语文创新的板书设计,希望探讨出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俱为一体的创新的板书设计,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便利。

一、板書设计的重要原则

刘显国在其著作《板书艺术》一书中对板书的原则进行详细而又全面的划分,他认为,板书应该注意的原则有二十三种,例如,目的性、准确性、简练性、艺术性、直观性、启发性、新颖性、多样性、示范性、提纲性,等等。笔者在其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拟定了三个笔者认为最为突出的原则:简炼性、条理性、创新性。

简炼性是指板书设计能够简明扼要地概况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条理性要求板书设计的结构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分析有条理。创新性是板书设计最为重要的原则,要求板书能够突破传统繁杂而死板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既能够反映课文的重点,又能寻找新角度、采用新方式独树一帜地反馈课堂内容。一堂课的板书设计是有多种呈现方式的,但是,有些板书设计囿于常规缺乏创新,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的效果只能收效平平。而具有创新性的板书设计往往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将课堂内容传授给学生。

二、板书设计的创新类型

笔者以课堂教学中遇到实例来展示板书的创新性设计,这些板书设计都让学生印象深刻。在日后的考试中,学生都能通过板书记忆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绘画式板书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笔者设计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板书,直接而扼要地概括了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笔者以赶于勒、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情节为线索,以及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画了一个钱币的回环形状,简炼扼要地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婪、冷酷、丑恶的灵魂,批判了情不如钱、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

在《春》一课中,作者以“春”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绘春最为重点,给读者展示了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三个部分内容详略得当、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笔者打破传统的板书设计形式,以春天的花朵作为呈现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在《醉翁亭记》一课中,全文以一个“乐”字贯穿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笔者以醉翁亭为形象,将文中最为主要的四大“乐”包含其中,使板书设计更具有创新性。

(二)导图式板书

在《孔乙己》一课中,笔者以“对比”手法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三层对比(孔乙己前后自身的变化对比、孔乙己的热心与看客的冷漠、孔乙己的卑贱与丁举人的显达)分析,把握文章的孔乙己可怜又可笑、可悲又可叹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并通过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

(三)对照式板书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智取生辰纲》一课中,笔者用了对照式的板书设计,让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主题思想一目了然。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中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等。所以,笔者围绕着家与国两个层面将“三”对照式铺开,让学生对情节了然于胸。

如,《智取生辰纲》一课中,吴用等人的“智取”生辰纲和杨志等人的“智押”生辰纲有着强劲而又特点分明的较量,最终杨志等人押解生辰冈失败。这与吴用等好汉的“智取”有着必然原因。

(四)坐标式板书

在《变色龙》一课中,笔者运用了坐标式记录了奥楚蔑洛夫“变色”的过程,充分地展现了其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的个性特色。

(五)曲线式板书

在《故乡》一课中,笔者用曲线图展示了过去、现在、未来故乡中的人世百态,特别是闰土和杨二嫂两位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明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束缚,造成纯真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六)互动式板书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作者写了两处地方,一个是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给作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笔者用互动式的板书设计,提供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留白,让学生自主去填补板书的空白,概括作者在两处地方的不同感受,以此完成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结语

王松泉说过:“板书设计要书之有效,就得书之有方。所谓书之有方,指的是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度,书之有条,书之有时,书之有责。”教师只有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潜心学习,总结教学经验、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文本的规律、找准设计依据,才可以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最丰富最有价值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的板书设计虽是一门教学艺术,但也不能光顾着创新而丢失了其实用价值,我们要努力做到使教材既有创新性、科学性的同时又有启发性、实用性。既要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揭示课文的艺术特点。以防本末倒置,刻意追求板书的艺术,把板书当作粉笔字的表演,冲淡教学的内容,影响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显国.板书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李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运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彭小明.教学板书特征论[J].教育评论,2007(4).

[4]付玉村.初中语文板书设计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4.

[5]陈肖肖.中学语文新手教师板书设计研究[D].宁夏大学,2017.

[6]周李平.论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上的巧妙运用[J].语文教学之友,2018(6):24.

[7]王松泉.语文教学法中一门新的学科—“板书学”[J].娄底师专学报,1984(1):35.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创新性初中语文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