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种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1-08-02蒲春雷蒲传永李钰龙罗明宝

中国种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充市制种种业

蒲春雷 蒲传永 龚 辉 王 毅 杨 强 李钰龙 丁 攀 罗明宝

(1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南充 637000;2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农业服务中心,南充 637100;3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赛马镇花墙村委会,广安 638400)

南充市是四川省农业大市,粮食播种面积全省第一,主要畜禽产量居川东北首位,蔬菜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阆中、西充、南部、仪陇等县(市)为道地中药材产地,嘉陵江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丰富,因盛产丝绸和柑橘,素有绸都、果城美称。加快南充市现代农业种业发展,对确保全市农业用种充足供应,推进南充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摸清全市农业种业现状,认清发展优势与不足,采取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南充市粮油、畜禽、蔬菜、中药材、水产、蚕桑、果树等农业种业发展现状开展了调查。一是查询农业统计文献,收集农业种业基础数据;二是翻阅粮油、畜禽、蔬菜、中药材、水产、蚕桑、果树等农业部门工作资料,掌握农业种业基本状况;三是对种子市场、种子基地、种业企业、销售门店、检测机构等场所开展实地调研,核实农业种业发展实际情况。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

1 农业种业优势

1.1 生产条件较好一是自然资源优良,适合制种。南充市位于嘉陵江中游,灌溉好;总面积1.25万km2,幅原广;南北跨度165km,东西跨度143km,跨度宽;海拔在256.0~888.8m 之间,落差大;低山、中丘、平坝各占1/3,地貌类型多;平均气温17.1℃,平均降水量1000mm,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369.1h,气候好。

二是农业种类齐全,用种量大。粮食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55.8hm2、15.2hm2,常年用种量水 稻0.23 万t、玉 米0.22 万t、油 菜0.022 万t;年出栏生猪521.7 万头、家禽7405.8 万羽,常年用种量长白母猪0.5 万头、大白母猪0.5 万头、长大(大长)二杂母猪12 万头、家禽7405.8 万羽;蔬菜生产面积15.2 万hm2,常年用种量种籽90 万kg、块茎260 万kg;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1.68 万hm2,常年用种量种茎150 万kg、种苗5000 万株;水产养殖面积1.48 万hm2,常年用种量198 万kg;年用柑桔苗300 万株,年发蚕种50 万张。

三是制种传统悠久,基础较好。《种子法》出台前,南充每个县(市、区)均有“两杂”种子生产公司,全市农作物制种面积约0.7 万hm2;繁制的仔猪、蚕种既能满足本地需求,还能开展外销;目前很多制种场地和设施依然存在,农户仍旧保留制种习惯,若要重新启动种子生产,仍有基础。

1.2 种业体系完善一是有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校,技术支撑强。8 所高等院校及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坐落境内;拥有市县两级农业科学院(所)2 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试验站7 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 个、市级现代中药材产业研究院1 家、省级水产良种场3 个、省属蚕种场3 个、省蚕丝校和省蚕研所各1 家、南充市农科院柑橘研究所1 家。

二是有众多的种子企业,制种范围宽。全市有农作物B 证企业2 家、D 证企业5 家,有农作物种子(苗)生产场站24 个;种猪场27 个、种羊场5 个、生猪人工授精站50 个、牛改冷配站40 个;规模以上中药材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4 家;省级水产良种场3个、能开展鱼苗生产的企业2 家;驻市省属蚕种场3个;规模果树苗木生产企业12 家。

三是有完备的销售网络,购销渠道畅。建成南充川北、阆中开元、营山北坝等多家农资集散市场,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诸多大型种业公司在南充市设有总代理,开展种子批发;市、县、乡设有种子专销门店1684 个,方便种子销售;设有县级以上种子管理机构10 个、种子检测机构4 个,已建和在建农业综合执法队10 个,种子质量有保障(表1)。

表1 南充种业体系情况

1.3 种业成效显著一是科研成果多,特别是农作物。公益育种部门发现的棉花“洞A”型雄性不育系[1],开启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进程;培育成功的南薯88、天府花生享誉全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 年,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审定农作物品种包括甘薯21 个、水稻28、玉米24 个、豆类35 个、油菜32 个、花生31 个、小麦15 个、大麦6 个。私营育种个体发现的小麦光敏不育源,为世界首例具有实用价值的小麦光敏不育源[2];培育成功的三系杂交小麦雄性不育系新恢复源“84-5”[3],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审定通过的盛玉9 号、金科麦33 等优良品种,在四川大面积推广。

二是繁制种量大,特别是生猪。南充拥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 个、一级扩繁场3 个、二级扩繁场7个、商品仔猪繁育场16 个,全市年生产祖代种猪3万头、父母代种猪12 万头、商品仔猪230 万头。

三是新品种运用广,特别是柑橘。全市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达到7.4万hm2,晚熟杂柑春见、不知火、大雅、塔罗科等新优品种实现大面积栽培,甘平、明日见、漱户见等特优品种得到局部推广,良种覆盖率达90%。

2 农业种业短板

2.1 科技创新不够一是科研创新范围太窄。农作物育种以传统育种方式居多,少有分子、基因等前沿育种技术运用;畜禽、蚕桑、果树、水产主要以品种扩繁为主,自主选育能力弱。二是科研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公益育种机构条件较强,但优势品种不多,核心竞争能力较弱;商业育种单位基础薄弱,品种资源有限,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三是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起步较晚。地方性种质资源搜集范围有限,搜集能力较弱,材料鉴定评价、研究利用体系尚未形成。

2.2 企业竞争不强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农作物种业无一家A 证企业,B 证企业只有2 家,南充本地销售种子外地企业供应占比较高;肉羊、肉牛、家禽等种畜禽场多数只进行单纯的扩繁,自主选育能力弱;蚕桑的彩蚕等特用蚕种还需外来供应;水产本地鱼苗不能自给,特别是名优水产种苗主要靠外调供应;全市已建成的果园,一半还集中在分户经营果农手中,组织化程度很低。二是科技含量较低。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脱节,自有知识产权品种不多,现代种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现代化销售模式未得到充分运用。三是体制还需完善。科技人才流动困难、育种材料交换和品种权交易市场还未建立,公益和商业育种融合机制尚未建成,社会资本参与种业发展力度不够。

2.3 生产能力较弱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种植业的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上不够完善,旱涝保收能力不强;养殖业中的小繁育种场较难得到国家资金扶持,生产条件简陋,繁育能力不高,供种能力有限。二是基地稳定较为困难。农村劳动力缺乏、制种繁育劳动强度大、种子收购价格年度间波动较大等现状,加之近年受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情影响,导致农户参与种子生产热情不高,基地稳定较为困难。三是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作物种子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生产技术还未得到广泛运用,本地企业转向生产方式相对先进的异地开展代繁代制趋势加重,如杂交水稻在绵阳、杂交油菜在陕西、杂交玉米在甘肃代繁代制。禽类、水产、蚕业种子生产的工厂化、信息化技术未得到广泛普及,导致产量不足、品质不高,很多亟需用和特优品种都要靠外调补济。

综上,南充市农业种业优势较多,如生产条件较好、种业体系完善、种业成效显著,有利于现代农业种业发展;但也存在科技创新不够、企业竞争不强、生产能力较弱等短板,需要在现代农业种业工作推进中全力破解。

3 发展建议

3.1 确立现代种业发展方向南充市作为四川省第一农业大市,在农业种业发展上一定要确立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以推进种业基础设施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为重要目标,要以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构建新型种业创新体系、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种业。

3.2 加大种子科研改革要增加财政经费预算、鼓励企业科研投入。要引导公益性育种单位侧重于资源、材料等基础性研究,商业育种机构侧重于品种、技术等应用性研发[4]。要制定措施、搭建平台,强化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保护与利用。

3.3 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要支持有实力的优势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增大企业规模。要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加强企业培育,增强企业实力。要建立种子生产加工体系,构建商务营销平台,建立基层销售网络,完善企业体制。

3.4 强化种子基地建设要强化种子基地建设,增强种子基地生产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风险。要学习先进基地管理模式,引进现代化种子生产技术,稳定种子基地面积。要加大种子基地执法,打击基地非法串套种行为,增强基地监管职能。

3.5 加强市场服务监管要加强行政许可全过程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和标准,提升种业行业水平。要坚持种业市场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农作物种子、劣质种畜禽、鱼苗等违法行为,规范种业市场秩序。要建立种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实行生产经营信息报告制度,强化种业信息化监管能力。

猜你喜欢

南充市制种种业
登海种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FM系法”破解杂交水稻机械化高效制种难题
加快第九师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思考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 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有惊无险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