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与重构

2021-08-01陈俊翔

教学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研究型教学本科教学

陈俊翔

[摘要]近年来,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技术设备的进步,认知心理学逐渐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课程实验技能。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估方式的转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有助于解决现阶段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无法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本科教学;研究型教学;课程改革

认知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所属学科发展的推动和课程教学方法的更新,引发了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热潮。实践出真知,多轮教学改革也加深了人们对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内涵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构建,有利于切实提升其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所属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目前对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集中在学科内涵、实验教学、教学模式、考核体系四大方面。

一、认知科学飞速发展背景下“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方式的不适应

传统认知心理学在近几十年内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实验范式来看,认知心理学发生了从最初信息加工取向的计算机隐喻发展到联结主义取向的脑的隐喻,随后第二代认知科学兴起,认知科学更加强调心智的具身性、情境性、动力性.在实验范式发展的同时,实验设备的多样化也为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带来大量的实验结论.学科的蓬勃发展更加凸显出当前“认知心理学”课程教材的相对滞后.众多学者编写新时代教材时试图纳入更多内容,总是遭遇难以逾越的尴尬.由于现有学科发展内容、范式的驳杂,原有的认知心理学知识体系难以容纳过多的知识容量将几种实验范式下得出的结论融合之时存在明显的拼接之感.在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一些认知心理学课程的专任教师将这些新知识作为一章(或几章)来介绍学科发展新趋势,脉络虽然清晰却割裂了知识的承袭性.另一些教师则认为融合是必然趋势,然而在教学内容的拣择上却出现困惑.想教给学生更多,但究竟如何使这些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却成为他们面临的难题.既怕学生所学内容过多而不堪重负,又思考知识太少无法形成完整的脉络体系.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思考这一问题.周光礼、朱家德(2009)曾经提出:受知识规模的影响,课程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能力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在知识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掌握知识本身成为教育的目的.而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课程组织形式面临挑战:无论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教不完浩如烟海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内在的能力,尤其是主动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目的.当前认知心理学学科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成效评估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根据学前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视频导入、课堂互动、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摆脱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较于传统教學,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在本课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关于研究设计的想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自主完成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总体来说,调整后的课程通过多种渠道增加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并使学生卷入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对教学设计产生较强的参与感、获得成就感[5],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对认知心理学学科以及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学生的研究水平得以提高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其精密、科学、巧妙的实验设计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中,增加研究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们组成4~5人的研究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在完整的研究环节中他们能更好地领会内在的实验逻辑,逐渐形成科学的实证思维。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尝试运用教师所教授的认知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范式与多种常用实验设计,加深了对这些教学核心内容的记忆与理解,也从中获得了科学研究的经验。

(三)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拓展

认知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不只是引导学生完成一次研究设计,还需要帮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的问题、观念、方法以及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性技能。在课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二十余个研究设计,涉及知觉、注意、记忆等多个领域,例如“名字和面孔的主观匹配程度对人物再认的影响”“汉字的字形饱和与语义饱和现象研究”等。这些研究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观察,研究的结果解决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在课程外,学生还自由组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设计实验以探究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与问题,真正将认知心理学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结语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分支学科,具有实验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现阶段采取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定义已不能适应认知心理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教学改革中宜采取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实验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认知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应重视并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素养。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配合实验教学的开展,改变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另外,还需要改变当前陈旧的考核方式,发挥教学评估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促进认知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1]蒋钦,王恩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3):48-49.

猜你喜欢

认知心理学研究型教学本科教学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研究型教学设计的《国际金融》教学实践研究
现代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