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培育研究

2021-08-01袁文明

学习与科普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培育

袁文明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重要平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重要作用。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责任重大,尤其是小学思政课教师。而上好今天的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极其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阶段。因此,新时代的小学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当代教育中的重要热点话题,教育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并完善当前的专业素养培育机制。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培育

思想政治课是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之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的教育,在提升教育内涵的同时,也注重更新和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与当下的教育需求相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但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部分教师存在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的现象,未能深入的进行自我发展。因而,小学的思想政治课教育,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打造牢固的基础。教师专业素养对于学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学校应当深刻研究教师专业素养培育路径,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一、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教育工作。改革新形势下,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小学思政课教师需要更新理念,树立专业素养意识,重视自身专业素养提升。而对于教师专业素养认识,学者们的观点都不一致。但是有大多数学者都是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基础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学者们的研究观点可以得出,虽然分类的标准不一样,但都是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的。

(一)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等倾向性系统,是指导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一种精神动力。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精神主要包括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进取精神等三个方面。

1.奉献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就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赞美。教师,宛如一根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教师的奉献精神,是不能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的。教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能具体化的,教师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倾注自己的心血,认真备课和上课,课后辅导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操碎了心,不求回报。教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就是要求教师不过多的追求物质享受,不能过于计较个人利益,要为学生着想。

2.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热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发出内心的崇敬。只有具备了敬业精神,才能表现出对学科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热爱,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具备了敬业精神,才能认同和尊重本专业的发展机制,在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中日益求精,要求自己不断前进与发展;也只有具备了敬业精神,教师才会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追求,不但追求自我提高与发展。

3.进取精神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时代在发展和进步,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新思想。只有博学多才,积极上进,才能成为“学高为师”,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在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同样受到信息化的挑战,大多数时候,新事物的出现,教师与学生是同时面对的,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把学习当做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做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時刻保持一种乐观、上进的态度。

(二)专业知识

教师是年轻一代的教育者,是知识财富的象征,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应该通晓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素养。同时教师也是教学者,应该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知识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具备教育知识是最基本的条件。学科知识也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精通本学科的各种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就是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必备的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师还应该掌握学科的知识系统、内在联系,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当前的研究现状。具备了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教学实践知识

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在专业知识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个教师要善于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后,要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展现出来,这就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展示。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知识。个人教学实践知识越丰富,就意味着教师对理论知识理解的越透彻。实践知识大部分也来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过程的体验和体悟。

(三)专业技能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有特定的教师职业技能,它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教育学生的技能。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还要能够教育学生,教育学生的技能主要是以学科课程标准为蓝本,制定具体合适的教学目标,熟悉并能巧用教学方法和策略,正确使用教育评价方法等方面。教师除了具有教育学生的技能,还必须具备自我发展技能。社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而人也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技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在教学过程的自我发展。当前教育改革提倡跨学科交叉教学,多学科内容相互借鉴,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教学实践水平,做到在“教中学,学中教”,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

二、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能力提高性不强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专业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的思政课改革强调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这样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小学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内容较简单,基本上都与小学生的生活相关。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展现的教学设计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师的表达与组织也都考虑了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是比较好的。但大部分教师都过多地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组织能力,而忽视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创新能力,从而导致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性不强。教师的课堂毫无新颖之处,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借鉴经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专业发展中的阻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小学思政课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阻碍也越来越多,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其他教学任务变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之后,还要花费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遇到的困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养成,道德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教师“加重”了,教师的时间有限,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就被耽搁了。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科文件的解读,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培育涉及较少。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都应在业余时间去完成,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出现断层现象。教师忙于教学,也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自然在专业知识的提升上也做得不够好。在这种大环境的压迫之下,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重重。

三、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组织建构

教师这个角色的不同,决定了教师要做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专业知识的组织建构,需要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这几个方面联系和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拥有丰富的知识,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范围,力争做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教师,不仅能把本学科的知识学透彻讲明白,还要能做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其次要把知识进行内化,即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到对知识进行批判,最后对知识的创新。教师对知识的深化,可以展现其学术性。再次是知识组织与建构,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量,对其进行理解与深化,最后进行组织与深化,这样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化追求的目标。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加强专业知识的组织和建构,还要做到优化知识结构。

(二)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

这里的“专业能力”是指小学思政课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而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是教师对上课“如何上”的知晓。目前大多数小学思政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但教学效果的反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获得。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能只停留在组织教学能力上,还需要具备提高教学效果的技能,比如说,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小学的课本看似简单,但实际蕴含着大道理。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实际情况来传授知识。小学思政课的内容大都以生活为主题,低年级主要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主,到了高年级,反映公共生活的内容较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来对其进行教育,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方便理解的知识,使学生能理解书本知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作为教师,也需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深入课堂和生活实践,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在授课时,具备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是最基础的,同时也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要善于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能轻松地接受所教内容。教师在课堂之上选用合适恰当的方法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从学生那反馈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深度研究,提升自我的研究素养,从而获取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三)加强专业精神的培育

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进取精神等,又包括对教学的热爱等内容。习总书记把“政治要强”作为一名合格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养摆在首位,坚定的政治素养是专业精神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身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时刻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用积极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仅要认真学习新时代的新思想,还要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新时代的思想。同时要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热爱教育事业。

总之,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议题。在讨论专业素养的培育问题方面,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实际情况来开展有效讨论,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要结合当前年龄段的学生具体学情和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来指导实际的专业素养培育和提升方案,以期达到理想的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韩驰.高校教师核心专业素养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9(11):88-90.

[4]戴小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6):78-79.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浅谈“文本细读”之多样化
高职院校升格初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问题的策略研究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