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拟态环境技术平台发展研究

2021-08-01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拟态环境信息化

宋 杨

(西京学院传媒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1.“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一词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首次论及“拟态环境”这一名词。在这部代表作品中,他写道:“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它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1]这是拟态环境的首次提出,它意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解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也就是说,“拟态环境”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而是媒体通过专业技术的手段收集材料经过重新加工再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工具向大众所展示的一个世界,人们对于社会的认知不再拘于生活环境的局限,而紧紧依靠媒体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基本都有大致固定的生活范围,但是仍然可以借助媒体清晰地了解周边乃至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并以掌握的信息同他人进行沟通。换言之,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主要依靠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获得现实环境的信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认识现实环境的过程不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地通过媒介提供的平台进行认识和感悟,但是受限于环境的各种规章制度或是政策法规,媒体平台不可能完全地、具体地、客观地呈现出现实环境,即使再精确,也只能是无限地接近现实环境。这种借助媒介平台呈现出的“现实环境”就是李普曼口中的“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理论从1922年李普曼提出发展至今,在大众传播兴起后就普遍受到重视,如今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传媒行业并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时间的长河中,“拟态环境”理论也不断地被进一步深化和扩展:1947年,学者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这条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对信息的加工,是有选择性和怀有一定要达到的目的才会对信息进行特定的播放,这解释了“拟态环境”究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会产生,并且同时揭示了“拟态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1968年,日本学者藤竹晓又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认为大众传播给大众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着差异,但是人们的行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媒体影响的,会将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付诸现实生活,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图1 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示意图

“拟态环境”的提出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对现代的传播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在移动网络时代,“拟态环境”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以笔者的观察思考和生活经历来看,答案是肯定的,“拟态环境”在网络时代不仅没有被削弱其在传媒环境的影响力,反而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笔者以为,在移动网络愈发重要的今天,“拟态环境”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2.信息化平台技术发展

信息化平台不算新鲜,十年前就已出现信息化平台,只是在当时来说信息化平台并没有现在这样的影响力:“最早可追溯至Web1.0时代的视频网站,而后伴随着优酷等视频网站的兴起逐渐兴盛。但由于种种原因,长久以来,信息化平台的发展较为缓慢且较少受到业界与学界的关注”;[2]如果我们一定要追溯信息化平台最早的源头,那么“移动信息化平台首先由Viddy公司于2011年率先推出,并在2013年传入中国”。[3]而自从我国网络环境不断改善,网络建设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化平台APP在年轻人中兴起,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就踏上了高速列车,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信息化平台的影响力。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化平台?学界的看法不一,目前绝大多数人赞同的一种说法是:指个体通过移动终端拍摄、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视频内容,一般时长主要控制在5-20分钟之内,发展到现在甚至已经控制到3分钟以内,所以谓之“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相较于传统视频内容,其精髓就在于内容简短。现代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精力有限,当结束工作后度过休闲时光时,很多人开始对以往电视剧、电影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收看的正式视频节目感到厌倦,而信息化平台这种形式应运而生正是为了迎合受众的观看兴趣的改变;受众的兴趣往往就在于信息化平台的前几秒是否能够吸引到自己;而信息化平台的制作既可以是非专业人士手持非专业设备拍摄,也可以由专业团队合作进行拍摄,初始门槛较低;在手机里,制作者可以即时地使用手机软件对视频进行剪辑加工,然后上传到各个平台,可以浏览、点赞、评论和转发,制作较好、具有话题性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社会影响。

信息化平台不同于其他的网络视频内容,比如微电影和网络直播,信息化平台初始的制作并没有指定的要求或者内容,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但是信息化平台要求更新频率高,内容要始终保持新鲜有趣,这就对信息化平台的制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普通大众作为调剂生活发布的信息化平台可以不考虑这些要求,可是如果是要致力于长期获得大众关注的话,就需要优秀的信息化平台制作团队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定期输出高频的、有质量保证的内容,才会留住受众的关注。

如上文所说,信息化平台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是在我国的发展却异常迅猛,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信息化平台有XX公司和YY公司,这两个APP占据了我国信息化平台内容的绝大部分:以XX公司为例,从2016年上线以来,发展速度之快已经超出所有人的意料,截止到2019年,XX公司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MAU(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6亿,XX公司海外版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手机应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信息化平台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庞大的数据表明了信息化平台在我国的巨大影响力,在拉动地区经济、城市形象宣传、带动乡村旅游、推动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信息化平台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回顾信息化平台产生的影响力,我们以城市宣传为例,2017年6月,XX APP上传了一段15秒的西安鼓楼的视频,并标注了“西安”的标签,最后收到了4000个赞和200多条评论;一条拍摄肉夹馍制作过程的视频获得点赞数超过10万;两个年轻人范亿和程勃写了一首《西安人的歌》,在2018年1月,这首音乐在XX公司被播放了20多亿次。西安因此在国内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西安共接待游客1269.4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6%,实现旅游收入103.15亿元,同比增长137.08%。清明节假期里,西安共接待游客380.49万人次,同比增长38.76%,旅游业总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49.28%。西安一跃成为排行榜前三的热门旅游城市。这样的数据充分证明,目前信息化平台在社会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拟态环境”下的信息化技术平台

信息化平台如今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市场资本方来看,信息化平台是炙手可热的风口方向,同时信息化平台的易普及、易流行、易宣传、易扩散等传播特性使得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个人自媒体,都把自己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信息化平台。知乎、网易云音乐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革,以期在信息化平台领域分得一杯羹。

信息化平台在我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势头,得益于国家对网络发展的重视,城市里的网络提速和农村的村村通工程为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作出的贡献不能忽视。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如今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大大提升,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通大众能够便捷地利用移动网络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在丰富自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利用网络实现经济效应。[4]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以往的影音剪辑功能现在几乎可以在手机上全部实现,这也就意味着信息化平台的制作越来越趋向“傻瓜式”的操作,而又因其能提供经济红利的便捷性、快速性,社会几乎全民热衷信息化平台,导致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合都能看到低头刷着信息化平台或拍摄信息化平台的用户;但就本质来讲,信息化平台提供给用户的视频内容,即为李普曼口中的“拟态环境”,用户通过视频看到的内容并不全是真实生活的再现,有相当比例的视频内容都是拍摄者精心编排再上传至网络供用户浏览观看,这种做法提高了点击率,但却使用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了解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也就无法对其作出正确的是非判断。[5]此外信息化平台的作者为了点击率和浏览量,经常会采用一些违禁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关注,或者对完整视频内容截取较具争议性的部分上传,这些做法的确能够刺激用户的观看意愿,但这样的传播内容不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也不利于用户了解事情的真相,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这使得信息化平台的发展走向了非正常的渠道,让信息化平台的内容变得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错过发展机遇。

信息化平台作为新兴的媒体表现方式,同文字、图片相比更加直观;同传统的电视节目相比,又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用户快节奏和随时观看的需求,所以信息化平台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但如上文所述,信息化平台的内容作为“拟态环境”的表现,需要带给用户的是更多的正面激励,通过观看视频内容帮助用户了解社会热点,陶冶身心健康,获得精神鼓舞,而不是娱乐至死。

信息化平台的内容治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用户自身意识的提高,APP自身的加强管理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的完善。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这标志着信息化平台行业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为了规范这一新兴市场,国家颁布了这两项制度,为信息化平台健康有序地发展指明了道路。笔者认为今后对信息化平台的监管会进一步清晰、明朗,而这也意味着信息化平台会走向越来越正规的发展道路,由信息化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拟态环境”内容也会更加健康。

猜你喜欢

拟态环境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