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除“心垢”

2021-07-31华金良

政工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反省党员干部初心

☉华金良

南宋理学家杨万里在《庸言》中有这样一问:“头垢则思沐,足垢则思濯。心垢则不思沐濯焉,何哉?”意思是说,头上有了污垢就会想着沐浴,脚脏了也会想着清洗,心里有了污垢难道就不想着洗涤干净吗?此问虽已远去,但仍值得今天人们深思。“身之主宰便是心。”心是人的思想之源、精神之本、道德之宗,人的一切意欲和行为都生发于心。一旦心中生垢,滋生精神垃圾,诸如贪欲、私意、邪念、妄求等,让声色犬马占据、为自私自利支配,必然礼义廉耻淡化,变得人品低下、行为龌龊、无所不为,因而必须勤于除垢。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常除“心垢”,勇于“自我革命”。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正是由于一贯要求党员干部常除“心垢”,抵御和清除各种政治灰尘、腐朽文化、精神垃圾的侵蚀影响,我们党才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证明,常除“心垢”,须有自省之能、自知之明。世上最难的是保持自己内心清醒,能看清自己、能察己“心垢”。一方面,“心垢”深藏不露、无影无形,不像水垢油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察觉“心垢”,虽然离不开他人的提醒和帮助,但更需要自己有很强的反省能力,既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觉悟,又能跳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局限。如果缺乏自省之力、自知之明,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心中生垢而不觉、灵魂有染而不察,就会陷入盲目境地、麻木状态,洗心除垢也就无从谈起。

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张闻天不怕自己的“瘌痢头”给人看,谢觉哉经常与自己“打官司”,吴玉章一辈子坚守“反省座右铭”,彭德怀坚持每月“反省自查一遍”,陈毅“中夜常自省”……他们这种常除心中之垢、常掸灵魂之尘、常做思想保洁的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明察己过、严以立身的高风亮节。

常除“心垢”,根本在于用理义滋养。南宋思想家邵雍在《洗心吟》中说:“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在他看来,洗心除垢要采取弹奏“无弦琴”的办法,即用“理义”去浸灌和滋养。这一点,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要下功夫修好“心学”,信仰真理、深明事理。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其实质就是用真理战胜谬误、清除“心垢”的过程。党员干部要自觉修好“心学”,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政治营养,用以培植心田、养护灵魂,使之转化为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观念,转化为为强国梦强军梦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党员干部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把常除“心垢”作为日常功课和终身课题。“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要让初心保质保鲜,就必须在扫除各种“心垢”上下功夫,坚决摒弃表面信仰坚定实则理想丧失的“虚无心”、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贪婪心”、顺境进取逆境颓废的“玻璃心”、台上道貌岸然台下放纵欲望的“享乐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宠溺心”、口号震天响行动轻飘飘的“作秀心”、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狂妄心”、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慵懒心”,等等。只有常除心中之垢,勇于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方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猜你喜欢

反省党员干部初心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永远的初心
壹月记事簿
论“不忘初心”
记事簿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