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7-30王爱娜

今日财富 2021年19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预算编制指标

王爱娜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和方法,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管理模式。它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面分析,将相关资源有效整合,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合理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和成本费用指标尤为重要。本文就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予以阐述,以便能更加合理科学地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采取的管理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筹划、分析、协调和控制,实现企业间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种元素的有机协调和相互配合,为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指标进行全面预测、筹划和分析,合理、科学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执行结果进行考核评价,达到对整体经营活动的控制和调整,进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1.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目的

全面预算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编制的 ,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使用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通过对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合理管控,可以优化资源、节约成本、降低风险。通过全面预算,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分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目标的差异,及时调整和改变方案,规避经营风险,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目的。

2. 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员参与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全方位、全要素的分析预测,需要对每一环节、每一要素进行研究判断,要求做到全程覆盖、全员参与。在预算的编制、下达、控制、考核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和全体员工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促成企业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3.合理调配资源,加强部门间协作

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合理分配资源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全面预算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制定出最科学、最适用企业未来发展的资源配置方案,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合理配置,有效利用。通过全面预算,能够将企业各职能部门、各生产要素、各业务单元有机联系,紧密结合。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各职能部门更加清晰自身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主动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对未来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并对经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化分解,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相关任务指标分配到各职能部门实施,达到对整个经营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控,实现成本费用的控制和风险的规避,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2. 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能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管理漏洞,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资金运作、内部管理、资产配置、资本结构等方面发现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及时调整和修正相关方案和因素,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损失。

3.有助于发挥考核激励作用

预算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发挥的重要环节,为管理层和员工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依据。通过定期对预算管理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能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管理者的绩效,通过对预算完成情况的考核,使得业绩好的员工得到奖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主要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三个阶段。在实际经营中,很多企业预算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相关制度不完善。在编制预算时,没有相关制度作为指引和制约,会使参与预算编制的部门及预算内容不全面,不系统,数据收集仅停留在财务数据上,而对非财务数据缺乏深层次地分析,无法将企业的各项业务和财务信息有效结合。相应的监督、过程控制环节缺失,仅仅追求执行结果,又缺少对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的预算运行体系,不能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二)全面预算指标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企业全员、全部门共同参与的工程,但很多企业往往仅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参与度比较低,导致编制预算时,相关信息不充分,预算目标设定不科学,预算编制范围和项目不全面,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导致预算数据不准确,预算指标设置不合理。造成預算指标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企业实际相脱离,缺乏科学性,不能对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全面预算过程控制不严格

全面预算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是对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与监督、预算考核与评价,进行全过程控制的系统。而很多企业只重视预算指标的编制,而忽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各部门、各业务单元、各生产要素之间不能有机融合,相关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往往是事后才发现执行结果和预期偏差较大,但为时已晚,此时采取措施,将会增加企业投入,影响企业利润。

(四)全面预算考核体系不科学

许多企业对预算的考核都是在某一事项执行完成后,对最终结果进行考核,而不注重事中业绩的考核。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要求企业对预算工作的各业务单元、各执行阶段进行分析与考核,而不是等到整个预算管理过程结束后才进行分析与考核。因为事后的分析与考核,不能解决已发生的事实结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处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预算编制指标
新形势下公路交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发展探索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关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