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路径创新研究

2021-07-30刘成荫

今日财富 2021年19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人才

刘成荫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农村电商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数字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电商人才回流、助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产业振兴。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的发展关联,明确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机制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要求适应性差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着重提升农村电商发展创新水平,继而助力农村电商可持续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农村特色产业经济蓬勃发展等一系列目标的农村产业建设为农村经济模式转变提供了新动能。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电商作为互联网+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形式,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路、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电商的选址多在县域内,以淘宝村为例,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共有4350个淘宝村、1200余个淘宝镇,淘宝村镇的分布也已由江浙沿海地区扩大到众多内陆省份。特别是在《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下,诸如农村电商产业园、农产品流通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空间,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模式优化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小农经济”和“家庭经营”模式的影响,农村电商规模有限、经营的专业化水平不足,难以全面融入现代农产品产业链,使得农村电商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匹配乡村振兴需求的能力不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此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发展关联研究

(一)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电商的发展与农民产业经济意识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完善及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情况总体向好,从农村电商发展的产业基础来看,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网民规模稳步提升。根据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9亿,其中农村网民数达到2.5亿,农村网民占比上升至28%,农村网民数量不断上升为健全农村互联网络生态、促进农村数字化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从农村电商网络零售规模层面来看,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农村电商顶层设计和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零售发展报告》,2019年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3679.4亿元,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5.2%。从农村电商主体培育情况来看,农村电商交易平台规范化、商业化,除京东、苏宁等传统零售平台外,区域性农村电商主体如四川的“赶场小站”、贵州的“贵农园”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平台的市场占有率也在稳步上升。

(二)乡村振兴对农村电商的影响分析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赋能传统农业生产,实现了现代化農业产业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乡村振兴对农村电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实践途径,在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农户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的连接,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及对需求信息不敏感的问题。在对农村电商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电商+农村特色产业”及“特产电商+新型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思路成为农村产业振兴的关键。

其次,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电商产业模式高级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电商在农产品供应方面由单一的网络零售向网络零售与批发并重转变;从传统的平台电商向社交电商和社区电商转变;从单一的线上零售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农户深度参与农产品供应链重塑使得农业产业和市场需求更加对称,从而推动农村传统农业生产向订单化、定制化生产转变,建立更加高级化的产业模式。

三、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参与机制不完善

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在匹配乡村振兴政策需求、提高自身参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电商经营效益。而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电商网络建设和交通建设基本只达到县域一级,村镇电商尚未全面融入农村电商产业体系,暴露出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不完善问题。“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但在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方面尚未对农村电商标准化发展及农产品标准化体制建设进行政策安排。从目前农村电商经营来看,“标准化”筛选和农产品分级制度的制定往往由电商平台主导,缺乏宏观的制度约束,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和新兴的农村电商平台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认定主观性差异较大,导致经常出现低质量农产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给农村电商产业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人才储备不足

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便是农村电商人才的进入和留驻,在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下,农村电商人才是带领农村电商实现产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的关键,起到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路径、明确农村电商经营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当地农村产业特色的电商经营战略的作用。但受到城镇化建设导致的高素质人才外流的影响,农村地区人才储备不足,同时基层农村在在实际引才和用才过程中同样存在随意性,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占比不高,与乡村特色化产业经济发展、建设有关的农技人员、管理人员仍有较大缺口,特别是农村电商就业及创业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的引导和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电商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商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农产品争奇斗艳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为国家选人才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