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2021-07-30张晓霞

今日财富 2021年19期
关键词:监督制度管理

张晓霞

随着当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可对于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随着复杂的商业环境下,社会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中小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临着很复杂的危险。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建立适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和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做出了更好的解决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趋繁荣,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要求所有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但目前只有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执行内控制度比较完善,大多属小型企业还无法做到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中小型企业的组织体系不健全,企业的管理者思想比较传统落后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则导致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比较多、分布也比较广,经营活动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规章制度的缺失、信息不准确等。使得中小型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制约企业的发展和生命力。有部分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需要找到最近的信息)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上缴税收占53%,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国有企业80%的企业下岗人员都在中小型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是被小型企业最后所收纳,所以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监督、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随着单位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对于解决企业各种管理缺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具有灵活性、工作效率高等优势特点。在目前中国的经济中,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更多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停产或转产,所以中小型企业的应变能力较强。面对当今时代下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转向多元化发展。中小型企业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中小型企业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

(二)中小企业的局限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所有权比较集中,产权结构相对单一。业主可能聘用经理管理企业,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由自己直接管理,企业决策通常由企业主做出,企业主往往具有决策与执行的双重身份。企业的主要所有者直接参与生产管理,经营权与所有权也就没有真正分离。直接由所有者控制,企业一人轻率决策也容易造成企业失败。中小型企业不少带有较强的家族式色彩,其管理人员和职工往往是企业主的亲戚或关系密切的人员,这既有一定的优点,如凝聚力强,尤其在创业时期,容易团结艰苦创业,但又会造成任人唯亲,部分人员凭借特殊身份破坏制定的规章制度,企业主也往往用管理家庭事务那一套来管理企业,造成企业管理混乱。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

中小型企业毕竟规模较小,不能和正规的大企业相提并论,伴随着中小企业在发展速度快、经营方式灵活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和内控操作流程,但是却被束之高阁,并没有认真执行。在中小企业中,由于规模、人才、资金、资源等条件限制,致使公司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中小型企业这种现象会导致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不能做到分工及相互制约,因此缺乏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虽然很多中小型企业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公司管理层仍不重视,从而造成了内控制度执行失效。有的部分中小企业已建立内控制度,内部组织架构设置不科学,工作职责不清晰,总体上来说还不能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时内控制的发挥到最大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全面,比较混乱。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没有建立好,甚至一些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往往都是一人包办。虽然有些中小型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很不健全,可能是存在观念上的误解,有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指管好钱物,不相容职务岗位没有分离,管理人员平时只重视货币资金管理、而忽略各类财产物资管理,造成财产物资内控管理严重不到位;有的企业认为提高经济效益与完善内部控制没有关系,出现问题相互推脱;有些人员素质不高自我约束力较差,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甚至为了讨好领导无视纪律,操作流程不规范,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导致内部控制工作难做。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存在着缺乏有效的监督機制问题,虽然我国已设置了外部强有力的监督体系,由于中小型企业在我国企业约总数的90%,导致外部的监督体系并不明显。许多企业因企业内部景象并不乐观,很多企业内部就没有设立监督机构。有少数企业设立的监督体系残缺不齐、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不少中小型企业没有设置完善的监督体系。在工作中,缺乏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机制,也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有些企业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如遇到具体问题,对监督工作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强调灵活性。对发现的风险,没有及时建立风险事件应对机制,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导致内控制度的信任度和威慑力下降,控制制度失效。

猜你喜欢

监督制度管理
什么是四个监督?
某些单位的制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管理的另一半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