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 建设新时代森林浙江

2021-07-29胡侠

浙江林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浙江林业生态

胡侠

这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主要是围绕《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对林业工作的指示批示等,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开展专题学习,就是要用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用情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深情厚爱,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寄予的殷切期望。

从习近平在浙江中读懂“国之大者”

进一步坚定林业践行八八战略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在浙江期间,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全国大局出发,作出了“八八战略”的决策部署,成为了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之源、实践之源。2003年7月的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和“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省经济新的增长点”等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正式提出。十八年来,无论是绿色浙江、生态省、森林浙江、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还是千万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山区跨越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都全面系统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战略构想,体现了浙江高度的政治自觉。

这些年来,浙江林业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不断深化“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四轮省院合作,大力推进“一园两区”国家公园建设,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17%,森林蓄积量增加至3.78亿立方米,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33—40元/亩,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311个,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6646亿元,绘就了山川秀美的诗画浙江,增添了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数。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林业一以贯之抓到底,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政治定力和执行定力,推动林业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中开出更加艳丽的经验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之果。

從习近平在浙江中读懂“绿色情怀”

进一步强化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十分关心林业工作,走山路、进山村、入山林、访林农,将对山水的浓厚深情、对林业的科学指导贯穿于一次次考察调研、体现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02年11月21日,习近平任省委书记,24日,他就带队前往丽水调研,指出丽水的资源优势是无价之宝,是加快发展的潜在条件。他还讲到了竹子、食用菌等发展问题,他说:“竹子的利用价值和加工价值是很高的,效益很好。浙江的竹业是全国最好的,我们要继续把这一项抓住、抓好,要搞好竹林垦覆和毛竹加工。”“发展食用菌要处理好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不要破坏森林资源,要多发展代用原料菇,要控制一定的规模。”在采访实录中,程渭山副主任说:“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把林业局改名的事情写了一份提案,递交到全国人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央编办给出的答复是:叫什么名字,中央不强求,由地方自己决定。习书记很重视,当年年底,林业局就恢复为林业厅。当时我们刚改成林业局不久,如果不是习书记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不太可能改回来的。”从主政浙江之初就深入山区林区调研林业工作,到支持林业局改成林业厅,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林业的关心厚爱。

要更好地将这份绿色情怀转化为前进前行的强劲动力,转化为争先创优的实际行动,坚持国家所需、浙江所能、未来所向,找准纲举目张的关键抓手,在浙江林业具有优势条件的国土绿化、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领域率先探索,加快建成高质量森林浙江,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推动林业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让林业成为浙江展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重要窗口。

从习近平在浙江中读懂“思维方法”

进一步提升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注重从省域实际出发,以宏阔的战略思维、深邃的历史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强烈的创新思维、规范的法治思维和清醒的底线思维六种科学思维方法指导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005年1月,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习近平到省林业龙头企业森禾种业公司考察时强调,林业特别是花卉业,是效益农业的一个主攻方向,要作为全省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抓手。2006年9月,习近平同志发表署名文章,要求通过发展生态林业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富民林业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发展人文林业来弘扬绿色生态文化。这是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形势,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林业功能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6年7月,习近平同志指出,德清县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对林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辩证统一的生动阐述,引导我们立足七山优势,挖掘林业潜力,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实现林业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促进兴林富民和乡村振兴。

2005年4月,习近平在全省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说,要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研究探索把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放到区域生态补偿上来,对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实行特殊政策”。随后,浙江从林业破题,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政策。这是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找准了公益林补偿这个重点,创新了机制,实现了突破。

当前林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要充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盯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在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更好发挥林业作用。比如,要用战略思维方法,准确研判形势,谋划实施林业“十四五”工作;用历史思维方法,把握规律、抢抓机遇,推动林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用辩证思维方法,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并进;用创新思维方法,打开林业综合改革和数字化改革新局面;用法治思维方法,着力提高依法治林水平;用底线思维方法,全力筑牢生态安全红线和廉洁自律底线。

从习近平在浙江中读懂“人民立场”

进一步锤炼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在浙江期间,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彰显了始终为民的赤子情怀。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富民为本、富民为先,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近期火灾情况的通报》上批示,要采取措施,严防隐患,加强管理,尽量减少火灾的发生,减少给群众带来的损失。2007年2月,习近平在杭州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使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地更加秀美,为城乡居民创造优美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以身教作榜样,以行动作示范,一言一行饱含了拳拳爱民之心、孜孜为民之意,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深与基层的沟通,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来克服,把群众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切实做好安民、惠民、利民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

学习贯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更加多元、更有特色的专题学习讨论,第一时间跟进学、抓住重点反复学、带着问题深入学,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落到履职尽责、实干担当上,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猜你喜欢

浙江林业生态
Mother
Task 2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land produces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